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理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理论
学理论

旬刊

1002-2589

Xuelilun2008@163.com

0451-876575063

150010

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鳞街125号

学理论/Journal Theory ResearchCHSSCD
查看更多>> 《学理论》杂志创办于1959年,本刊为旬刊每月分上、中、下三期出版,是社科综合类学术期刊,拥有国内统一刊号,国际标准刊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曾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期刊(社科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类十佳期刊和全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国内知名网站收录。本刊着重突出学术性、探索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刊载具有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学术精品,充分发挥学术研究载体的功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龙江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基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思考

    林爽权艳红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黑龙江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中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客观剖析黑龙江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从理论、实践、价值和社会"四位一体"相结合层面剖析黑龙江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从"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三位一体"相结合层面积极探索黑龙江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具体对策,努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美丽龙江建设的生动实践。

    黑龙江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对策

    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逻辑研究——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林沈丹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方面的相关重要论述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三个维度梳理和解释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所遵循和展现的基本逻辑。从历史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和应对国际风险挑战是建设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需要和外在要求。从理论维度看,建立良好的制度、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效结合、坚持守正创新的方法原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现代化治理的理论意涵。从实践维度看,我们要不断推进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加强制度理念转变为制度实践,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精神

    王惠燕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育服务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广大家庭和谐幸福,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做出部署,明确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改革举措,为我国的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对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目前普惠育幼服务仍有众多难点需要梳理,为此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普惠育幼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对策研究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龙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宫笑莹丛佳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时代黑龙江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内凝聚"龙江力量"、对外展示"龙江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加艰巨,龙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展现新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与新媒体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生活空间与精神家园,在此背景下,黑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吸引力不足、抵达力不够、影响力不强等现实困境,只有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力,优化内容供给、深耕文旅融合、提高对外宣传影响力,才能有效破解新闻生产传播困境,切实提升龙江文化宣传效能。

    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时代龙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交往重要论述的理论发展、内涵与传播实践

    邓林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流""互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词。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交往"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为核心的国际交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传播是实现国际交往的桥梁,只有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中国实际出发,切实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新闻,才能实现国际交往的根本目的,展现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切实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提高中华文明的传播影响力。

    习近平国际交往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逻辑理路

    张洪铭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青年的成长与发展,尤其是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从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形成了系统完善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以"知"化人,重视青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以"情"化人,关心青年的心理健康;以"信"化人,要求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意"化人,要求青年锤炼坚定的意志;以"行"化人,重视青年的亲身实践。从这五个方面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丰富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以探索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

    新时代新征程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探析

    于明蕊秦书生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征程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基石,根植于中华传统辩证智慧的思想宝库,承接于中国共产党人辩证思维的理论成果,立足于对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深刻把握和科学回应。新时代新征程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内在要求包括: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带动全局。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为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思维方法,为统筹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引。

    习近平辩证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治国理政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及世界贡献

    刘涛叶光林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的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开辟出的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基础上,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和平发展特征显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有特征,是人口巨大规模国家探索出的新模式,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世界贡献中国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实践经验与世界意义

    高莹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大历史观视野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实践经验与世界意义,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与西方现代化路径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别国现代化道路经验,凝聚着全体中华儿女的智慧。对这些具有"中国式"独特标识的智慧进行总结不难发现,其中的各项经验不是简单的重复堆砌,而是一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彰显着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逻辑实践经验世界意义

    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的早期传播与经验启示

    范娉婷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的早期传播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它不仅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与接受,也为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与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基于此,在梳理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得以传播的社会因素和传播过程的同时总结经验启示。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