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可忽视的"局外人"——《天下第一楼》中玉雏儿形象分析

    洪永昊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卢孟实、常贵等人,《天下第一楼》中玉雏儿的形象刻画并不丰满,且她在剧中的作用从表层来看并不突出,故历来不被受众所重视.在剧中,她被刻画成一个能给予卢孟实生活关怀与事业帮助的红颜知己.从整部剧出发,这一角色的出现并没有对故事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她却是观众视角的体现.同时,她也在衬托卢孟实的孤独感、深化悲剧的意蕴与融入作者对女性地位的关注和探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玉雏儿视角转化衬托主角悲剧意蕴女性地位

    湖南花鼓戏《夫子正传》结构、表现手法与内涵价值的多维解读研究

    张俊高慧玲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花鼓戏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种重要类型,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吸引了无数观众.本文通过对研究对象湖南花鼓戏《夫子正传》的结构、表现手法和文化内涵与民族价值等多个维度的深入分析,试图揭示该剧在湖南花鼓戏创作中渗透的精神内涵和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价值.

    湖南花鼓戏结构表现手法内涵价值艺术批评

    晚清传奇创作体制的新变

    高宇星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清时期,传奇创作已经步入尾声阶段,此时的戏曲家和评点者已然具备了曲学、叙事学、剧学三重理论系统的思维,他们尤为重视戏曲的搭架结构,逐渐形成了以文为戏、以小说为戏的观念,使得传奇体制出现了多种文体融合的新变.本文通过对晚清戏曲家以小说、杂剧、皮黄等体制创作传奇的现象的研究,阐释晚清曲坛文体交融的创作特色.

    晚清传奇戏曲体制传奇评点

    戏曲题材的遴选与改编——从《窦娥冤》到《关汉卿》

    才可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文学自元代走向兴盛以来,逐渐发展成为新中国时期的戏剧文学,数百年的繁荣发展铸就了发达的民族戏剧文化,戏剧文学包含丰富的审美意象和强大的社会批判力.在戏剧文本的采集、构思和拟制过程中,选材技术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戏剧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本文以元代关汉卿悲剧《窦娥冤》和新中国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为研究对象,既将关汉卿视为作者又将其当作叙事主人公,通过对古今两部戏曲作品的创作艺术的对比和艺术特色的总结,试图梳理出民族戏曲艺术在题材遴选与改编上的共通之处.

    关汉卿《窦娥冤》田汉《关汉卿》戏曲题材

    文旅融合背景下地方戏曲的创新发展与传播策略分析——以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为例

    李梓睿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文旅发展背景下,开拓更具有文化价值、更具有前沿性的文旅体验是承接消费者需求缺口的有效途径.戏曲这一文化要素也日渐成为文旅跨界融合的重要关注点之一.本文从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的案例出发,从文化再生、文化与空间的探索、传播手段以及良性文旅业态发展几个角度对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旨在找到当今文旅融合戏曲发展的可参范式.

    文旅融合地方戏曲文化产业

    沉浸式戏曲中的观演互动设计研究

    程涵钰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浸式戏曲不仅在文本上进行创新,还对戏曲的观演互动进行了大胆的实验.本文从沉浸式戏曲的观演互动设计出发,探讨其在沉浸式戏曲新演绎空间中所呈现的特征.本文旨在为沉浸式戏曲的创作与观演互动设计提供新思路.

    沉浸式戏曲观演互动

    融媒体环境下高校京剧传播发展路径探究

    冯赟王静雅王卓逸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资料分析和问卷调研等方式,本研究发现,"国粹"京剧在新时代文化背景下面临着传播方式有限、认知门槛较高等困境;在"戏曲进校园"的政策导向下,高校学生京剧组织在京剧文化的现代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目前也面临一些困难.基于此,融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直观性、多维性等特点,是当代人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融媒体技术,推动京剧文化在高校内的传播与发展,由此激发京剧的生命力、增强京剧的吸引力、扩大京剧的影响力,使之成为滋养高校学子精神的不竭源泉.

    融媒体京剧高等院校传播路径

    赣南采茶戏的传承现状探究

    刘园园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的传统戏剧,活泼灵动、独具特色,传承赣南采茶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介绍赣南采茶戏发展过程、起源及特点,分析其发展现状,探究赣南采茶戏未来发展路径,从而更好地传承发展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现状传承

    论秦腔戏曲表演艺术与传承发展

    舒朵朵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秦腔别称"梆子腔",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其凭借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秦腔表演兼具朴实性、粗犷性、夸张性为一体,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对表演技巧的丰富性与技术性有较高要求.为进一步传承与发展秦腔,本文对秦腔戏曲表演艺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传承与发展秦腔戏曲的路径.

    秦腔戏曲表演艺术特征艺术风格传承发展

    越剧服装管理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樊洁丽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越剧服装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越剧服装的历史演变、文化价值及其管理现状.首先,对越剧及越剧服装的起源、发展以及文化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期理解越剧服装的文化内涵.接着,本研究分析了当前越剧服装管理的情况,揭示了越剧服装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本研究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保护和传承越剧服装的传统元素,同时倡导对传统越剧服装进行创新的策略,以期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创新,推动越剧服装的传承发展.最后,本文阐述了这一研究的意义,为越剧服装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实践方向.

    越剧服装文化传承历史演变文化价值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