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

李其维

双月刊

1671-6981

xinlikexue@vip.163.com

021-62232236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心理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CHSSCD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全面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和心理科学数据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趋避倾向对面孔情绪集群编码的影响及其干预

    赖婷婷祝吴静林增臻王小琴...
    1026-1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趋近-回避"任务与面孔情绪平均辨别任务结合,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趋避倾向对面孔情绪集群编码的影响及其干预.实验1以逼近和远离两种方式呈现情绪面孔以诱发趋避倾向,从而检验其对面孔情绪集群编码的影响.实验2则在实验1任务前安排句子整理任务以启动内隐认知重评,进而检验认知重评策略能否干预趋避倾向对面孔情绪集群编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个体对负性面孔的回避倾向相较趋近倾向能够显著影响面孔情绪集群编码的精度,从而出现"趋利避害相容效应"中的"避害相容效应";(2)运用内隐认知重评可以减少回避倾向对于面孔情绪集群编码的影响,从而消除此"避害相容效应".以上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动机定向理论.

    集群编码群体面孔情绪趋避倾向情绪调节

    外源性线索诱发大小错觉的心理机制:非随意注意定向还是感觉对比

    马婉婷解纪梅冯成志冯文锋...
    1036-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研究认为外源性线索通过引起非随意注意定向来诱发大小错觉.然而这些研究中线索通常小于随后呈现于同侧的目标,因此线索诱发的对目标大小的知觉偏差可能仅源于小线索与大目标之间的继时感觉对比.研究引入听觉线索以排除感觉对比,结果显示听觉线索亦能诱发大小错觉,但听觉线索与视觉线索诱发的大小错觉之间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一方面证明外源性线索能通过非随意注意定向来诱发大小错觉,另一方面表明先前研究中视觉线索诱发的大小错觉主要源于线索与目标之间的感觉对比,故明确揭示了外源性线索诱发的大小错觉存在双重机制.

    外源性线索听觉线索视觉线索大小错觉非随意注意定向感觉对比

    社交焦虑调节社会评价预期的形成过程:基于漂移扩散模型的视角

    张逸飞赵海潮黄艾玥李晓毅...
    1044-1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焦虑的个体具有异常的社会评价预期机制.预期违反模型认为预期包括一般性预期和情境性预期,一般性预期为情境性预期的形成提供信息且过程中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在社会评价研究领域,尚未探索社会评价预期的形成过程和社交焦虑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使用漂移扩散模型来解析情境性社会评价预期,旨在探究积极与消极预期过程的差异,并考察社交焦虑和一般性社会预期对情境性社会预期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消极评价预期,积极评价预期信息积累速度更快、起点更高;社交焦虑在一般性社会预期和情境性预期过程(信息积累速度和起点偏向)中发挥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为理解社交焦虑影响社会评价预期的形成过程提供新的视角.

    社交焦虑社会评价预期预期违反模型漂移扩散模型

    时空感知和路标线索对认知地图空间信息的影响

    黄雷张军恒于莹悦晁静宜...
    1055-1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导航的时空特性与认知地图密切关联.采用路径整合范式,通过路径距离判断任务和草图绘制任务测量认知地图的空间信息,探索空间导航中时空感知与路标线索对空间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显示:(1)时空感知仅影响空间信息精确性,即时空感知跨度较长时,路径距离判断精确性较差而转弯角度判断精确性较好;(2)路标线索增强了时空感知对路径距离判断的精确性,但降低了转弯角度判断的精确性.也就是说,认知地图空间信息加工受到导航时空特性的影响,即直线加工受速度知觉调节的时空感知影响,转弯加工受时间知觉影响.这一结论对理解个体空间导航的认知加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地图时空感知路标线索空间导航

    主动遗忘对负性情绪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

    杨文静刘淇贾惠
    1069-1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遗忘指个体通过改变记忆的状态或通往记忆的途径来促进遗忘,以适应认知或情感目标.当前主动遗忘对负性情绪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较少,这一研究采用主动遗忘的经典范式(Think/No-Think)探讨记忆提取抑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反复的记忆提取抑制会导致主动遗忘,表现为各项主客观记忆指标的下降,此效应对一般负性记忆和自传体负性记忆都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反复提取抑制还降低了负性记忆所引发的情绪体验,具体表现为唤醒度降低及愉悦度升高.研究结果证实了主动记忆提取抑制对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为个体缓解负性记忆侵入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提供了新的调节方法.

