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统戏曲和现代话剧的艺术碰撞与融合——以《琅琊榜》舞台剧为例

    刘则汐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戏曲和现代话剧都是中国优秀的戏剧艺术形式,二者在舞台上不断发生碰撞和融合.在新时代下,如何将传统戏曲和现代话剧进行有机结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这一议题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探究.本文以《琅琊榜》舞台剧为例,分析传统戏曲和现代话剧在舞台上的艺术碰撞与融合过程,旨在探讨如何推动两者在当代戏剧中的创新发展.

    传统戏曲现代话剧碰撞融合创新发展

    湖南花鼓戏艺术风格与发展传承研究

    张卓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花鼓戏是湖南文化的土特产.随着时代向前发展,湖南花鼓戏不断吸收新鲜的事物,追求和创造又新又美的生活.对其艺术风格和发展传承的研究,需要加大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力度,摒弃一切旧时代传承下来的思想,在保留传统戏曲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弘扬戏曲美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花鼓戏艺术风格传承与研究

    关于中国话剧改编电影的叙事差异综述

    张悦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的话剧改编电影还处于过渡期,并未到达成熟期的阶段,这一现象的出现为电影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途径.通过梳理传统叙事学理论,从理论层面入手探究话剧改编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可以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话剧改编电影叙事学理论开心麻花

    美声唱法与流行音乐演唱相结合的应用探析

    何颖张馨月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声唱法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声乐演唱方法,主要以歌唱技巧为基础,通过对声乐作品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语言来演唱,最终表达出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美声唱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西方国家音乐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流行音乐,在流行音乐中加入美声唱法,不仅能提高流行音乐的质量,也能促进美声唱法的发展.在我国,美声唱法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在不断地与流行音乐进行融合,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分析美声唱法与流行音乐唱法相结合.

    美声唱法流行音乐结合应用探析

    在流行音乐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设想

    王作福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力.然而,在当代流行歌曲中,民族特色似乎已经被削弱.因此,如何在现代流行音乐中最大程度地融入中国民族文化,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已成为当前流行音乐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结合方式,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流行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共性和差异.其次,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正确理解并运用其中的美学特点.最后,我们需要探讨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流行音乐中,实现民族化的创作.通过本文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之处,发现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传统音乐流行音乐文化传承

    音乐文化交流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文化认同的研究

    蒋聂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和普遍性促进了社会交流,提升了亲和力教育的氛围,提高了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本文介绍了音乐文化交流打破文化交流壁垒、促进社会交流、提升亲和教育氛围的独特价值,提出了音乐文化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文化认同感的两大实践路径.希望能够借此筑牢中华文化认同的根基,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中华文化认同爱国主义民族凝聚力少数民族青少年

    《西南采风录》中贵州民间歌谣意象分析

    王锡靓许寻金恒玉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南采风录》是湘滇黔旅行团 1938 年从长沙步行至昆明的途中刘兆吉采集的沿途民间歌谣集,其中贵州歌谣数量较多,贵州民间歌谣的意象包含动植物意象、山地意象等,贵州民间歌谣的内容特征与搜集过程也呈现出民间文化资源与知识分子之间的互动、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的共融.

    《西南采风录》贵州民间歌谣

    钢琴即兴曲《侗乡鼓楼》侗族音乐元素运用研究

    黄志辉何家国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侗族传统音乐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侗族大歌.本文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家邹向平教授创作的钢琴即兴曲《侗乡鼓楼》为例,分析其中展现的侗族音乐元素与西方现代派作曲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和特点,并结合侗族音乐文化对作品的创作观念进行阐释.

    侗族音乐侗乡鼓楼钢琴音乐分析

    古诗词艺术歌曲渗透到声乐演唱之中的措施以及体现的现代价值

    王佐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诗词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将其与现代声乐演唱进行融合,不仅能够促进两种审美形式的充分交融,也能够借助古典诗歌的文化魅力丰富歌曲的意境,使听众获得更加具有层次感的情感体验.随着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中的亮相越发频繁,许多高校纷纷进行将古典诗词与声乐艺术相融合的尝试,希望借助更容易被国外受众所接纳的方式来宣扬我国的历史文化,并将"中国声音"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基于此,本文对将古诗词艺术歌曲渗透到声乐演唱之中的措施以及所体现的现代价值进行深入研究.

    古代诗词艺术格局声乐演唱价值体现渗透措施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V.283第一乐章

    兰子涵刘玲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扎特,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奥地利代表作曲家之一,在器乐作品的创作中是承接海顿与贝多芬的桥梁.钢琴奏鸣曲KV.283 创作于 1774-1775 年间,是莫扎特早期钢琴奏鸣曲之一,它充满生气、热情、活力,自始至终渗透着淳朴、真诚的情感.整首作品使用G大调创作让人们更能体会到莫扎特早期在旅行后的喜悦之情.本论文以莫扎特奏鸣曲KV.283 第一乐章作为研究对象,从作品创作背景、创作特征、艺术风格和演奏风格的表达四个方面全面分析这首作品.

    莫扎特KV.283第一乐章创作背景创作特征艺术风格演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