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理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理论
学理论

旬刊

1002-2589

Xuelilun2008@163.com

0451-876575063

150010

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鳞街125号

学理论/Journal Theory ResearchCHSSCD
查看更多>> 《学理论》杂志创办于1959年,本刊为旬刊每月分上、中、下三期出版,是社科综合类学术期刊,拥有国内统一刊号,国际标准刊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曾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期刊(社科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类十佳期刊和全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国内知名网站收录。本刊着重突出学术性、探索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刊载具有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学术精品,充分发挥学术研究载体的功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坚持文化自信赋能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刘轶梅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支撑着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构筑未来美好家园的信心和理念。从这个意义而言,文化自信也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和底气。立足东北区域文化优势,继承与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样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时代命题,也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任务。东北区域大部分城市选择"文化城市"的战略,在城市更新和转型过程中,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推动文化赋能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文化自信赋能东北全面振兴

    数字经济驱动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宋德军于晴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新发展格局新要求,利用黑龙江省11个地级市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来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黑龙江省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有两条路径,一种是直接驱动,另一种是以创新能力为中介的间接影响。据此建议黑龙江省及各地级市政府应加强政策与资金支持,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并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新兴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

    数字产业化新质生产力固定效应

    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

    钟辰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黑龙江进行考察期间两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个词汇。新质生产力作为新的概念首次被提出,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指示。因此,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要求。内涵上,"新"既体现新时期经济发展特点也强调了"创新"的重要作用,"质"则是突出了生产力的本质特征。新质生产力的实现,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载体是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引,其实现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哲学底蕴探究

    马东景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凸显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建构在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建构基础,秉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生动贯彻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所得以建构的哲学基础的探究,为深化和丰富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为如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供哲学理论支撑,进一步充实深化对立德树人内涵的认识,推进加强立德树人实际工作。

    习近平立德树人哲学底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探赜

    李阎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彰显"融通四方、传达善意"的文化情怀、倡导"和""德"的文化态度、秉持"人民性"的文化价值标准,为建构民胞物与、追本溯源的中华文化体系提供了准则和方向,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起到了理论定向的引领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重要论述探析

    崔永江徐敏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青年责任担当的重要性,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及其培育的思想。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自身成长的政治保障、思政教育创新的根本目标、中国梦实现的内在要求等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实践导向与要求;责任教育、道德修养、榜样学习、社会实践等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思路与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思政课的引导、加强品德修养、拓展培育内容、改善培育环境等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途径与载体。这些重要论述为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提供了重要遵循,为其成长成才提供了指导。

    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宋佳刘春杰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有之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国实现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建构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保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承创新

    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内在逻辑——"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探析

    冯旺舟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界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围绕"超越资本主义"的理论主题,"政治马克思主义"构建了"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是在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社会运动和当代西方左派思潮的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理论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近代西方学者的财产理论、当代西方左派学者的现代性思想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围绕资本主义起源、全球化、民族国家和国际关系、超越资本主义等问题展开了论述,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这有助于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也对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

    政治马克思主义转型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和使命担当

    李慧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名片",是推动历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所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势在必行。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根本要求;二是坚持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原则;四是坚持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使命担当。

    哲学社会科学"以人民为中心"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系统思维视域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路径

    霍跃杨俊亭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应坚持系统思维的整体性,加强战略性布局,统筹兼顾,既要尊重人民创造,又要拓展世界眼光,坚持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应坚持系统思维的动态性,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并进中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领时代潮流走向现代文化强国;应坚持系统思维的开放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系统思维中华文明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