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

李其维

双月刊

1671-6981

xinlikexue@vip.163.com

021-62232236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心理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CHSSCD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全面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和心理科学数据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电神经反馈用于提高工作记忆的研究进展

    周文斌南文雅伏云发
    514-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作记忆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个体的工作记忆能力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脑电神经反馈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将大脑活动实时反馈给个体,使得个体学会自主调节大脑活动,从而改善其认知和行为表现,已被广泛用于提高临床群体和健康群体的工作记忆.然而,由于现有研究在实验设计、训练方案、被试人群、样本量等方面并不相同,结论也并不完全一致,仍然缺少系统的总结和展望.文章重点评述不同的脑电神经反馈方案对工作记忆的作用结果,并指出现存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思路,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神经反馈脑电工作记忆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回溯式时距估计

    王亚琪付鹏蕊马文王萍...
    52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会导致时间知觉障碍,然而尚处于该疾病潜伏期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是否也存在时间知觉的损伤仍存争议.本研究聚焦轻度认知障碍对回溯式时间知觉的影响,通过回溯式时距估计任务探讨了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健康老人对15至40分钟的目标时距的回溯式估计.研究发现,相比于控制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存在显著低估时距的倾向且时距估计的偏差更大.研究论证了轻度认知障碍对时间感知的影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轻度认知障碍时间知觉障碍回溯式时距估计任务长时距知觉

    社会疼痛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

    莫李澄李思瑾张丹丹
    530-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疼痛是指个体实际或潜在的社会关系或社会价值受到威胁、破坏或失去时,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社会疼痛会影响个体的基本生存需求,甚至威胁身心健康.有效的情绪调节是缓解社会疼痛的重要方式.学者们对社会疼痛的神经机制展开了系列研究,发现前扣带回和前脑岛是社会疼痛体验的重要脑区,而社会疼痛的情绪调节依赖前额叶,尤其是腹外侧前额叶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外显情绪调节中发挥主要作用,内侧前额叶在内隐情绪调节中发挥主要作用.此外,社会疼痛内隐和外显情绪调节还需要社会认知脑网络的参与,重要节点包括后部颞上沟、颞顶联合区、顶下小叶、后扣带回皮层等.我们建议未来研究结合脑成像技术和神经调控技术,进一步揭示社会疼痛情绪调节的神经环路,开展旨在提高情绪障碍患者社会疼痛情绪调节能力的临床治疗研究.

    社会疼痛情绪调节腹外侧前额叶皮层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跨情境词汇学习的偏态学习优势效应

    石宇婧黄艳利谢久书刘书云...
    538-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频分布对跨情境词汇学习至关重要.然而,以往研究主要考察了基于均匀分布的跨情境词汇学习,相对忽视了真实情境中基于Zipfian分布等偏态分布的跨情境词汇学习,而仅有的研究对Zipfian分布究竟促进还是抑制跨情境词汇学习争论激烈.为此,这项研究率先建立了学习机制的宏观视角,提出单个词汇的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环境中其他词汇的整体学习效果,据此首次提出基于互斥性策略的偏态学习优势效应,认为互斥性策略的有效使用是产生Zipfian频率促进效应的关键.

    跨情境词汇学习语言学习宏观学习视角偏态学习互斥性策略词汇爆炸

    感数向数量机制的转变:视觉干扰下的小数值加工

    刘炜郑鹏王春辉谷淇...
    546-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们依赖"感数机制"对1~4个刺激的数量(小数)进行精确、迅速地识别.本研究探讨视觉干扰物是否会破坏"感数机制",使得小数值的加工机制发生改变.实验1发现,伴随目标出现的干扰物使小数加工不再精确,其加工符合韦伯定律,这提示感数机制被破坏,而"数量机制"被激活.实验2发现,视觉干扰使得小数加工表现出数量机制下的"占用效应".上述结果提示,干扰刺激会破坏感数机制,此时小数加工依靠数量机制完成.

    感数数量机制韦伯分数占用效应

    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词汇语义加工中的空间象似效应——兼与图片知觉加工的比较

    宋宜琪朱楚城梁丹丹
    554-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考察了5~7岁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词汇语义加工中空间经验的激活情况.实验选取了隐含典型方位特征的物体,要求儿童将写有物体名称的词卡和画有物体图形的图卡放置在垂直空间的上方或下方.结果显示,在摆放词卡时,正常发展儿童表现出空间象似效应,倾向于将词卡放在与隐含方位信息一致的位置,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则随机放置词卡;在摆放图卡时,虽然两组儿童的表现均好于摆放词卡,但是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表现出的空间象似效应仍差于正常发展儿童.研究结果表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符号加工和知觉加工中利用空间经验的能力均存在缺陷.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空间象似效应语义加工

    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李小保吕厚超
    562-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432名被试(M=29.04岁,SD=14.38岁),本研究旨在探究平衡时间洞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检验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平衡时间洞察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正相关,与消极情绪、焦虑负相关.(2)平衡时间洞察力与认知重评正相关,与表达抑制负相关.认知重评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呈正相关,与焦虑、消极情绪呈负相关;表达抑制与消极情绪、焦虑呈正相关.(3)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在平衡时间洞察力与总体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强调了平衡时间洞察力对人们的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培养和构建平衡时间洞察力的建议.

    时间洞察力平衡时间洞察力心理健康情绪调节策略

    3~6岁ASD儿童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损伤:执行功能的作用

    任智孙凡惠远洋宋佳润...
    570-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3~6岁自闭症儿童基于事件前瞻记忆能力的发展特点和损伤机制,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前瞻记忆范式,比较了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和执行功能表现.结果显示,相比于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基于事件前瞻记忆表现存在明显缺陷.而且,自闭症儿童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受损与其执行功能障碍有相关,自闭症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显著预测其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能力.

    自闭症谱系障碍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执行功能抑制控制

    回扫:多行文本阅读中必不可少的眼动

    高晓雷王丹慧李旭玲曾蔓...
    581-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扫是读者的注视点从文本上一行行末到下一行行首的眼动,在多行文本阅读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目前,回扫的相关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回扫起跳位置、回扫目标选择、回扫的精确性、与回扫相邻的注视四个方面.本文先简单介绍回扫研究中常用的眼动指标,再详细介绍回扫的四个方面的研究,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设想:关注其他文字与文字系统的回扫、考察二语阅读中的回扫、探究行末注视是否受行末注视词词汇特征的影响、探讨回扫过程中预视的缺失对词汇加工的影响以帮助我们理解边界范式中的"预视效益",完善现有模型以适应回扫.

    阅读回扫眼动

    换位社交团体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症状和共情的改善

    陈佩琪张剑心张雨晴方美欣...
    590-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参考自我-他人转换的共情模型,聚焦于自我-他人转换开关,设计适用于改善孤独症儿童症状的换位社交团体干预游戏,并评估即时和短期维持效果.招募41名4~12岁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每次1小时,共18次换位社交团体干预.采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进行评估.在团体干预后,干预组总体症状、感知/认知、健康/生理/行为,共情二维度总分和观点采择维度均发生显著改善,且短期维持效果较好.在本研究条件下,聚焦于自我-他人转换的换位社交团体干预能改善孤独症儿童总体症状和共情能力.

    孤独症谱系障碍换位社交团体干预SOME模型自我-他人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