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技术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技术与应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月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Journal Psychology: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儒家文化对"招娣/弟"命名偏好的影响:宗族文化之外的新视角

    陈浩邹雨含
    577-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招娣/弟"命名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现象,体现了家庭和社会对男性后代的偏好.任孝鹏等(2024)的研究以家谱和祠堂分布为宗族文化影响力的代理变量,发现这些因素能预测不同省份"招娣/弟"命名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将孔庙分布作为儒家文化影响的代理指标,探讨了其对"招娣/弟"命名地区差异的作用.结果表明,孔庙分布同样能显著预测该命名现象的区域偏好.通过主成分分析,还发现儒家文化与宗族文化的代理指标虽有交集但并不完全重合.本研究深化了对中国文化因素影响力的理解.

    儒家文化宗族文化孔庙男性后代偏好

    建议来源和归因类型对犯错后的代理平台惩罚欲的影响

    冯利渠亚明杜冰王鑫文...
    587-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代理平台逐渐使用AI作为建议者为消费者提供建议.然而,与人类建议者一样,AI在服务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服务错误.在消费、投资和医疗情景中,采用2×3的被试间设计探讨建议来源和归因类型对消费者经历错误建议后对代理平台惩罚欲的影响.结果发现,建议来源对代理平台惩罚欲没有显著影响;归因类型显著影响惩罚欲,具体表现为平台意图归因增加了惩罚欲;平台意图归因对代理平台的惩罚欲的影响通过愤怒起作用.

    建议来源归因类型愤怒惩罚欲AI

    提前告知能否改善低头行为的印象评价——面子威胁和感知关系贬值的链式中介作用

    毛林江苗爽张绍贞曾钊滢...
    599-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智能手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低头行为较为常见并给人际互动带来潜在的负性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低头行为的缓解策略在印象评价上的效果及机制.将191名被试随机分配到三种不同的模拟互动条件下(对方出现低头行为但提前告知/对方出现低头行为但未提前告知/对方无手机使用),随后对面子威胁、感知关系贬值和印象评价等变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与无手机使用条件下相比,低头行为会给低头者的印象评价带来消极影响;(2)低头行为发生后,与未告知条件相比,被试对提前告知的低头者有更积极的印象评价;(3)面子威胁和感知关系贬值在提前告知和印象评价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提前告知策略可以有效缓解低头行为的负面印象评价,为现实互动中如何合理地使用手机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低头行为面子威胁感知关系贬值印象评价提前告知

    基于全校性积极行为干预与支持的小学生问题行为研究

    冯永辉颜开陈纯倪虹...
    609-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基于当前我国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制定了中国化的全校性积极行为干预与支持方案,并在湖南某小学实施为期半年的干预.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处于边缘和异常水平的学生,其问题行为严重程度显著降低,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增加,且对校园氛围和班级氛围的评价有所提高.研究结果对理解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发生机制及应对策略具有启示意义,并为未来在国内大规模实施该干预模式提供了实证依据.

    全校性积极行为干预与支持小学生问题行为校园氛围班级氛围

    亲社会倾向与自我损耗对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共同影响

    牟星王珍星魏曙光
    62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亲社会倾向、自我损耗对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影响,对30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出具有高、低亲社会倾向的高一、初一学生各60名,对其进行自我损耗实验后,采用独裁者任务测试其利他行为.结果发现:(1)高损耗者与低损耗者在利他行为上差异显著,低损耗者更倾向利他;(2)青少年的利他行为随年级而异,高一学生更具利他性;(3)自我损耗、亲社会倾向和年级间交互效应显著.高一学生亲社会倾向高时,自我损耗不影响利他行为;亲社会倾向低时,低损耗者的利他行为高于高损耗者.初一学生无论亲社会倾向高低,低损耗者的利他行为均高于高损耗者.研究表明,自我损耗、亲社会倾向对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影响与年级相关,初中生易受自我损耗的影响,而高中生在高亲社会倾向下,自我损耗效应消失.

    青少年亲社会倾向自我损耗利他行为

    感恩与自我控制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沈佳华张晓贤孙晓玲
    630-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2个研究探讨感恩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特质感恩与自我控制的关系,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2采用实验法,诱发被试的感恩情绪,探究状态感恩与自我控制的关系,及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一般积极情绪后,心理资本在特质感恩与自我控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与对照组相比,诱发状态感恩的大学生,其自我控制水平更高;(3)在控制一般积极情绪后,心理资本在状态感恩与自我控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感恩不仅直接预测自我控制,也可通过心理资本预测自我控制.

    特质感恩状态感恩自我控制心理资本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