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涌动青春力量,播撒戏剧火种——陕西省第九届校园艺术节综述

    邓清玥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西省第九届校园艺术节以"青春有戏,未来有我"为主题,自2023年9月26日开幕以来,全省共有 15 所院校选送剧目参加展演,本届剧目总体呈现出四个主要特征:表现形式突破定势,多样呈现;题材选择丰富多彩,多元绽放;原创剧目崭露头角,锋芒初显;改编剧目融合创新,赓续发展.这些特征生动展现了陕西省大学生涌动着的艺术创作力量,持续助推校园戏剧火种播撒.

    校园戏剧戏剧社团陕西省校园艺术节

    戏剧教育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应用与发展——以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

    赵晨月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剧教育以其独特的价值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艺术类高职院校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以下简称:公服专业),浅谈戏剧教育在此专业的应用与发展.此专业通过设置戏剧小品编创课程、戏剧表演课程、丰富演出实践等教学模式,推动戏剧教育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当代艺术类职业院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策略.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戏剧教育课程来推进专业学习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使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出具备"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能力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

    戏剧教育高职院校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简称公服专业)群文工作

    四川民歌的风格特征及传承发展——以《槐花几时开》为例

    黄丽萍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受到人们的喜爱.《槐花几时开》作为四川民歌的重要代表作品,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重要的艺术价值.本文以《槐花几时开》为例,深入探讨了四川民歌的风格特征及其传承发展,通过对乐曲的旋律、歌词等方面的分析,探索了四川民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以期促进民歌的传播,提高大众对民歌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为四川民歌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助力.

    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音乐风格传承发展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究

    李莉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各民族内部鲜明的文化造就了这一地区璀璨辉煌的文化.其民族乐器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它们不仅反映了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还展示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基于此,本文从西南地区传统文化的概念与特点出发,阐述了传承与发展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并提出了传承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器的相关路径,旨在为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乐器传承与发展

    古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流考略

    田媚娜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丝绸之路是一个连接不同文明的古代贸易路线,音乐文化在古丝绸之路的文化与商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以古丝绸之路为背景,探讨了沿线不同文明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通过梳理古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分析其地理区位对音乐传播的影响,研究了各地区音乐风格、乐器种类、演奏技巧、歌曲与舞蹈的交流与融合.古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交流,更成为连接各地音乐文化的重要纽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音乐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音乐景观.本研究展示了古丝绸之路音乐文化在推动跨文化交流、丰富人类艺术遗产方面的深远影响,为理解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流

    中产阶级兴起背景下的交响曲:身份、参与、隐喻

    赵月卿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响曲诞生于古典时期,孕育于中产阶级崛起的背景下.与奏鸣曲、协奏曲、四重奏等体裁不同,它是在新兴的历史环境中,随着大众音乐活动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作品的体裁特征、音乐功能的变化等主观因素和音乐生活的多样化、听众群体的变化等客观条件都推动了当时交响曲的发展.与此同时,中产阶级的参与更是加速了作曲家身份的转变,促进了德奥交响曲的发展.本文希望通过节目单的研究帮助我们窥探维也纳音乐生活的一隅,进一步了解中产阶级兴起之初德奥作曲家的交响曲创作.

    交响曲18世纪音乐会生活中产阶级身份参与

    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的音乐元素

    陈曙光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下,各地区的民间仪式音乐形成了多样而独特的音乐传统.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音乐不仅在祭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中国人对历史传统进行情感表达和文化认同的载体.本文分析了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的特征和内涵,探讨了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的特征,提出了中国民间仪式音乐中的音乐元素,旨在揭示中国民间仪式音乐元素在不同地域、民族和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分析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演变.

    中国民间仪式音乐音乐元素传承宗教

    钢琴作品《卖杂货》的艺术品鉴

    高丽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卖杂货》是陈培勋先生于 1952 年根据江南小调《卖杂货》和粤剧小曲《梳妆台》编创的一首钢琴小品,这首作品以其鲜明的音乐形象,轻快的律动感以及亲切的旋律备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钟爱.本文从创作特征和演奏解读两方面来分析这首作品,从而总结其艺术价值.本文研究旨在以客观全面的视角品鉴这首经典的钢琴小品.

    《卖杂货》创作特征演奏解读艺术价值

    论麦盖提刀郎木卡姆的鉴赏与审美

    尚寒寒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梁启超先生在形容中国书法的美时将其总结为"笔画美、形态美(结构美)、精神美",呈现了书法形、体、意的审美结构层次,本文借鉴其对审美内涵的富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思考方法,由表及里地探索刀郎木卡姆艺术表征下的感性欣赏、专业分析下的本体特征和综合性艺术层面的精神内涵及审美意蕴.

    刀郎木卡姆表象结构审美

    双胡琴与民族管弦乐队《楚颂》音乐分析

    袁禹昕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楚颂》是现代青年作曲家李博禅创作的一首富有民族特色又饱含时代精神的杰出作品.本文对该作品进行音乐分析,使演奏者细致了解和把握这首作品,以更好地进行诠释.

    《楚颂》音乐分析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