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声乐演唱中艺术情感的深度探索——以舒伯特艺术歌曲为例

    孙立平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演唱不仅仅是声音的表现,更是艺术情感的传递.舒伯特的歌曲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旋律著称,其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深度与广度为演唱者提供了丰富的情感表达空间.本文通过分析舒伯特歌曲中的情感世界,如歌词与旋律的情感交融、舒伯特对于人物心理情感的深度挖掘等,探讨了演唱者如何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歌曲情感,通过语言与语音的处理、音乐技巧与情感表达的结合等策略,在舞台表演中将艺术情感传递给听众,实现声乐演唱的艺术价值.

    声乐演唱艺术情感舒伯特艺术歌曲

    舒曼《维也纳狂欢节》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实践初探

    武晓岳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也纳狂欢节》是一首非常庞大的回旋曲,整个文章分成了五部乐章——快板、浪漫曲、谐谑曲、间奏曲和终曲五个乐章.该作品结合了舒曼的生活经历,舒曼当时创造这首作品时借维也纳人民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狂欢节,来表达他对当时黑暗政权的极度不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作品的和声、曲式、文学性以及逻辑性来探究舒曼的创作特征,通过查找文献以及自己亲自演奏来感受作品、了解作品.

    舒曼钢琴作品《维也纳狂欢节》创作特征演奏实践

    铜鼓客家山歌传承人口述史的价值意义和问题挑战

    万娜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述史是当下非遗传承中关注的重中之重,口述史研究如今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果,学界也针对铜鼓客家山歌传承人口述史开展了深入研究.铜鼓客家山歌传承人的口述史,是传承人自身经验、感悟的总结,由传承人通过语言来表述自己的研究心得.文章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铜鼓客家山歌传承人口述史的价值意义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根据当前的问题提出了铜鼓客家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铜鼓客家山歌传承人口述史价值意义问题挑战

    文化旅游视角下蒙古民歌的开发与传承

    吴亚运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上许多旅游目的地都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可以加强对这些遗产的保护,同时向游客介绍这些文化宝藏,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水平.蒙古民歌是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从当前时代背景来看,虽然蒙古民歌的题材十分丰富、表演相当生动,却依然面临着十分窘迫的生存现状.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从其表现形式以及功能价值等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良建议,从而促进蒙古民歌的发展,同时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旅游蒙古少数民族民歌开发与传承

    浅谈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价值及保护

    何弦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生态民歌即未经过商业化开发,保留了自身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民歌,其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与美学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因此,应采取将其引入课堂、注重人才培养及保护与推广并举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艺术瑰宝.

    原生态民歌传承价值保护措施

    关于民间歌曲的声乐艺术价值与传承

    刘乐澄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勤劳智慧、才华横溢,为人类文明创造了无数精神财富,备受世人喜爱.在跨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民间歌曲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其在当代价值不可低估.本文通过讨论弘扬民间歌艺的时代需求、介绍民间歌曲,进而分析民间歌曲的声乐艺术价值,最后研究了新时期民间歌曲的声乐艺术传承路径.

    民间歌曲声乐艺术价值传承

    智慧教育背景下声乐艺术指导课程资源建设初探

    谭巧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声乐艺术指导课程存在部分问题,如教学资源有限、缺乏互动性等,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声乐艺术指导课程可从以下角度入手进行创新,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用智能化教学手段、建立个性化声乐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估方式等.与此同时,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声乐艺术指导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包括提供丰富素材、作为声音分析工具、支持在线互动教学等,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建设课程资源库的同时需注意加强对资源库的管理,包括制定资源建设规划、加强资源收集整理力度、建设资源管理制度等.

    声乐艺术指导课程智慧教育数字化教学

    高校培养民族声乐艺术人才的新要求

    李鲲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艺术领域百花盛开,声乐更是受到了各个高校的重视.关注声乐人才培养要求,不仅能够帮助声乐专业学生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还能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民族声乐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介绍当前高校民族声乐艺术人才培育的新要求,最后研究高校民族声乐艺术人才培养方式的优化路径.

    高校民族声乐艺术人才培养

    京族独弦琴文化及教育价值

    钟慧婵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独弦琴作为京族所特有的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以及毗邻的越南地区.它具有多样化的形制外貌和丰富的音乐特点,音域宽广且声音悦耳动人,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通过在单根弦上灵活运用各种演奏技巧,可以演奏出优美而富有节奏感的旋律,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独弦琴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是京族民间艺术领域中当之无愧的瑰宝.基于此,本文将以独弦琴独特的文化为主线,深入探讨和总结独弦琴音乐文化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并从各个方面进一步阐述独弦琴的教育价值.

    独弦琴音乐文化教育价值

    非遗视域下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当代声乐教学的路径研究

    徐洲传杨帆刘雨奇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记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独特音乐作品.当前,探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基于此,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探讨了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当代声乐教学的价值,分析了声乐教学的基本现状,阐述了未来发展将传统音乐文明融入当代声乐教育的路径,即创新音乐文化,传统与流行互相碰撞;转变教学观念,技巧与知识同步发展;增设音乐活动,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本文研究旨在培养能力多元的音乐人才,从而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非遗传统音乐文化声乐教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