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张朝钢琴曲《哈尼情歌》中哈尼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王欣欣刘庆刚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尼情歌》是张朝于 2007 年创作的一部钢琴曲,这是一首具有云南哈尼族音乐风格的作品,其中融入了丰富的哈尼族音乐元素,哈尼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深入分析,探讨张朝如何巧妙地将哈尼族的音乐元素融入到钢琴这一西方音乐形式中,在创作手法上,其既创新了西方的钢琴创作技法,又继承了哈尼族民族音乐的元素和审美特征.通过分析张朝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价值,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具有民族性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

    张朝钢琴曲《哈尼情歌》哈尼族音乐元素

    探究钢琴伴奏在戏曲音乐中的应用

    李昂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西方文化的渗透严重影响了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同时也对人们思想的提升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自 2012 年以来,中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也加大了支持力度.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和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戏曲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促进人们思想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戏曲文化,不仅要立足实际进行创新和优化,还要重视西方音乐艺术优势的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增强戏曲文化的影响力,最终使其走向世界.本文首先概述了钢琴伴奏与戏曲音乐的融合,简要分析了钢琴伴奏在戏曲音乐中的应用价值和形式,然后探讨了钢琴伴奏在戏曲音乐中的具体应用,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钢琴伴奏戏曲音乐表现形式应用

    浅析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与演奏

    王瞳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作为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乐器,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其将中西音乐文化联系在了一起.20 世纪以来,在一代代音乐人的探索与努力下,具有民族元素的中国钢琴作品也在慢慢发展成熟,中国钢琴作品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与西方钢琴作品存在较大差别,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钢琴音乐相融合的结果,这种融合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音乐创作特点演奏风格

    论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

    赵琳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音乐作为西方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是传递情感与审美体验的重要载体.本文旨在探讨钢琴音乐艺术中审美情感表达的多维特性,分析其如何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音乐要素以及演奏者的诠释引发听众的共鸣.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本文揭示了钢琴音乐艺术在审美情感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钢琴音乐艺术审美情感

    高平钢琴曲《秋池》中民族音乐元素的体现

    刘传龙高立丽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探讨钢琴曲《秋池》中的民族音乐元素.首先介绍了高平的个人简介和这首钢琴曲的创作背景,然后从曲式分析、旋律特点、和声运用、调式特色、节奏与节拍的处理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如何体现《秋池》的民族音乐元素.最后分析这些民族元素的文化内涵,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作曲家的个人情感.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这首钢琴曲既保持了现代钢琴的作曲技法,又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使《秋池》更加具有中国风味.

    高平钢琴曲《秋池》民族元素体现

    浅析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第一乐章的音乐风格

    郑千禧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第一乐章这首作品表达了莫扎特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追求.这首作品在创作中脱离了封建的束缚,大胆运用极具个性的创作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莫扎特的钢琴作品情感充沛、真挚细腻,为了体会其更深层次的意蕴,需要对其丰富的音乐语言和宣叙性的歌唱特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本文通过探索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 第一乐章中音乐风格的创作特点,深入分析了其作品独特的音乐风格,有利于更好地对其作品进行二度的创作.

    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

    浅析爵士鼓线性演奏技巧——以《Caught up》为例

    马星宇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爵士鼓是现代流行音乐和爵士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起源于 19 世纪中期的美国,由于它是一个需要四肢配合才能完成演奏的乐器,所以要求演奏者有着较强的四肢协调性以及对时值的把控能力,并且具备多种多样的演奏技法和演奏技巧.线性演奏技巧(linear)是当下较流行的一种爵士鼓演奏技法,其独特且炫酷的演奏方式得到了国内外众多鼓手的喜爱,特别在福音风格中,线性演奏技巧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引人追捧的核心技法.本文将通过研究Aaron Spears在国际鼓手节上演奏的《Caught up》为例,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线性演奏技巧,进一步推动爵士鼓演奏技法的发展.

    爵士鼓线性演奏技巧福音音乐

    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思考

    赵欣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继承并不断发扬光大,不仅有助于其传承和传播,还有利于增强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虽然为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各种外来文化和西方音乐的涌入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陷入困境.基于此,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的有效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探索和反思.

    新时代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对策

    重庆时期李抱忱的音乐创作

    李晶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8年9月,李抱忱来到大后方重庆,先后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教授兼教务主任等职,为抗战时期重庆的音乐教育、音乐创作、抗战救亡歌咏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探讨了抗战时期他在重庆的工作和生活对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重大影响.

    重庆时期李抱忱音乐创作

    苗族传统音乐在现代制作中的创新与发展

    韦侃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苗族传统音乐在现代制作中的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对苗族传统音乐的历史背景、形式特征以及文化含义进行概述.然后,通过详细分析现代制作手法在苗族原生态音乐中的应用情况,明确了音乐制作的创新方式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在苗族音乐中融入现代元素后,不仅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也实现了对苗族文化的全新诠释.然而,其也造成了对传统音乐原貌的破坏与传统音乐文化内涵流失等问题.因此,探索一种兼顾传统与创新,既能实现音乐的现代化制作,又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传统音乐文化原貌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此研究对于指导苗族传统音乐的现代制作和保护本土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苗族传统音乐现代制作创新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文化内涵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