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传统戏曲教育思想的当代化用——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为例

    杜衣杭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戏曲教育思想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具有启发意义,化用中国传统戏曲教育思想符合以戏曲学科为本体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要求,所培养的高质量人才能够服务于传统戏曲表演、数字表演设计和文化遗产活化等文化创意行业.面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土壤中融入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在本科阶段为学生配备专任导师,将"教书"与"育人"深度融合,进行个性化、差异化和深度化的学业指导,以满足高质量培养目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高水平特色大学中非主干专业的典型代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助于为相关特色型交叉学科的建设提供参照.

    以戏曲学科为本体数字媒体艺术本科生导师制传统艺术教育思想

    论客家山歌剧的形成及其价值——以广西贺州客家山歌剧为个案

    白奎梁玮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贺州客家山歌剧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一般在节庆、庙会、婚庆等喜庆场合表演.本文深入探讨了贺州客家山歌剧的历史源流、文化艺术特点及其价值,有利于乡土社会文化的传承与振兴.

    客家山歌剧文化价值审美意义

    存在主义视角下的莎士比亚戏剧研究

    房仪成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存在主义哲学起源于 19 世纪,并在 20 世纪成为西方哲学的重要思想.作为非理性哲学的代表,存在主义观点在文学、美术、音乐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存在主义也是一种适合以自由艺术形式表达的哲学思想.因此,20 世纪大量的戏剧与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蕴含存在主义的观点,透过存在主义的视点便能把握其主旨.这一观点也反映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一些戏剧中,这些戏剧在戏剧冲突和情节的设计中隐含地思考了经典的存在主义哲学问题,如存在以及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以存在主义作为研究视角,主要运用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的存在主义理论观点,通过对莎士比亚具体剧目的深入研究,探讨莎士比亚戏剧与现代哲学思潮的共鸣.

    存在主义莎士比亚自由选择莎士比亚戏剧

    文化传承发展视域下长沙弹词红色唱本的保护与创新策略

    臧陆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沙弹词红色唱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在新时代继续推进其传承与保护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充分挖掘红色唱本当代价值的基础上,分析红色唱本的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及困境,并提出红色唱本保护与创新策略.

    长沙弹词红色唱本文化传承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在遵期间的话剧活动

    夏希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西迁至遵义.在遵期间,浙江大学师生组建了铁犁剧团、浙大剧团等话剧社团,在播声电影院演出《绿鹦鹉》《塞上风云》《此恨绵绵》《万世师表》《蜕变》《雷雨》《日出》《北京人》等抗日话剧及世界名剧,这些话剧演出活动既丰富了浙大师生的课余生活,又推动了遵义话剧演出事业的发展.

    抗战浙江大学遵义话剧

    传统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运用

    翁燕微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传统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应用.在传统戏曲与民族声乐的关系方面,本文分析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传统戏曲元素运用方面,本文详细探讨了咬字、吐字、戏曲唱腔、表现手法、戏曲板式、叙唱和唱白等元素在民族声乐中的具体应用.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传统戏曲元素不仅丰富了民族声乐的艺术内涵,而且为声乐表达提供了新的技巧和方式,丰富了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促进了声乐艺术的发展.

    传统戏曲民族声乐运用

    浅析传统戏曲老生形象特点及其成因

    马春宇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戏曲舞台上最重要的行当之一,老生的角色形象大多正面而积极,承载着一定的传统思想与中华美德,同时也反映着一定的观众审美心理.本文将从戏曲老生行当的角色形象分类入手,分析儒家思想是怎样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以及传统戏曲老生形象所体现出的集体英雄主义背后的成因.

    戏曲老生儒家思想英雄主义

    扬州弹词的发展困境及传承策略探析

    李思影罗涵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扬州弹词自明末诞生以来,历经四百余年的发展,堪称中国曲艺界的奇葩.它起源于本土,发展于本土,体现了扬州当地深厚的人文内涵.但如今各种新兴事物冲击着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其传承和发展面临许多挑战.笔者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定性采访详细了解了扬州弹词的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并从政府、弹词表演者和传播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扬州弹词非遗传承困境策略

    李调元曲史思想及其对当下党史剧创作的启示

    何霜华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乾嘉时代的戏曲理论家和实践家李调元将其曲史思想总结于《雨村曲话》《雨村剧话》,其思想核心体现在"真""实""虚"三方面,对当下党史剧创作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李调元曲史思想党史剧

    简析新疆曲子的传承与发展

    王志瑞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地域文化.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新疆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新疆曲子音乐文化就是其中之一,直到现在,新疆曲子依旧有大量的受众,在国内的音乐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新疆曲子的传承和发展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针对新疆曲子的传承和发展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

    地域文化新疆音乐音乐文化文化传承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