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应用局部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分析

    王治平
    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使用局部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作为调研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局部麻醉的试验组41例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对照组41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手术用时及患者麻醉醒后下床活动时间用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麻醉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需要进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使用局部麻醉具有较高安全性,患者不良反应率低,患者术后用时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较短,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局部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孙京涛
    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应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Child-Pugh分级评分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两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和临床症状,可推广临床应用.

    乙型肝炎肝硬化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肝功能

    尿常规检查应用于鉴别诊断尿路感染中的价值观察

    司桂芹
    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 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疑诊尿路感染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进行尿常规检查.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亚硝酸盐为阳性;以尿培养结果为基准,白细胞诊断的真实阳性率、真实阴性率、准确率分别为61.11%、70.97%、68.75%,细菌计数为63.64%、82.98%、75.00%,亚硝酸盐为62.07%、78.43%、72.50%.结论 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诊断及鉴别具有一定价值,在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病史,提高诊断准确率.

    尿路感染尿常规鉴别诊断

    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救治中胺碘酮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的效果分析

    祝蕾徐鑫钰
    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救治中胺碘酮+利多卡因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抽选2014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救治的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做研究,随机分为乙组(30例)、甲组(30例).乙组常规治疗+利多卡因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加胺碘酮治疗,总结心律失常情况、症状缓解时间、恶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甲组室性心律失常的逆转时间、室性心律失常的消失时间都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全身紧束感缓解时间、四肢麻木缓解时间都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救治中,胺碘酮+利多卡因可快速缓解其症状、逆转室性心律失常,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使室性心律失常快速消失.

    乌头碱中毒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利多卡因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丽花
    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调查研究主体,抽取72例遵循“抛硬币法”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阿司匹林肠溶片)和观察组(36例,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更高,其心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突出,对比结果,P<0.05.结论 为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疗效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疾病症状.

    冠心病心绞痛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

    手掌指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牛肖肖
    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一般方法和使用微型外固定器在手掌指骨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4月~ 2019年1月在本院骨科进行治疗的122例手掌指骨骨折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将他们分为治疗组,使用微型外固定器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使用一般方法进行处理.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当中的总有效率达到了70.49%.而治疗组当中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0.16%,两组数据分析发现,治疗组的作用效率明显超过对照组.结论 通过微型外固定器法,进行临床应用,对手掌指骨骨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患者的骨折部位的固定,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骨折手掌指骨畸形X光微型外固定器

    食管癌患者在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中应用三维放疗技术与常规技术放疗的剂量学对比

    吴海健
    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食管癌患者在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中应用三维放疗技术与常规技术放疗的剂量学.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放疗,观察组则采用三维放疗技术治疗,对比两组PGT、PTV受照剂量、肺、脊髓、心脏受照剂量.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PTV、PGT受照剂量、肺、脊髓、心脏受照剂量更大(P<0.05).结论 采用三维放疗技术对食管癌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能对器官组织形成有效保护.

    食管癌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常规技术放疗三维放疗技术剂量学

    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辉
    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6月在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74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前房穿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眼压和视力情况,分析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眼压差异分别为(44.56±4.10)、(43.19±3.71),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眼压明显降低,为(13.11±3.0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98±3.76),实验组治疗后视力>0.5的比例为56.7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眼压,改善和维持患者视力,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前房穿刺青光眼眼压

    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的效果评价

    吴桂云
    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中应用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对比两组的抢救效果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2h后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和SaO2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入院10d后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效果,快速改善呼吸通气状态,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

    有创机械通气重症急性左心衰动脉血气无创机械通气病死率

    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

    杜雪峰
    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刺疗法结合耳部穴位贴压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采用数字随机法抽选出4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另抽选出4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x2=1 3.684).研究组不良反应率5.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周围性面瘫耳穴贴压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