    主动遗忘Think/No-Think(TNT)提取抑制负性情绪自传体记忆

    幼儿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母亲、同伴、教师的作用

    谢庆斌孙娟娟王英杰李燕...
    1080-1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测查了 120名幼儿三个时期(4岁,5岁,6岁)的行为自我调节能力以及4岁时的社会关系(母子关系、同伴关系、师幼关系),采用分层线性模型估计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率,考察社会关系的作用.结果表明:4岁时师幼亲密性越高,行为自我调节能力起始水平越高,5~6岁时的增长速率越低;4岁时同伴拒绝越高,4~5岁时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速率越低.

    行为自我调节能力母子关系同伴关系师幼关系潜变量增长模型

    执行控制训练对不同工作记忆刷新能力汉英双语者语言控制的影响

    李莹李琳潘家冰卢笑笑...
    1088-1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考察执行控制训练对双语者语言控制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双语者语言控制和执行控制功能的内在联系.采用西蒙箭头任务对不同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的汉英双语者进行执行控制训练,并在训练前后进行语言转换测试.研究发现,与高工作记忆刷新组相比,低工作记忆刷新组在训练后的语言切换代价减小趋势更明显,并在四个月的后测中表现出切换代价减小,而控制组差异不显著.语言转换前后测中,被试从一语切换到二语的反应时均小于二语切换到一语.研究结果表明,执行控制训练对汉英双语者的语言控制具有即时和长期效果,并且双语者的工作记忆刷新能力在执行控制向语言控制的迁移效应中起到调节作用.

    执行控制训练工作记忆刷新双语语言控制切换代价

    激发灵感还是限制思维?线索作用于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及认知机制

    袁欢李楠
    1096-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供外部线索是创造力支持系统的重要研究分支.目前学界对线索的促进作用尚存分歧,原因在于线索特征、任务类型、实验范式等影响因素的操纵不同.学者对影响因素探究虽多,但对其认知机制则较少涉及.本文在梳理文献基础上采用联想记忆观点搜索理论、创造力认知网络模型等理论对其认知机制进行解释.未来研究需从实验范式标准化、区分创造性认知阶段、使用认知神经科学等方法及重视线索加工的个体差异等角度进行深化和扩展.

    创造力激发创造线索特征呈现方式呈现时间认知过程

    社会比较和利益得失对5~6岁儿童公平分配行为的影响:社会关系的作用

    丁天娇朱梦怡张慧
    1103-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公平分配行为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系统考察了儿童对不同社会关系分配对象的公平分配行为如何受社会比较和利益得失的影响.结果发现:(1)社会比较在儿童对不同社会关系分配对象分配时的具体作用相反,儿童对陌生人更可能选择"我比你多",而对好朋友更可能回避"我比你多";(2)结合利益得失考虑,当公平代价较小时,利益得失、社会比较与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显著,相比于陌生人,儿童对好朋友一定程度上更不计较自己所处地位和所得收益;(3)当公平代价较大时,三者交互作用不显著,儿童更加关注自身利益得失,内群体偏爱的程度也随之减弱.这表明社会关系影响儿童分配决策中对地位和得失等因素的考量.

    公平分配社会关系社会比较利益得失内群体偏爱

    亲子感知心理攻击与学龄儿童内外化问题的双向关系:一项个体内分析

    赵新宇胡夏陈烨邢晓沛...
    1113-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534名学龄儿童及其父母为被试,通过纵向设计和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考察父母心理攻击与儿童内外化问题的个体内双向关系及其亲子感知和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基于父母报告的数据,心理攻击与外化问题存在单向预测效应,即外化问题单向预测父亲心理攻击,母亲心理攻击单向预测外化问题;父亲心理攻击与内化问题相互预测.基于儿童报告的数据,父母心理攻击均单向预测外化问题;母亲心理攻击与内化问题相互预测.多群组分析没有发现关系中的儿童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攻击与儿童行为问题在个体内层面存在相互预测关系,且这一关系模式根据报告者、行为问题类型和父母性别的不同而异.

    心理攻击行为问题双向预测效应感知差异个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