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表演创作中的"细节"

    易梦娟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根据剧作家提供的文学作品(剧作形象),在导演的指导下进行二度创作,可以塑造出真实的、活生生的、典型的、富于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在演员塑造人物的过程中,表演的细节对于人物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细节的定义,其次探讨了演员在表演中如何捕捉人物细节,并分析了如何在表演中运用细节.

    行动表演创作角色塑造人物细节性格化

    塑造鲜活角色的艺术实践

    陆小莉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台表演艺术的魅力如同璀璨的星辰,璀璨夺目,它能够使观众跨越现实的边界,进入一个情感丰富、色彩斑斓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演员如同魔法师,运用精湛的表演技艺和真挚的情感,将一个个角色塑造成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个体.本文基于笔者在舞台表演中的实践经验,通过对《打碗记》和《金字招牌》等作品的表演心得的细致剖析,探讨塑造生动角色所需的艺术实践和技巧.本文深入探讨了深刻理解和内心体验角色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通过观察生活和捕捉灵感来丰富演员的表演能力和角色塑造.

    舞台表演角色塑造艺术实践

    戏剧表演教学中的"天性说"

    杨丝丝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戏剧表演教学中的"天性说"理论及其在表演教育中的应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天性说"认为,演员只有真实感受和表达符合人类天性规律的情感才能在舞台上展现深刻的情感体验.本文首先解析了"天性说"的概念,探讨了天性与个性差异对戏剧表演的影响并分析了教师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学生的表演技巧和个性发展.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如何通过创造支持天性表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提升其表演能力.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天性说"如何与表演技巧相结合,在角色塑造和创意表演中的应用,通过这一分析为未来戏剧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天性说戏剧表演教学学生个性创意表演教学模式

    浅谈话剧表演中的剧本分析

    孟琪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剧本是一剧之本,是演出创作的起点和根源,剧本分析是话剧演出创作的开始,演员应充分了解剧本,认识剧本对话剧表演艺术的重要性,才能创作出理想的话剧舞台作品.在话剧表演形式多样发展的时期,不同的话剧形式相继出现,有些剧目对剧本有独特的分析,能够吸引观众,这些剧目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当前时代的呼声.而另一些作品片面追求明星炒作和商业价值,如一些"快餐文化"式的作品,只追求创作速度,不追求作品内涵,剧本分析等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够,过分注重表演的形式与技巧,片面关注角色外部形象的塑造,而没能真正理解和呈现角色的内心,造成演出形似而神不似.演员应注重对剧本的分析,才能更好地塑造角色,才能为所塑造的角色注入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演员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

    话剧表演剧本分析角色塑造舞台行动

    话剧表演的共情技巧研究

    张一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话剧艺术中,演员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更是情感的传递者.为了能够在舞台上深情准确地演绎角色,触动观众的心弦,话剧演员应掌握一些共情技巧.本文围绕话剧表演的共情技巧展开探讨,首先对话剧表演与共情进行了简要论述,其次提出了话剧表演中共情技巧的具体应用策略,包括掌握共情技巧的心理学特征,掌握话剧角色之间的变换,学会倾听和表达,加强共情技巧的实践训练等.

    话剧表演共情技巧角色演员策略

    美国戏剧院校舞台实践教学研究

    吕钦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有戏剧类院校都将舞台实践视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舞台实践演出是检验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关系?我们如何使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不再停留在口号层面,如何实施以舞台实践为中心的教学安排?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戏剧大国,美国在戏剧教育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美国的综合类大学大都开设有戏剧类专业.笔者对美国两所具有代表性的院校的教学理念和具体实践进行了调研和总结,为戏剧类专业院校的舞台实践教学提供了详细的介绍和参考.

    美国戏剧教育舞台实践教育教学

    儿童戏剧的人才培养与戏剧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张依曼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戏剧教育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中,主要是该教育类型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关于戏剧教育课程,应全面突出人本理念.本文通过解读专业核心素养内涵以及教育价值,提出戏剧教育课程的建设措施,为儿童戏剧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儿童戏剧人才培养戏剧教育课程建设

    文化自信视域下民族器乐艺术硕士教学实践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

    黄颖仪方琪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院校是民族器乐艺术硕士培养的主要阵地,广州大学多年来在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相关政策为教学指引,为高校民族器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广州大学在培养民族器乐艺术硕士的实践教学中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通过协同培养"非遗"传承人,以"赛"促教、促学、促练等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实现了文化自信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化自信广州大学艺术硕士实践研究

    中国学院派民族声乐形成期发展研究(1949——1966)

    王帅统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文化艺术事业的复苏发展,新音乐的创作和演出成为新时期文化宣传和普及的主题之一,欣赏歌颂党和人民的歌曲、歌剧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演唱方面,也迫切需要能够展示新形式、新作品的歌唱方法.与此同时,由于西洋美声唱法和中国传统民族唱法之间的矛盾逐渐升温,总结中国传统民族唱法、培养优秀歌唱家成为高等音乐学府的重要任务.随着各大音乐学院的成立,涌现一大批中国民族声乐的探索者、研究者,他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借鉴西洋美声唱法,极大地促进了学院派民族唱法的形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党统治区的声乐演唱和教学以西方美声唱法为主,而在解放区延安,随着秧歌剧和民族歌剧的出现,出现了李波、王大化、王昆、郭兰英等民族唱法歌唱家,他们继承了民歌和戏曲的传统演唱方法,将中国传统民族唱法提升到新的高度,促进了中国传统民族唱法的发展.

    学院派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形成发展

    《思乡曲》《伊犁河的月夜》钢琴自弹自唱技巧分析

    毛羁龙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自弹自唱,就是要针对每一首不同的音乐作品,把作品的结构分析透彻,再从作品在钢琴弹奏上的要点、作品演唱的要求、作品的弹唱结合、作品的情感表现等等方面去研究和探索,才能达到"声琴并茂"的效果.

    《思乡曲》《伊犁河的月夜》钢琴自弹自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