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

李其维

双月刊

1671-6981

xinlikexue@vip.163.com

021-62232236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心理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CHSSCD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全面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和心理科学数据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认知控制的瞳孔反应及脑机制

    王志静李富洪
    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瞳孔反应包括基线瞳孔大小和任务诱发瞳孔反应,基线瞳孔大小与认知控制的关系仍未确定,任务诱发瞳孔反应可以反映不同认知控制加工中认知努力的变化,且与个体的认知控制成绩正相关.瞳孔反应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活性相关,该系统在不同的认知控制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瞳孔反应与认知控制个体差异的关系,利用瞳孔测量的较高时间分辨率揭示认知控制的时间动态特征,结合其他技术手段探究认知控制的脑机制.

    认知控制基线瞳孔大小TEPRLC-NE

    时间信息的贝叶斯优化知觉

    陈有国彭春花刘培朵余婕...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脑运用贝叶斯推理加工时间信息形成优化知觉.贝叶斯模型在趋中效应、多源时间信息整合、时空干扰效应以及同时性的贝叶斯校准这四个课题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在测量-估计-决策三阶段模型的框架下,对以上课题中的贝叶斯模型进行分析.未来需检验不同形式的时间信息先验的合理性,厘清似然性的心理表征,探明时间信息贝叶斯估计的神经基础.应该结合时间信息加工模型与贝叶斯模型的优势,为时间信息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时间信息贝叶斯推理趋中效应时间信息整合时空干扰效应同时性的贝叶斯校准

    音乐学习对语言韵律加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张晶晶薛亚楠冯银高攀科...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和音乐在结构与功能上均具有密切的联系,语言中的韵律和音乐尤其如此.因此,音乐学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语言韵律加工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言语韵律和情感韵律出发,系统论述了音乐学习对正常人群和语言加工障碍人群韵律感知的影响,探讨了音乐学习影响韵律加工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挖掘其中的影响因素,并且区分先天音乐能力和后天音乐学习在促进语言韵律加工中的分别作用.

    音乐学习言语韵律情感韵律作用机制

    听障者文本阅读的句法加工:质变还是量变?

    王阳吴岩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听障者文本阅读困难的根源之一在于句法意识缺陷.薄弱的句法意识是否也体现在句法加工过程中?一种观点认为与健听者相比,听障者在句法加工时发生了"质变",完全忽略句法信息,更依赖语义信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量变"差异,听障者可以自动激活句法信息,只是激活强度较弱或提取速度变慢.同时,"质-量"差异与个体因素有关,如手语习得年龄和工作记忆容量.未来研究应融合多种研究范式,关注不同语言经验或认知能力差异的听障者,深入探究大脑功能的代偿机制,从根本上解答听障者句法加工的"质-量"差异问题.

    听障者文本阅读句法加工"质-量"差异个体差异

    不同神经类型大学生工作记忆的特点及神经机制

    史新广李箫冯成志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不同神经类型大学生工作记忆加工的特点,用80-8神经类型量表筛选灵活型、安静型、兴奋型和抑制型四组典型的神经类型大学生并让其完成ERP版的N-back任务.结果发现灵活型大学生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兴奋型和抑制型;在任务所诱发的P3波幅上,灵活型被试大于抑制型,在P3的潜伏期上不同类型之间无差异.说明灵活型个体与抑制型个体之间的差异不是来源于工作记忆加工的匹配子任务阶段,而是由于工作记忆的刷新子任务上,灵活型个体比抑制型个体加工能力更强.

    神经类型工作记忆N-backP3

    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影响:注意线索的作用

    尹天子刘潇刘宗霞戚江丹...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探讨注意线索在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中的作用.实验1和实验2采用2(图形朝向:图形对向、图形反向)× 2(注意条件:有效线索、无效线索)× 9(SOA:0ms、±15ms、±30ms、±45ms、±90ms)的实验设计,分别探讨外源性注意线索、内源性注意线索在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图形对向和图形反向条件中,被试在有效线索条件比无效线索条件中更倾向于判断注意线索一侧的刺激先出现;但是在有效和无效线索条件中,被试在图形对向条件均比图形反向条件更倾向于判断两个图形同时出现.结果表明,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影响受到注意线索的调节,而且外源性和内源性注意线索的作用有差异,但是注意线索不能消除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影响.

    时序知觉内源性注意外源性注意知觉组织

    直觉的逻辑性:冲突检测和个体差异的作用机制

    王允宏罗俊龙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逻辑直觉模型认为个体有逻辑和启发式两类直觉.冲突检测是检验逻辑直觉存在的重要方法.当个体做出逻辑反应时,说明逻辑直觉在发挥作用并能检测到自身和启发式直觉的冲突.近年来,研究者将认知能力作为个体差异的主要测量变量,发现认知能力能够正向预测逻辑直觉的运用.然而,基于逻辑直觉的研究存在理论建构不够丰富等问题.未来应当从明确逻辑直觉操作性定义和改进实验范式出发,进一步提出可供实证研究检验的假设,为逻辑直觉的运用和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持.

    逻辑直觉启发式直觉冲突检测个体差异认知能力

    教师职业认同感和教师情绪的纵向关联:职前到职初的追踪研究

    孙梦梦姬雅静吴胤霖应奎霖...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情绪和职业认同感是教师发展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发现二者显著相关,但未揭示二者从职前到职初的发展特征和纵向关联.本研究调查284名师范生在大三、实习和职初的职业认同感和后两个时点的教师情绪,结果发现:实习期职业认同感高于大三和职初;职初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低于实习期;实习期和职初的职业认同感仅与积极情绪存在往复式影响.这表明教师教育应基于教师情绪与职业认同感交互促进的规律同步推进二者培育.

    教师教育职业认同感教师情绪交叉滞后分析

    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的纵向关联:悲伤与愤怒反刍的中介

    贾倩楠黄垣成马婧李彩娜...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861名初中生进行三年追踪研究,考察青少年感知的父母心理控制与内外化问题(抑郁与关系攻击)间的纵向关联及悲伤/愤怒两种反刍中介机制的异同.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能正向预测两年后的青少年抑郁与关系攻击;(2)两种反刍在父母心理控制与抑郁/关系攻击间的独立中介仅在男生群体成立,即父母心理控制-悲伤反刍-抑郁、父母心理控制-愤怒反刍-关系攻击;在女生群体中则不成立.研究结果对青少年内外化问题的预防及干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父母心理控制抑郁关系攻击悲伤反刍愤怒反刍

    学前儿童执行功能与情绪调节的双向关系:基于交叉滞后与随机截距交叉滞后的分析

    邢晓沛赵新宇胡夏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采用学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和情绪调节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北京市381名学前儿童进行三次追踪考察学前儿童执行功能与情绪调节的动态双向关系.传统交叉滞后模型(CLPM)结果显示,T1和T2的整体执行功能显著预测后一时间点的情绪调节;抑制-自我控制和灵活性与情绪调节在不同时间点上存在双向预测效应;元认知能够显著预测情绪调节.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RI-CLPM)结果表明,在个体内层面,灵活性与情绪调节在T1和T2可以相互预测,T1情绪调节可以显著预测T2抑制-自我控制.这表明提升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促进其灵活性和抑制-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同时灵活性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情绪调节能力.

    执行功能情绪调节双向关系个体间个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