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剧《挡马》挡不住的精彩

    陈燕勇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剧《挡马》是一部经典折子戏,分为"趟马、拦马、摸牌、对打"四个部分,是五丑(或武生)和八贴行当的对手戏.该剧涵盖戏曲的"唱、念、做、打"等基本程式,演员文武兼备,具有扎实的表演基本功和翻扑滚打的表演技巧,同时继承了戏曲界前辈的众多表演绝活,有极强的可观赏性.

    汉剧《挡马》精彩绝活

    万台笙歌:乐平古戏台调查研究

    邓敏徐福梅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戏台,又称古戏楼,是戏曲表演艺术与古代建筑艺术巧妙结合的产物.它们是中国剧场的演变历程的见证者,见证过中国戏曲百年来的起伏与兴衰;是中国戏剧文化的承载者,承载着百年来戏曲文化的升华与衰落.乐平有大量的古戏台的遗存,他们与乐平特有的戏曲艺术形式并存,成为乐平独特的音乐文化符号.本文将主要从乐平古戏台林立的原因、乐平古戏台的调查研究、乐平古戏台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江西乐平古戏台的建筑魅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江西乐平古戏台的传承与发展.

    乐平古戏台建筑构造保护

    新媒体视域下巴渠河川剧艺术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李夕雯蒋丹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剧艺术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受到地理、语言、环境、风俗、师承关系、个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各区域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川剧流派,巴渠河川剧是川剧小河道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分支."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蓬勃发展,改变了年轻人的娱乐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要振兴和发扬巴渠河川剧,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让年轻人走进川剧,给巴渠河川剧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舞台展演、短视频、AR数字博物馆、川剧动画四个部分探析新媒体融合巴渠河川剧艺术的创新发展.运用新媒体技术赋能传统戏曲艺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推广和活态传承.

    新媒体巴渠河川剧创新发展

    数字化传播语境下川剧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谢馨怡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川剧在当下社会面临着极大挑战,数字化传播的兴起则为川剧带来新的生存空间.川剧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戏曲品类,具有丰富的地方性内涵与文化价值,但目前尚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本文尝试结合文化产业研究和数字化传播,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剖析,分析川剧在数字化传播语境下的发展可能与产业拓展空间,思考新兴的数字化传播手段能否加快形成川剧的数字文化产业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相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传播语境下的产业化发展.

    数字化传播川剧现状对策

    陕西地方戏曲音乐元素在筝曲《姜女泪》中的运用

    郑柯菁胡婷婷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西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戏曲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有"碗碗腔""迷胡""秦腔"等.古筝流派众多,陕西筝派是中国古筝具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其演奏风格独特,颇具地方戏曲音乐特色,随着乐曲的不断改进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地域特有的音乐演奏风格.本文以筝曲《姜女泪》为例,通过分析乐曲中陕西地方戏曲音乐元素的运用,展现其演奏风格及特点,以促进对陕西筝派音乐和演奏风格的进一步了解.

    陕西筝派《姜女泪》地方戏曲音乐风格演奏风格

    动画与戏曲交互融合的"演员"表演与表演空间变化研究

    马潇婧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社会和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同艺术之间的交互融合已经成为常态.作为两种本质不同的艺术,戏曲和动画有着不同的媒介,由于不同媒介之间的矛盾性,在戏曲与动画的交互融合过程中,戏曲表演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艺术形态.戏曲舞台表演融入动画影像和动画技术之后,舞台空间和演员表演的本质发生了一定变化.动画吸收了戏曲表演、造型、故事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自身的影像空间,强化了对意境美的追求,展现了中国动画的传统文化元素的视觉转向与民族性特点.本文正是基于对戏曲表演变化的分析,以戏曲动画、戏曲动漫剧的创作为例,探究交互融合后艺术形态的表演新特征,总结其未来发展中所要具备的本质要素.

    戏曲动画空间再造意境动画影像

    浅论艺术的当代性——以中国民间艺术的当代性为例

    郭佳乐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的当代性是一个比较流行的概念,现如今,许多人未能真正理解当代艺术的含义.当代艺术是一个舶来品,但随着这种"舶来品"的影响,中国民间艺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趋势下,怎么革故鼎新,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跟上时代潮流,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并进一步形成中国本民族艺术的当代语言,同时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式的当代民间艺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代性民间艺术剪纸年画当代艺术

    戏剧表演训练中形体创作的路径研究

    张佳源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体语言是戏剧表演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交流形式,使演员能够在舞台上传达情感、刻画人物和创造情境.本文探讨了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形体语言包括空间肢体语言、情感肢体语言和服装肢体语言.此外,演员需要满足一定的肢体语言要求,同时注重形体语言对舞台效果的影响,具体应用包括无声电影、电影表演、音乐作品等.通过形体语言的运用,演员可以更好地传递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

    戏剧表演形体语言运用

    戏剧形体课程的现状分析及优化方案

    吴嘉琪苏静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体课程的训练是演员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当代演员的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体课程的优化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对自身形体的认知,还需要开设更适合戏剧表演专业的形体课程,使形体课程更好地训练演员的肢体,扩展和细化肢体语言表达并用于表演,达到"形表一体"的教学目的.本文将从形体课程设置背景入手,对当前高校形体课中一些较为突出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优化形体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优化形表结合形体观念

    高职表演形体教学定位及路径研究

    李媛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剧影视表演属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办学层次有专科和本科.我国本科教育是以学位认证为主的理论研究型教育,专科教育是以资格认证为主的实践应用型教育.为了明确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中形体教学在两种教育类型中的教学定位,笔者参考文献研究并结合教学实践成果,提出了以新时代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切实符合高职阶段表演人才培养的形体教学方法与路径.

    高职表演形体教学定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