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技术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技术与应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月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Journal Psychology: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孔识别概率估计中的自我中心偏见

    周星辰朱磊
    449-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孔识别中的自我中心偏见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自己对某个面孔的识别表现来推断他人对该面孔的识别表现.前人研究只关注了个体对他人面孔区分能力的估计,本研究进一步关注个体对他人面孔熟悉性(是否认识)的估计.被试观看200张名人人脸照片(每位名人两张且互不相同)后指出自己是否认识该面孔,并估计认出该面孔的其他人的人数比例.结果揭示了面孔识别概率估计存在自我中心偏见:相比于自己不熟悉的面孔,被试估计自己熟悉的面孔有更多人能够认出.研究结论能为更好地理解人类的面部认知规律并对其进行建模提供科学依据.

    面孔识别自我中心偏见元认知

    游戏自我调节的测量及其与电竞专长的关系

    苗浩飞王经晖苗秀影薛世亮...
    457-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我调节是通过调节自身认知和行为来实现目标的过程,其与游戏专长及表现关系密切.为探讨自我调节与电竞专长的潜在关系,研究1招募535名大学生游戏玩家,修订了中文版游戏自我调节量表.研究2考察了 112名《英雄联盟》玩家的游戏自我调节与游戏排名的相关关系.研究3检验了28名《王者荣耀》职业选手与28名业余玩家的游戏自我调节差异.结果发现,中文版游戏自我调节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游戏自我调节可预测6.9%~9.3%的游戏排名;职业选手的游戏自我调节水平高于业余玩家.修订后的游戏自我调节量表验证了游戏自我调节和电竞专长的积极联系,为电竞评估、选材提供了新的测量工具.

    自我调节游戏玩家职业选手电子竞技专长

    环保公益广告诉求对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受众亲环境行为意向的影响

    徐碧波裴沁雪张怡然
    469-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广告受众与不同诉求类型的公益广告之间能否形成有效匹配,通过情景启动法操纵180名被试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采用3(广告诉求:理性、感性、无)×2(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高、低)被试间实验设计,探究环保公益广告诉求和社会经济地位对亲环境行为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观看理性和感性环保公益广告均能显著提升其亲环境行为意向,而高社会经济地位者仅在公域亲环境行为意向这一维度上发现了感性环保公益广告的显著提升效果.研究结果从公益广告诉求类型出发,引入大众传媒的作用,为促进人们的亲环境行为提供了新的应用路径.

    广告诉求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亲环境行为意向环保公益广告

    生命意义感对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心理韧性的纵向中介作用

    安黎范琳琳孟维杰
    481-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生命意义感对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的纵向中介作用,从贵州省铜仁市三所高中选取366名高一、高二学生,使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为期十个月共三次的追踪测试.结果发现:(1)生命意义感显著负向预测高中生的学习倦怠,且有长期作用;(2)生命意义感既可以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又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实现这种影响,并且这种中介作用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该结果表明生命意义感和心理韧性对高中生学习倦怠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培养生命意义感以及增强心理韧性两个方面来缓解高中生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生命意义感心理韧性高中生

    青少年手机使用与学业发展的关系

    李蓓蕾林彤邓林园
    492-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机在数字时代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手机对青少年发展、尤其是学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本研究整合了关于青少年手机使用影响其学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证据,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复杂作用机制,并从使用场合和时间、使用内容与平台、自我管理能力与使用心态以及现实与虚拟结合这四个方面给出对应教育建议,探究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手机并提升其学业表现.

    青少年手机使用学业发展影响机制

    再论华生实验被试小阿尔伯特身份之争:兼谈对中国现代心理学史研究的启发

    李艳丽林玉娇阎书昌
    504-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学家John Waston的小阿尔伯特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关于小阿尔伯特的身份确认也成为心理学界的一大历史谜团.自2009年Hall Beck等提出小阿尔伯特是梅里特以来,质疑之声不断,众说纷纭.2014年Nancy Digdon等提出小阿尔伯特是另外一个候选人,即阿尔伯特·巴杰.在Watson小阿尔伯特研究报告发表100周年之际,两个团队再次发表文章对小阿尔伯特的人选展开学术论辩,学术期刊编辑也涉入其中.这场争辩的核心是小阿尔伯特的真实身份,同时涉及Watson是否进行了严重违背道德的实验等诸多问题.小阿尔伯特研究中的"档案狂热"、"殖民史学"及"批判性研究"对于中国现代心理学史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小阿尔伯特道格拉斯·梅里特阿尔伯特·巴杰档案狂热批判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