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

李其维

双月刊

1671-6981

xinlikexue@vip.163.com

021-62232236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心理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CHSSCD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全面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和心理科学数据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会排斥对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影响:孤独感和拒绝敏感性的作用

    岳思怡王怀勇
    680-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社会排斥在消费领域的研究主要将产品与品牌的选择视为被排斥者间接表达期望与他人建立社会联系的工具,然而品牌本身就可以直接成为人们建立社会联系和情感依恋关系的对象,但目前尚不清楚社会排斥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品牌依恋.研究通过3个递进实验逐步探讨了社会排斥对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影响、机制与调节条件,结果发现:(1)社会排斥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品牌依恋;(2)孤独感在社会排斥和品牌依恋中起中介作用;(3)拒绝敏感性不仅调节了社会排斥对孤独感的影响,还调节了社会排斥通过孤独感间接影响品牌依恋的中介作用,即相比低拒绝敏感性,对于高拒绝敏感性个体而言,社会排斥对孤独感的影响及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均更强.

    社会排斥孤独感拒绝敏感性品牌依恋

    主观社会阶层与道德判断的关系:独立型自我构念与零和博弈信念的链式中介作用

    胡汉玉彭明陈天龙
    68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取523名被试,进行道德判断、主观社会阶层、自我构念与零和博弈信念的测量,以探讨主观社会阶层与道德判断之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1)主观社会阶层显著正向预测功利型道德判断;(2)独立型自我构念和零和博弈信念在主观社会阶层预测功利型道德判断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3)零和博弈信念在主观社会阶层和道德判断中起遮掩作用.本研究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社会性因素影响道德判断的机制.

    主观社会阶层自我构念零和博弈信念道德判断

    代际支持与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与城乡因素的调节作用

    史珈铭刘晓婷
    695-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代际支持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4188名老年被试,采用代际支持问卷、抑郁症状量表和老化态度量表考察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与城乡因素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代际经济、照料和情感支持显著负向预测老年人的抑郁症状;(2)老化态度在三种代际支持与抑郁症状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城乡因素对三种代际支持与老化态度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但能显著调节代际经济和照料支持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研究结论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老年人抑郁症状代际支持老化态度城乡因素

    最优化决策倾向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加工深度与选择难度的链式中介

    王怀勇吴君王鑫慧
    703-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迟选择的个体差异研究已成为关注的热点.本研究运用信息板技术追踪了最优化决策倾向不同个体(最优化者vs.满意型者)的延迟选择过程,探讨最优化决策倾向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及信息加工方式与选择难度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最优化决策倾向分别与选择难度及延迟选择呈显著正相关,即最优化者在决策中更容易体验到选择困难而倾向于延迟选择;(2)最优化决策倾向与信息加工方式呈显著正相关,最优化者在决策中的信息加工时间更长、深度更深,并更偏好使用基于选项的加工方式;(3)最优化决策倾向不仅能直接正向预测延迟选择,而且还能通过加工深度的单独中介、选择难度的单独中介及加工深度→选择难度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延迟选择.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理解最优化决策倾向不同个体的延迟选择偏好差异及其机制及如何根据最优化与满意型消费者特征的差异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最优化决策倾向延迟选择加工深度选择难度

    低阶层感知抑制较高客观阶层者的亲社会性

    丁毅纪婷婷
    71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低阶层感知与认同蔓延的现象.本文通过2个研究系统考察了这种低阶层感知对我国民众,尤其是处于较高客观阶层民众亲社会性的影响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于高阶层感知,低阶层感知引发了个体更少增进他人利益的亲社会行为.且该效应主要发生在较高客观阶层者身上,即对于较高客观阶层者,低阶层感知将抑制他们增进他人利益的责任感,进而导致他们表现出更少的亲社会行为.

    客观阶层主观阶层感知亲社会性社会责任感

    寻求者注视方向及面部表情对建议者建议提出的影响

    宋艾珈段锦云
    718-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共享信号假说,本研究关注建议寻求者的注视方向和表情对建议提出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1)微笑条件下,建议者对于寻求者的斜视或正视面孔的建议倾向没有显著差异;相较于正视悲伤的面孔,面对寻求者斜视悲伤的面孔,建议者更倾向于提出建议.(2)建议提出者感知到的真实性和其状态性亲社会动机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结果证实了特定注视方向和表情的不同组合对建议提出的不同影响,对建议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提出注视方向感知真实性亲社会动机共享信号假说

    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对无意识拖延的影响:注意控制的中介作用和手机自我扩展的调节作用

    刘勤学田仲禾祁迪吴佳荫...
    726-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武汉市两所高中86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对其无意识拖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智能手机成瘾正向预测无意识拖延;(2)注意控制在智能手机成瘾和无意识拖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手机自我扩展调节了智能手机成瘾对注意控制的影响.具体而言,智能手机成瘾对高手机自我扩展的青少年分心抵抗的负面影响更大.结果支持拖延的元认知模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启发.

    智能手机成瘾无意识拖延注意控制手机自我扩展青少年

    无需先验信息的两步项目功能差异检验方法

    韩雨婷袁克海刘红云
    734-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项目功能差异检验方法依赖先验信息设定锚题,误设锚题可能产生误导性结果.研究提出以数据驱动的难度差异QQ图(D-QQ图)选择锚题,再结合传统方法检验DIF的两步DIF检验法.两个实证研究说明了新方法在实际测验公平性检验中的适用性及可视化优势.模拟研究进一步表明当测验中有一半试题存在DIF时,若DIF试题仅偏向一组,则两步法兼具高统计检验力和低I类错误的优势;若DIF试题分别有利于两组,则其在I类错误控制上优于RCD方法.

    项目功能差异D-QQ图图形检验两步DIF检验法

    认知诊断评价中的被试拟合研究

    喻晓锋唐茜秦春影李喻骏...
    74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情况下,认知诊断需要通过认知诊断模型对被试进行诊断评价.认知诊断模型所生成诊断结果的有效性依赖于被试作答反应是否与所选用的模型拟合.因此,在对诊断结果进行评估的时候,需要通过被试拟合分析来对被试个体的作答反应与模型的拟合情况进行检验,以避免错误或无效的补救措施.本研究基于加权的得分残差,提出认知诊断评价中新的被试拟合指标R.模拟研究结果表明,R指标的一类错误率有较好的稳定性,对随机作答、疲劳、睡眠和创造性作答四种异常被试类型均有较高的统计检验力.并将R指标应用于分数减法实证数据,展示指标在实际测验中的使用过程.

    认知诊断被试拟合DINA模型异常反应作答

    "关怀的代价"——共情疲劳的评估及干预

    江语童李红孟现鑫
    752-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情疲劳是助人者在共情和暴露于创伤情境的基础上,持续处于共情压力下导致的生理和心理疲惫和功能障碍.准确评估共情疲劳并确定最佳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共情疲劳的评估主要从继发性创伤压力、倦怠、共情满意度三方面进行,而共情疲劳的干预则需要将提高社会支持和自我关怀结合起来,从提高共情满意度和复原力两方面共同缓解共情疲劳.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在非助人行业或是群众中是否存在共情疲劳,开发出适用范围更广、更准确有效的评估和干预措施.

    共情疲劳继发性创伤压力倦怠共情满意度复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