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课本剧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张思怡邓兰黄妙秋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本剧是一种舞台的故事表现形式,是综合性极强的舞台艺术之一,它把课本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它能够帮助师生情境化地感受课本,将课本以一种审美的模式浸润到学生心里,进而形成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想信念,具有生动性、愉悦性、融合性和人人参与性的特点.笔者主要研究课本剧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意义和教学原则,为具体的教学实施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课本剧音乐教学实践

    虚拟技术环境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策略

    叶耀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延续,不仅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价值观念,其中非常深刻的内涵也直接渗透在现代大众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审美、思维以及语言文字等方方面面中,更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体现.本文以虚拟技术环境为背景,围绕传统音乐的文化传承发展展开了分析,总结了VR、在线立体3D,以及AI等虚拟技术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

    虚拟技术环境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具体策略

    浅析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tango》作曲技法

    焦莉雯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美籍俄裔作曲家,被誉为现代音乐奠基人之一.《tango》是斯特拉文斯基于1940年所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作品,这是他在"新古典主义"时期对其他音乐风格的尝试,并结合个人创作特点的音乐风格模仿作品,也是他众多钢琴独奏作品中较为重要的一部.文章着重对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独奏作品进行整理并对钢琴独奏曲《tango》进行和声、曲式的深入分析,来探究斯特拉文斯基在钢琴独奏作品《tango》中结合个人风格特点的创作技法.

    tango斯特拉文斯基作曲技法

    筝曲《大漠行》的演奏分析

    常梦瑶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漠行》是一首富有浓郁异域风情的古筝独奏曲,由西安音乐学院魏军教授创作.这首古筝曲蕴含着浓浓的阿拉伯音乐风格,体现出独特的中东气息,演奏技巧新颖.《大漠行》的旋律渗透着东方审美意识,乐曲旋律把听者带入遥远的丝绸之路,探寻丝绸之路与中原文化的交融,让人在音乐的律动中领略华夏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全曲的主旋律描绘了一幅雄鹰在大漠上空飞翔、穿透云层的画面,将阿拉伯人乐观向上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通过对《大漠行》演奏技巧以及音乐处理的研究,依据自己演奏时的感悟和理解,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充分表达音乐的情感,更好地展示作品的情感和思想.

    《大漠行》演奏技巧音乐处理

    原生民歌《贵县八景》演唱艺术研究

    覃鹏航蒙永金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港樟木壮族原生民歌《贵县八景》是贵县历史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本文以原生民歌《贵县八景》为例,分析了作品的调式调性、唱词特点、演唱技巧以及舞台艺术的呈现,旨在让更多的民歌爱好者能够准确掌握《贵县八景》的演唱方法,感受壮族民歌的地方韵味,领略贵县两千多年的历史厚重感,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原生民歌《贵县八景》演唱艺术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及艺术特征研究

    常燕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首先,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和艺术背景,阐述了他对古典音乐的影响和贡献.然后,详细论述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形式、技巧和语音特点.最后,总结了不同时期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点,展示了这些作品在音乐形式和风格上的变化和发展.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探索其音乐风格和艺术特征,为读者提供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为古典音乐的研究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

    圣桑《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演奏技巧

    翟驰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法国作曲家查尔斯·卡米尔·圣桑所作,圣桑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本文第一部分简述了作曲家的生平与乐曲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根据乐曲的三个乐章分析了该乐曲的音乐风格.第三部分从节奏、左手技巧、揉弦等方面细致分析了大提琴演奏技巧在此曲中的具体运用.

    圣桑《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演奏技巧

    浅析齐尔品钢琴作品《古琴》中的中国音乐元素与演奏诠释

    林卓楠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音乐作品作为音乐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中国钢琴作品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在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外国音乐家齐尔品创作的《古琴》练习曲进行分析,分析作品中所包含的中国音乐元素,如中国传统五声音阶的运用、中国传统乐器音色的模仿、中国风格乐曲的特点等.本文研究旨在加深演奏者的理解,进而更好地演奏《古琴》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音乐元素中国风格《古琴》

    传统文化与群众合唱融合发展初探——以三明市为例

    柴璇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群众合唱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音乐形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但当前社会环境中传统文化和群众合唱的融合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以传统文化与群众合唱的融合为研究对象,梳理传统文化与群众合唱融合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就三明传统文化与群众合唱的融合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传统文化群众合唱三明市

    传统锡剧艺术融入视唱练耳课程特色发展的实践研究

    陈予慧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传统锡剧艺术融入视唱练耳课程,并对其特色发展进行实践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笔者首先深入了解了传统锡剧的艺术特点和音乐要素,随后设计了一个以锡剧为主题的视唱练耳课程,并进行了实际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包括锡剧曲目学习、视唱训练、练耳训练和表演技巧的培养.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学生的反馈,笔者发现,将传统锡剧艺术融入视唱练耳课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学生在视唱训练中学会了如何准确感知和演唱锡剧曲目的音高、音程和节奏,同时通过模仿和表达锡剧特有的唱腔和情感,展现了锡剧的独特风格和魅力.此外,课程还注重传授锡剧的表演技巧,学生通过音乐的表达和舞台演绎,提升了自己在舞台上的表现能力.总结实践研究的经验,笔者认为传统锡剧艺术与视唱练耳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丰富了课程内容,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此研究结果为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音乐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锡剧视唱练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