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蒙古族短调民歌即兴创作技法研究——以三首蒙古族散拍子短调民歌为例

    杨玉蓉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歌是能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历史,具有标志性的民族文化符号.蒙古族散拍子短调民歌是蒙古族音乐艺术的现实反映,也是蒙古族艺术创作的智慧结晶.散拍子短调民歌在表达思想感情的创作手法上既有短调民歌的共性特征,又有其个性特征.本文以蒙古族三首短调民歌为例,探析旋律发展,节奏、节拍布局等创作技法,为创作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蒙古族短调民歌即兴创作技法

    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世居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路径调查与研究

    张杨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音乐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从文旅融合的要求来看,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良好的融合基础,具备较好的融合发展条件.但是,当前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尚不成熟,融合程度较低.因此,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分析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发展现状,探讨广西世居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文旅融合音乐文化传播路径

    声腔艺术在民族音乐中的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陈冰锐张鲁涛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声腔在民族音乐中的重要性及其对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影响.通过分析声腔的特点以及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运用,强调声腔对促进文化交流和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声腔在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中的价值,包括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艺术表演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和讨论,本文进一步说明了声腔在民族音乐创作、表演和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最后,文章总结了研究结果,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以进一步探讨声腔在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价值.

    声腔民族音乐文化内涵

    "留白"在声乐艺术中的应用及其美学价值

    刘冰冰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留白"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虚实相生"说,艺术境界永远是不完美的,其所蕴含的虚与实有着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留白"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虽然最早应用在中国画中,但其所具有的价值意义能为音乐学科带来启发,如今被人们应用到了声乐歌曲的演唱中.在声乐艺术的表演中运用"留白"手法丰富声乐作品的演唱效果,不是要唱出音符的休止感,而是要正视作词家、作曲家创作时的思想,运用合理的想象进行"留白",在二次创作中准确地演绎作品.

    留白绘画声乐美学

    舞蹈影像作品《瑞鹤归》中的城市文化推广研究

    郑琳喆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元宵夜,河南卫视在《元宵奇妙游》中推出舞蹈影像作品《瑞鹤归》.这支舞蹈由广州歌舞剧院演绎,由河南卫视和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联合呈现,以"元宵喜乐日,瑞鹤翩翔归"为主题,展现了广东省肇庆市的山水人文,探索了以舞蹈影像的方式推广肇庆城市名片的路径,促进了肇庆文旅产业的发展,对广东其他地区的城市文化宣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瑞鹤归》肇庆星湖景区舞蹈影像文旅推广

    "孕育心象,外化形象"——论民族舞蹈作品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曾阳洋张小春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民族舞蹈作品中,舞蹈形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舞蹈作品的成败和审美价值的高低.基于此,本文对民族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征进行分析,从"孕育心象,外化形象"的过程中"传递情感,营造意境"来论证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进而,围绕舞蹈演员舞蹈功底、想象和情感表现力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提高舞蹈表演效果,完成美的表达,带来美的享受.

    舞蹈表演人物形象塑造民族舞蹈

    "非遗舞蹈活态传承"语境下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发展研究——以派潭貔貅舞为例

    余芊姜卉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乡建可以用艺术之道给乡土以灵魂,艺术不但能以独特的内容和方式介入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而且还能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独特作用和积极意义.非遗舞蹈艺术作为助力艺术乡建的新生力量,其作用不容忽视.增城派潭貔貅舞一脉相传已有百年历史,但近年的发展却逐渐衰落.本文通过线下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貔貅舞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社会需要及其发展状况,分析派潭貔貅舞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新建设的方向.本次调研通过对非遗舞蹈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寻找貔貅舞传播受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以重塑当地文明乡风,让村民重拾文化自信,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将"非遗"舞蹈的传承发展与艺术乡建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将派潭貔貅舞融入到村民的生产生活中,为艺术乡建注入潜力和动能,让非遗舞蹈助力艺术乡建.

    艺术乡建非遗舞蹈

    论海派电影城市空间的另类影像呈现——以《爱情神话》为例

    张维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情神话》对上海城市空间和市民文化的影像书写进行了另类的探索和创新,该片虽然采取的仍然是"都市男女的爱情故事"这一常见题材,但在空间处理上却呈现出不同的异质视角和后现代女性主义意识,"海派韵味"的城市形象构建丰富了上海在影像表达中的文化想象.同时,该片不同于以往的都市爱情电影将"爱情叙事"凌驾于社会现实之上,而是重构了 20 世纪 30 年代左翼电影极具批判性的都市意识,在对新时期上海世情风貌的描写中反映当代社会的新都市意识和时代印痕.

    爱情神话城市空间空间叙事都市电影

    洪常秀电影中的"真实":空间、对白与神话

    杨雪菲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国导演洪常秀一直坚持着自己独有的风格与形式,不过多关注社会性议题,也不执着于文本的类型结构.他不依赖传统的叙事手法,而是默默地注视着人类的存在,探索着生命的本质,挖掘着人类内心的欲望和不安.当代电影导演用种种个人化的方式建构着影片的真实性原则,而在洪常秀的作品中,这种建构体现为使用重复性的空间、窃听式的对白以及适当的间离手段,从而打造一种既荒诞又真实的日常式神话.

    空间对白神话间离

    漫威超级英雄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与明星神话——"邪神洛基"及其饰演者汤姆·希德勒斯顿

    张婕妤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世纪初,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票房成绩斐然,也成就了一大批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明星.本文以"邪神洛基"一角及其饰演者汤姆·希德勒斯顿为例,运用明星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对"生产—演员表演—观众接受"这一流程的考察对该现象进行探讨,试图解析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经由角色塑造打造明星神话的通路.

    邪神洛基漫威电影明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