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作原则视角下戏剧《聪明误》中的会话含义分析

    马文杰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国内学界对戏剧作品的研究,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学者在分析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时,往往是从语言的概念入手,即以戏剧语言自身固有的特点为着眼点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对话.而本文则从语用学角度,运用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分析俄罗斯作家格里鲍耶多夫创作的戏剧《聪明误》中的人物对话,探究剧中人物违反合作原则的各种情况,根据具体的语境分析剧中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和隐含意义.这一语用学角度下的理论能更好地把握戏剧情节和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能更深入地研究这位伟大作家的作品.所以,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戏剧人物对话的真实意图的方法,可以给学界研究戏剧语言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聪明误》索菲亚

    《浣纱记》爱侣离合与国事盛衰相融戏曲叙事模式探论

    马玥瑶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戏曲作家梁辰鱼的《浣纱记》采用了一种爱侣离合与国事盛衰相融的戏曲叙事模式.这种叙事模式的生成和发展在文学史上沿着一条由诗歌到小说再到戏曲的路径展开.由于时代风貌、艺术体裁和创作者意图等因素的差异,在主题选择、人物安排、情节结构、道具设置和思想意蕴方面存在差异和变化.《浣纱记》深受《梧桐雨》等前期文学作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它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并影响了后来的作品创作,如《长生殿》和《桃花扇》.

    《浣纱记》爱侣离合国事盛衰戏曲叙事模式

    日本商业戏剧的特征研究

    严楚晴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商业戏剧与日本商业剧场间存在紧密关系,日本商业戏剧的演出需求推动了商业剧场的发展,同时,商业剧场为日本戏剧提供了展示的机会,由松竹株式会社经营的歌舞伎、集合式商业运营的宝冢歌剧团以及企业化的四季剧团中可见,日本商业戏剧与日本商业剧场共同塑造了日本独特的商业戏剧文化.

    日本商业戏剧歌舞伎宝冢歌剧四季剧团

    新时代主旋律题材黄梅戏创新发展路径探究

    吴雨曈王姝惠管琦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恰逢党的二十大召开,也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80周年.本研究以中国五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为例,探究新时代主旋律题材黄梅戏的创新发展路径,发现主旋律题材黄梅戏存在一些发展困境:剧团内外"冲"劲不足、新老传承较为困难及社会基础普遍薄弱.造成困境的原因包括:市场经济的冲击、思想观念的更迭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立足新时代,为推动主旋律题材黄梅戏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主旋律题材黄梅戏的思政价值,应做到:文化育人,践行新时代文艺观;德艺双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乘风借势,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社会齐心,营造良好从业环境.

    戏曲思政主旋律题材黄梅戏发展路径

    民族歌剧的发展源流及其独特的魅力研究

    黄志锋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剧艺术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水平的重要象征,也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歌剧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漫长的时代变迁和曲折发展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歌剧.本文将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源流展开讨论,探讨民族歌剧独特的魅力.

    民族歌剧发展源流独特魅力

    论影响《元曲选》作品收录的因素

    高雯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收录了包括明初作者所著六种杂剧在内的一百种杂剧剧本.影响《元曲选》收录作品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时代背景来看,主要有晚明反对封建礼教、重欲厚情的社会思潮和市民阶级的壮大及通俗文学的兴起;从编选者自身来看,主要为臧懋循旷诞、任情不羁的性格特征以及文士与商人的双重身份.

    《元曲选》社会思潮臧懋循

    形神兼备,不攻而攻——浅谈迈斯纳表演方法与中国传统戏曲之共鸣

    高胜武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磨灭的重要瑰宝.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基于迈斯纳表演方法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共鸣之处,本文探索了迈斯纳表演方法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有效作用从而有利于优化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效果,促进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在介绍迈斯纳表演方法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内涵,总结了迈斯纳表演方法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共鸣之处,最后重点探究了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中迈斯纳表演方法的运用优势及策略.本文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为日后迈斯纳表演方法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共鸣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迈斯纳表演方法中国传统戏曲共鸣

    经典戏曲作品中的家风家训传承研究——以戏曲选集《六十种曲》为例

    王卓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六十种曲》是明代出版家毛晋编选的一部戏曲选集,收录了元明两代著名的戏曲作品.本文通过对《六十种曲》中的戏曲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对相关的评论和研究文献进行研究,对戏曲作品中的剧情、角色、对话等进行提炼分析,并提取其中与家风家训相关的元素,深入探讨《六十种曲》中所体现的家风家训,挖掘其内在价值和意义.

    《六十种曲》选目特征家风家训内在价值当代意义

    合浦县民间曲艺"公馆木鱼"的发展研究

    李家燕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馆木鱼"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是流行在北海市合浦县公馆镇、曲樟乡以及周边的白沙镇和闸口镇部分村屯的民间说唱曲艺.其历史悠久,富有地方特色,歌词以客家山歌为基础,曲调与歌词"吻合",体现出鲜明的客家文化色彩,对于客家文化艺术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见证了合浦一带客家文化的发展变迁,记载了一代代客家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历程,是一朵闪耀在海边的金牡丹,也是珠乡文化的重要标志.

    民间曲艺公馆木鱼发展

    如何把握戏曲角色形象刻画中情感与技巧、环境的融合——兼谈《憨生别传》的排演

    郭宗华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戏曲艺术的表演是技与艺的合体,是实体与写意的共融,是叙事与抒情的完美协奏.梨园里有这样一句谚语"戏无情不感人,戏无技不惊人".其要旨就是戏曲表演者必须强化自己对角色人物的感受,从人物的喜怒哀乐(情感、意志)出发,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技巧,即戏曲程式动作,以塑造艺术形象.可以说,经典的戏曲角色形象无不是情感与技巧的高度融合.理解和实践这一主张,对于演员的成长和戏曲的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甲戏戏曲角色技巧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