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方声乐学的发展与融合

    唐婷婷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典唱法(也称"美声")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主要用于歌剧和艺术歌曲的演唱,至今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音乐学校的建立和音乐家的贡献,古典唱法逐渐形成了科学的方法和教学体系.本文将阐述西方声乐的形成和发展,并结合西方不同国家对"头声"与"气息管理"的歌唱技巧的诠释,探讨当今声乐学在教学方面的国际融合性.

    声乐学古典唱法头声气息管理

    舞蹈即兴方式在作品中的构建

    易璇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具体阐述舞蹈即兴的概念以及它作为方式进入舞蹈作品中构建的条件、关系及意义,分析了在作品条件下相较于传统编舞方式,编导和舞者不同的身份属性及合作模式,进一步探究舞蹈即兴的身心文化属性如何在作品编创中运作,进而以内在能动性的舞蹈表达之力来推动作品的表现性.

    舞蹈即兴即兴方式舞蹈编导和舞者

    身体民俗视角下广西壮族非遗扁担舞的价值与传承探析

    韦慧梅欧兰芬黄文翠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壮族非遗"扁担舞"曾在世博会和各大赛场上大放异彩,成为广西地方文化的代表性名片之一.扁担舞是身体在场的优秀传统舞蹈,身体民俗作为研究民俗的新视角,引起了民俗学研究者的关注,早前西方学者柏拉图和笛卡尔有关于灵与肉"二元对立"的哲学理论,后有梅洛-庞蒂对身体"主体性"的研究,我国学者彭牧和刘铁梁等也有关于"身体"概念的相关研究.本文将聚焦身体相关理论,从身体民俗的视角出发,挖掘身体在民俗舞蹈研究中的价值,探讨非遗扁担舞的传承现状,并提出一些保护策略,以进一步推动非遗扁担舞的保护与传承.

    扁担舞身体民俗价值与传承

    民族地区本土特色舞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以三亚学院《海南本土舞蹈》课程为例

    李乐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南本土特色舞蹈种类丰富,其以黎族舞蹈为主,以苗族、白族、汉族舞蹈为辅.除了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外,海南特色文化、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手工技艺、神话传说、戏剧美术、民风民俗等都能以舞蹈艺术的方式进行呈现.《海南本土舞蹈》是三亚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通过课程教学推动海南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海南本土舞蹈课程开发舞蹈编导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鲁西南民间舞蹈的社会功能探析

    李佩珊岳雷曾娴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菏泽乃"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根植于这片沃土的鲁西南民间舞蹈,数量繁多、类别齐全、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强化民族认同、教化民众、调和人际关系、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等重要社会功能.加强鲁西南民间舞蹈社会功能研究,对繁荣民间艺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乡村文化振兴鲁西南民间舞蹈社会功能

    新媒体语境下的舞蹈艺术

    蒋玉莲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舞蹈艺术是一种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充分融合新媒体技术,以此增强艺术效果的新舞蹈门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舞蹈的审美不再仅仅局限于欣赏舞蹈所呈现出来的肢体语言本身,而是渴望获得更多元、更丰富的审美体验,"舞蹈在 20 世纪充分回归身体和人性之后,开始借助工业机械、科学技术以及流行数码,不断发现和挖掘更广泛的可能,包括身体的可能和人性的深度."[1]笔者在本文中将对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总结其发展特征,列举当今新媒体舞蹈的门类与代表作,分析其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并对新媒体舞蹈创造的全新观演关系进行透视.

    新媒体舞蹈发展脉络分类观演关系

    彝汉文化和谐交融与认同探析——以牟定彝族左脚舞为例

    田甜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族不断向西南迁移,中原与楚雄地区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彝汉文化不断产生和谐交融与认同.本文以左脚舞这一楚雄州牟定县特有艺术形式为例子来分析彝汉文化和谐交融与认同现象,并分析彝汉文化和谐交融与认同对左脚舞传承和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彝汉文化文化和谐交融与认同牟定彝族左脚舞

    异域呈现与大国想象——从电影空间延伸出的警匪片后殖民

    彭淑昀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合拍浪潮的影响下,香港警匪片的制作更精良,风格更多元,打上"香港制造"烙印的警匪电影不仅灌注了老一辈人的时代记忆,更因其环环相扣、险象环生的特点启发了年轻观众的观影趣味,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两地开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片都将其叙事重心或多或少放置在"异域空间".异域呈现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和传播策略,在营造奇观的同时保证了票房号召力,此外,异域空间的选择和表现方式也表现了后殖民主义式的话语权力,创作者正是基于观众的身份认同需要,在不同空间的叙事编织中完成了国家形象的想象性建构.

    警匪片异域奇观国家形象身份认同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火车意象与诗意表达

    孙景旋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擅长用诗意的电影语言表达对政治的批判和人民的关怀,在其所有电影中,火车有关的场景比例高达 77%,是世界上众多导演中极为特别的存在.火车意象不仅成为安哲罗普洛斯重要的镜头语言,还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分析和理解作为政治历史的诗意符码、漂泊寻找的诗意载体、自由变换的诗意时空和民族记忆的诗意叙事的火车意象,能够为我们打开一扇深入研究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世界的大门.

    安哲罗普洛斯火车意象希腊电影

    从"暮光之城"系列电影看西方电影中的怪物元素及其影响

    陈璐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讨论西方电影中怪物元素的多维度影响,对电影文化中的怪物主题进行进一步思考.怪物元素是西方电影及流行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其在西方电影中的存在具有丰富的历史和象征意义.本文首先追溯了怪物元素在西方电影中的起源,继而以《暮光之城》系列电影为主要案例,讨论了电影中怪物形象的社会隐喻和怪物电影中女性的身份认知和自我发现,以期为深入探讨怪物元素在西方电影中的复杂内涵提供启发.

    《暮光之城》电影的怪物元素社会隐喻女性自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