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解读·再塑焦菊隐"心象说"

    孟家旭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焦菊隐所提出的"心象"一词是对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内心视象"的中国化解释.在更狭义的范畴内,焦菊隐的"心象说"是一种演员创造角色的方法,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内心视象"相对应,但其涵盖的领域更为有限,与角色的创作方法存在显著差异.从广义上讲,"心象说"还包括了表现派的技巧和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元素.简而言之,"心象说"的提出科学地解决了导演、演员和角色之间的矛盾关系,并展示了演员在实践中大胆创造独特和个性化舞台形象的能力.

    心象说艺术实践现当代戏剧

    从"真"到"假"——北京人艺演剧观念的变革

    陈婷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到 2024 年,北京人艺已经走过 72 年的历程,在这 72 年中,北京人艺几经起落,但在一批批编剧、导演和演员的努力下,北京人艺顽强生长,取得了行业标杆的地位.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建院后的八年期间、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间以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今.在这三个时期内,北京人艺的演剧观念随着社会环境和大众审美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形成了"以假乱真""以假指真""假就是真"的变革路径.

    北京人艺演剧观念真实假定性

    现实主义戏剧的艺术特征——以《赵氏孤儿》与《天窗》为例

    程冉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实主义戏剧是戏剧的主要流派之一,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戏剧舞台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音乐剧《赵氏孤儿》和话剧《天窗》这两部作品,探索了现实主义戏剧题材的精神本质、人物塑造和舞美设计等艺术特征.

    现实主义戏剧精神本质人物塑造舞美设计

    浅析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对林兆华戏剧风格的影响

    翟浩杨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对林兆华戏剧风格的影响进行比较与分析,详细阐述了林兆华导演风格中对布莱希特体系的借鉴,旨在为林兆华戏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林兆华布莱希特"间离"

    戏剧《仲夏夜之梦》中莎士比亚的喜剧观分析

    张昕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莎士比亚戏剧的相关研究成果很丰富,尤其是对莎士比亚悲剧的研究.由于莎士比亚悲剧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所以,其广受各个时代的评论家与文学家的关注.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莎士比亚创作喜剧的目的是娱乐读者,其喜剧展现了莎士比亚精湛的创作技艺,但是,缺少悲剧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作为一名举世闻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呈现出系统性与一致性的特征,也就是说,莎士比亚悲剧与传奇剧中所呈现的深刻主旨必将出现在其喜剧创作中.对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观进行分析,对深入解读其思想内涵与美学风格均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仲夏夜之梦》为例,对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风格及创作观念进行分析.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戏剧观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中的文化观照

    荣钦政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中的文化观照包括对社会阶级、性别角色、爱情和婚姻的描绘.这些喜剧通过幽默和讽刺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为了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文化关照

    话剧表演创作中节奏运用分析

    李倩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演员在话剧表演过程中合理地掌控话剧表演的整体节奏和具体节奏科学,才能将话剧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使话剧故事情节流动顺畅,提升话剧表演的观赏性.因此,演员在话剧表演整个环节,要对节奏进行细致探究、分析、把控,在演出环节将语言、动作、形态、内心情感与节奏进行高度融合,提升话剧表演一体性,才能使话剧表演成功落幕.因此,本文以话剧表演创作中的节奏运用为题进行简要分析.

    话剧表演节奏运用话剧创作

    戏剧表演中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深度研究

    张昊霖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戏剧表演中,情感体验和心理深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舞台表演,传达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情感体验和心理深度是戏剧作品能否深入观众内心、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戏剧表演中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深度研究对于提升戏剧表演的艺术性、提升戏剧作品的艺术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戏剧表演情感体验心理深度

    浅谈中国文化基因与诗化现实主义在话剧舞台上的体现——以诗化意象为例

    瞿萧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化基因作为中华民族创新实践的精神结晶,与中国戏剧写实美学之间有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中华文化基因对话剧艺术创作有着深远影响,特别是话剧舞台上的诗化现实主义表现.本文通过诗化意象这一视角,浅析中国文化基因如何渗透并塑造话剧舞台上的诗化现实主义风格.与西方现实主义戏剧及中国传统戏剧的审美原则相比,中国话剧在现实观念的确立上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和艺术追求.诗化意象在话剧创作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国话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文化基因诗化现实主义诗化意象

    冲突论视角下中国戏曲文本《赵氏孤儿》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黄华英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第一个被翻译到西方的戏剧作品,几百年来,这部作品常演常新,成为戏剧舞台上长盛不衰的作品,同时它也被话剧、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作为改编的元文本进行反复的演绎和新解.在国际上,自伏尔泰翻译《中国孤儿》以来,在数百年内这个故事就已家喻户晓,并成为西方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一扇窗口.究其原因,该文本所具备的冲突精神和故事人物的人格力量是其跨文化传播和产生价值认同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将从冲突论的理论视角出发,细解源文本中的人物、情节、事件等戏剧要素,阐述其在不同文化语境下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内在价值.

    戏剧冲突戏曲《赵氏孤儿》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