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布尔加科夫的狂欢化戏剧《卓伊卡的住宅》

    马嘉仪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国作家布尔加科夫创作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三幕悲剧性滑稽剧《卓伊卡的住宅》具有鲜明的狂欢化色彩.个人追求与外部世界的戏剧冲突围绕赌博情节展开,骗子与小丑、双重和怪诞的人物汇集于公私不分、虚实难辨的广场,上演了荒诞的悲喜剧.该剧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苏联的社会问题,以狂欢化创作反思狂欢现实,讽刺丑恶与虚无,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布尔加科夫《卓伊卡的住宅》狂欢化俄罗斯戏剧

    试论话剧《日出》在现当代的悲剧意义

    熊可欣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话剧《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讲述了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上流社会人士与底层人民之间所发生的悲剧故事.《日出》的悲剧意义在于揭露了金钱物欲世界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使一个美丽聪明的年轻女性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激起人们对金钱社会的憎恶.该剧跨越了近一个世纪,其悲剧内核对现当代仍具有严肃而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意义.作为当代人,尤其是戏剧表演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经典作品,并将其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日出悲剧时代经典作品

    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国家形象塑造及传播——以中国红色民族歌剧为例

    李宇星胡碧瑜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民族歌剧以其鲜明的红色文化特质享誉全球.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同时,通过红色歌剧的表演和传播,在国外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国家形象.因此,中国民族歌剧作为一种源自实践但高于实践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创新性文化特色,深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在国家形象构建工程中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红色民族歌剧国家形象建构文化传承创新性发展

    舞台上的转折点——契诃夫戏剧结构的解析与《樱桃园》研究解读

    朱梦瑶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契诃夫在剧作《樱桃园》中所运用的戏剧结构,重点分析剧中的关键转折点,研究契诃夫戏剧结构的核心要素,包括起承转合、戏剧冲突的升华、高潮以及结局的处理.特别关注舞台上的转折点,即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和决定性事件.通过具体研究《樱桃园》,探讨契诃夫如何利用这些转折点推动剧情的发展,塑造角色的命运和情感,以及传达剧作的主题.论文将对《樱桃园》中的几个重要转折点进行详细分析,例如园地被拍卖、角色的重要决策和命运的逆转,笔者将深入解析这些转折点在剧作中的戏剧作用,包括紧张感的建立、情节发展的转折、角色关系的演变等.同时,笔者将探讨契诃夫如何通过这些转折点呈现社会变革、家族命运和个体选择的复杂性,进而揭示剧作的深层主题和意义.

    现实主义转折点情节推动

    奥尼尔戏剧中的人物刻画研究

    张海娟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尤金·奥尼尔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和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研究奥尼尔作品中人物的刻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奥尼尔的创作风格和对人性的理解.奥尼尔通过人物刻画传达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看法.因此,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探讨奥尼尔作品中人物刻画的独特性,并通过对奥尼尔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和个人经历的研究,探讨这些因素对其人物刻画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奥尼尔善于运用丰富的心理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人物刻画反映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通过研究奥尼尔的人物刻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作品在当时以及现在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表现主义内心世界人物刻画文化意义文本分析

    浅析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融合

    孙潇潇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剧魅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不朽的杰作,它以精彩的音乐、浪漫的剧情、优美的舞蹈,成为音乐剧中永恒的经典.演唱者通过美声演唱法与流行演唱法的巧妙融合,赋予了音乐剧更强大的艺术魅力,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受.该研究对推动声乐艺术发展、引入新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使中国舞台声乐艺术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歌剧魅影》美声唱法流行唱法融合

    南词曲艺的创作与发展研究

    方炜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词曲艺是闽北地区广泛流行的地方特色文化.它以其艺术特色,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喜爱和支持.而进入新时代,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南词曲艺文化的生存空间正在逐渐缩小.如何实现南词曲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南词曲艺的创作与发展,归纳和总结南词曲艺的创作技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优化,以促进南词曲艺的传承与发展.

    南词曲艺艺术创作文化传承创新文化特色

    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南省曲艺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张腾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理念的普及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更多人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要回归乡村,优化其生存与发展空间,在这一理念背景下,很多根植于乡村的非遗项目在传承与发展上迎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以湖南省曲艺类非遗为例,通过分析其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探讨与之相关的保护策略,并对湖南省曲艺类非遗项目的后续发展做出展望,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我国更多的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路径,构建多元化的非遗传承保护体系,更好地促进湖南省曲艺类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非遗传承保护策略

    困境与机遇:传统戏曲的跨媒介叙事路径探析

    周扬帆黄佳丽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发展,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一步碰撞融汇,中国传统戏曲在极具多样性的大众文化浪潮中遭遇了严峻的传承困境.危与机并存,本文试通过浅析传统戏曲在当代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发现其传播痛点,并将亨利·詹金斯提出的"跨媒介叙事"这一重要概念作为本文的理论框架,阐明中国传统戏曲与跨媒介叙事理论的适配性,并探讨跨媒介叙事何以成为传统戏曲的当代传播新机遇.

    媒介融合戏曲跨媒介叙事传承发展

    现代审美视角下的舞台化妆造型设计分析

    吕红娇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充分发挥舞台化妆造型设计在舞台表演中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演员、模特、歌手、主持人等角色从面型、须发到头饰等方面进行重点化妆和修饰,使其以更出彩的妆容和舞台视觉效果让观众加深印象.本文从现代审美视角出发,对舞台化妆造型设计的价值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维度研究舞台化妆造型设计的基本要求,并指明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现代审美舞台化妆造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