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黔剧现状与其在师范类高校传承的可行性研究

    杜艳张锦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申请国家级非遗成功后,黔剧的保护和传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黔剧形成、发展到新时期的剧目创作、黔剧院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对师范类高校传承黔剧的可行性和优势进行探讨.

    黔剧师范类高校传承

    儿童戏剧教育中的赣文化传承研究

    张莹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赣文化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历史和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儿童戏剧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基于此,本文介绍了赣文化和儿童戏剧教育的内涵,强调了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讨论了两者的内在关系,探索了赣文化为儿童戏剧教育带来的影响,旨在深化对儿童教育中的本土文化的认识,促进文化传承和个体发展的有机结合,为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赣文化儿童戏剧教育传承

    高校民族器乐作品鉴赏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卜晓妹张雅诺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国家"立德树人"宏观教学理念的要求下,随着全球"互联网+""AI智能"等科技的发展,教师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教育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校通识类美育教育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音乐素养、丰富大学生的情感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以高校通识类民族器乐作品鉴赏课程为例,分析了高校美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实现通识类课程"育人"的根本目标提供可参考的研究材料.

    通识类高校民族器乐作品鉴赏教学改革

    基于就业现状论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的创新及优化——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学院为例

    贺馨瑶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表演专业在全国高校就业率排名中一直处在靠后位置,所以此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培养方向以及就业方向让笔者深思是否精准对接就业市场,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也面临着这样的难题,本文列举出音乐表演课程尝试优化创新及典型活动案例,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探索改革的可行性.

    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率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探析——以《叼羊》《舞曲》为例

    冯浠芮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与西方钢琴音乐相结合的过程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种结合也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传播.在新时代的音乐创作过程中,民族音乐元素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选取赵国华先生创作的《第一钢琴(新疆)组曲》中的第三乐章《叼羊》与第五乐章《舞曲》,从作品的创作风格、曲式结构等方面研究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这两首钢琴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对作品展开深入探讨.

    少数民族音乐元素钢琴作品

    非遗视角下地方民间音乐现代发展路径探究——以商丘市为例

    吕起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推进非遗音乐文化传承进程是商丘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商丘地区也积极地在民间音乐的艺术实践中,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创新等各种手段,挖掘地方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寻找与当前民众文化审美和思想情感相匹配的元素,进行作品、舞台的创新性打造.笔者深信,在政府非遗文化传承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商丘地区从成功案例中获取经验,以文化团体为核心,吸引地方民众积极参与,可以创作出更多符合社会文化发展、契合大众文化审美的地方民间音乐作品,进而实现其民间音乐文化的良好传承.

    非遗民间音乐发展路径实施策略

    自媒体语境下陕北民歌的传承发展与演唱研究——以《三十里铺》为例

    左婕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北民歌是典型的高原民歌,它是陕北人民生活的活化石,体现了陕北人"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本文以民歌《三十里铺》为例,阐述了自媒体语境下陕北民歌的传承现状,进而从气息、咬字、润腔、情绪情感等方面提出了自媒体语境下陕北民歌的演唱与传承方法.

    陕北民歌自媒体《三十里铺》演唱

    谈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及其传承发展

    杨硕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是音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成为当今社会值得探析的热点问题.文章针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音乐传承发展的路径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音乐的唱词、唱法、器乐伴奏、文化内涵均有艺术价值,亦可在文旅产业发展中展现出艺术价值,这就需要各地区重视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为了做到这一点需顶层设计、因地制宜、群众参与、技术赋能、教育保障并重,继而助推少数民族音乐稳健发展.

    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价值传承发展技术赋能

    中阮演奏中右手基础技法的分析

    张若男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弹挑、双音、扫拂作为中阮演奏中的基础技法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佼佼者,中阮凭借其深沉、丰富的音色和多样的演奏技巧,逐渐赢得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赞誉.而随着中阮演奏技法的多样化发展,对演奏者的技巧难度要求也在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技法,演奏者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和探索,以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中阮演奏技法的多样化发展,中阮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在不断提升.

    中阮右手基础技法双音扫拂

    人声的器乐性:论歌唱中的"吹"

    郭金辉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声的器乐性主要是指在发声过程中将歌唱者的身体比作一个管乐器,而吹管时的动作就与歌唱中的"吹"这一动作非常相似.本研究从人声的器乐性这一角度探讨了歌唱中的"吹"概念.对歌唱中的"吹"这个概念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详细阐述了"吹"的定义、"吹"这一动作的生理过程以及如何练习、"吹"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学习歌唱中"吹"所需的条件.

    人声的器乐性声乐演唱"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