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文明视角下舞蹈创作的发展

    常凯艳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在舞蹈创作领域产生了多部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呼吁保护生态环境的舞蹈作品.舞蹈作为表现美的艺术形式,同样承载着生态文明的理念,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本文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探讨生态环境与舞蹈创作两者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在舞蹈创作过程中的呈现方式以及生态文明视角下舞蹈创作的发展趋势.

    生态文明舞蹈创作生态环境

    混合式教学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中的应用

    孔珊珊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混合式教学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中的应用及价值,首先,文章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包括时间空间限制、教学资源碎片化、学生学习需求差异大等问题;接着,提出了混合式教学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弥补教师能力不足等方面的优势;最后,详细讨论了混合式教学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路径,如课程内容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整合、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等策略.希望通过这些策略,能够提高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学效果,满足学前专业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推动幼儿舞蹈教育的全面发展.

    混合式教学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内容教学资源

    学前教育"专升本"舞蹈分层教学研究

    孟晶晶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蹈教育是我国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学前教育专升本的必修舞蹈课程,它旨在通过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本文基于生源多元化的现状,从分层教学的原则、实践困境到创新策略的提出,促进舞蹈分层教学,这既能发挥因材施教的理念,又能践行全面育人的宗旨,能够为舞蹈教育的理念更新和舞蹈教学的创新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学前教育专升本舞蹈教学分层教学

    失衡·坠落·隐喻——近年来欧洲艺术电影中男性角色的"困境"

    董涛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多位欧洲女导演历史性摘得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银幕上相继涌现出一批陷于"困境"中的男性角色.在剖析男性受困群像背后成因的过程中,凸显出政治经济的整体滑坡、现代主义思潮相继涌入等关键现象.聚焦于男性"困境"的影片塑造了多种典型的受困男性形象,他们往往桎梏于自身"男性气质"的定义,裹挟在传统家庭观念中,或在社会结构的"镜城"中迷失,这既暴露了欧洲心理现实的新症候,也共同书写着关于男性"困境"的道德寓言.

    男性"困境"鲁本·奥斯特伦德女性主义家庭观念道德寓言

    迪斯尼动漫版《花木兰》的国内影评分析——以豆瓣平台为例

    张炳怡杨雨婷李莉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98 年动漫版《花木兰》上映之后获得了普遍好评,本文以豆瓣平台为例,分别对星级评价、有用性评价、最新性评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四星级和五星级评价占据主导地位,女性意识和文化因素是影响观众评价的主要因素,美式幽默和现代女性意识是最受关注的话题.总体来说,国内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动漫制作水平、配音、配乐给予了较高评价,质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对此,本文从配音、配乐、翻译等方面对跨文化影片制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迪斯尼《花木兰》影评

    存在、感触与行动:里芬斯塔尔电影中的动力场——以《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为例

    魏子超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情动理论中,人是情感的主体.借助情动理论的阐释,尽管里芬斯塔尔的电影中流动着鲜明的权力,但观众并非权力塑造的主体,而是被情感扰动,在内在性关系中被渗透进与希特勒合一的权力意志.在现实和虚构的双重场景与脚本中,导演与观众都注定要选择某种权力,里芬斯塔尔则通过"仪式化"的方式,用摄影机捕捉这一现实的权力意志,并以"诗化"的形式表现身体的生命力,在力的流动中,身体蕴含的权力意志得以浮现.里芬斯塔尔正是通过对美感的追求,将权力隐匿于情感与美学之中.

    情动理论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

    影视剧本改编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以《茶馆》为例

    刘端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影视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影视作品既承载着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又面临着创新与商业化的压力.本文以老舍的经典作品《茶馆》为例,深入剖析影视剧本改编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关系.影视剧本的改编是连接经典文学作品与当代观众的重要桥梁,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平衡文化传承与创新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茶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影视改编无疑具有标杆意义.

    影视剧本改编《茶馆》文化传承与创新

    《教父》中西西里新娘阿波罗妮娅的象征意义

    黄文杰史海英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小说文本、电影角色塑造和文化背景三个层面出发,分析了《教父》中西西里新娘阿波罗妮娅的象征意义.首先,文章探讨了阿波罗妮娅的人物设定和命运轨迹,认为她不仅代表迈克尔对家族传统的认同与回归,还映射出家族、文化和历史传承的主题.其次,文章分析了阿波罗妮娅的象征意义,指出她代表迈克尔对爱情和家庭的渴望,其悲剧性结局预示着迈克尔道德的沦丧和其对权力的追求.最后,文章讨论了阿波罗妮娅在叙事中的作用,认为她的存在与迈克尔形成对比,突显了他的转变,同时丰富了电影的情感和主题.本文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揭示了阿波罗妮娅在《教父》中的多重象征意义,为读者深入理解这部经典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教父》阿波罗妮娅西西里新娘象征意义

    达尔哈丁的呼唤:《蒙古牧马人》中的自然与文化之旅

    马娟娟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牧马人》是一部打动人心的人物纪录片,其呈现了位于蒙古国边疆的一片神秘空间——达尔哈丁大草原的自然与文化之美.在这部影片中,我们跟随主人公舒科特走进蒙古大草原,感受自然与文化永恒的共鸣.本文的第一部分"自然与人"带领我们探索自然景观如何与蒙古国北疆牧民的生活方式相交织,展现草原和牧民生活的深刻联系.第二部分"个人与时代"聚焦于舒科特的现代传奇,讲述他在时代洪流中寻找内心平衡的故事,展示了牧民生活的坚韧和适应力.第三部分"传统与现代"将影片与丝绸之路的历史相联系,强调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对话,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深度和情感的自然与文化之旅.

    丝绸之路人与自然文化对话人物纪录片影视空间

    微电影《911事件簿·埃及篇》的复调叙事探赜

    刘津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911 事件簿》曾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在展现跨文明交流的世界意义方面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国际局势紧张的当下,费孝通曾提出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箴言愈加振聋发聩,重温此类跨文明交流与对话主题的影片,研究其如何进行后现代新型视听语言塑造与"对话""沟通"的价值观念传达,有助于我们运用跨学科、交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宣传启蒙策略,为时局中的文明冲突增加缓解与消释的可能.文章以《911事件簿·埃及篇》为例,以巴赫金"复调叙事"为理论基点,参寻影片如何通过超现实时空中的嵌套叙事、多声部的自由博弈式对话以及"主体间性"下的复杂身份建构进行复调叙事表达.

    复调叙事911事件簿跨文明交流嵌套叙事主体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