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理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鲁金凤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心理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对比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1.72±1.36)d明显短于对照组(13.73±1.68)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8.57±3.56)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5.23±3.1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6.53±4.43)(52.34±3.8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4.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治疗能明显改善AMI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心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效果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

    潘振超杜虹谷小卫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 在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筛选118例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平均分为两组,包括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纳入59例.在实施护理过程中,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予以研究组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发现,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及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以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可缓解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对减轻疾病损害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实施价值.

    心理评估干预心血管疾病

    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

    漆巧玲
    26-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4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0例,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活力、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00%)比对照组(70.00%)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保持乐观心态,而且能够缩短护患距离,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采纳与推广.

    创伤性骨折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心理干预对独生女孕产妇围生期抑郁症的应用效果分析

    孙青云路红燕赵翠巧赵永民...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孕产妇提供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2018年7月~2019年12月开展研究,并以本院接受阴道分娩干预的180例孕产妇作为案例.在所有孕产妇入院并入选期间基于随机数表法开展分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方案,实验组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基于分娩指标、产程指标、出血量指标以及情绪指标进行对比探究.结果 实验组孕产妇的出血、宫缩乏力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分娩指标计算结果有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不同产程进展速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各产程数据差异突出,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实验组在各个时间段的出血状况相对于常规组均具备突出的数据优势,出血量的数据差异较大且有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情绪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实验组孕产妇情绪指标的数据更好,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对孕产妇在围生期提供心理干预具备较高的实践性价值,可以有效改善孕产妇的身心状况,对于产后预后指标的优化作用明显,值得普及.

    心理干预独生子女孕产妇围生期抑郁症

    焦点解决模式在抑郁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汤宁任怡
    30-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焦点解决模式在抑郁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自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分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结果 焦点解决模式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点解决模式应用于抑郁症患者中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帮助其改善睡眠质量.

    焦点解决模式抑郁症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眼科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

    唐文莲
    32-3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在改善眼科患者焦虑抑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18年12月~2020年3月于本院眼科进行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7名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的37名患者则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37名患者平均焦虑评分为(32.93±2.8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4.61±2.72)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抑郁评分为(35.43±2.94)分,优于常规护理组的(47.85±3.67)分(P<0.05).观察组总的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7%(P<0.05).结论 在眼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是一种比传统护理干预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还可以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因此推荐其作为眼科患者住院期间的首选护理方式.

    心理护理眼科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效果

    积极心理支持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成效观察

    王爱苹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积极心理支持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成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92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积极心理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抑郁程度、服药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91.30%)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实施积极心理支持护理,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积极心理支持抑郁症服药依从性

    心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护理效果及负性心理的影响研究

    王美玉
    36-3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将心理干预应用于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和对患者负性心理的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100例行骨肿瘤手术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各5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等心理评分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2.0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者评分较低,下降幅度较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者评分较低,下降幅度较大(P<0.05).结论 将心理干预应用于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护理中,对患者的负性心理和精神状态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使患者保持积极和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骨肿瘤心理干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心理护理对药物流产妇女心理状态及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

    王巧丽阮金南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药物流产妇女应用心理护理对心理状态及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药物流产妇女研究,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后药物流产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的应用通过对药流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使患者情绪得以舒缓,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方案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心理护理药物流产心理状态流产效果

    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效果

    薛彦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3月~2020年3月入住本院的60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效果确切,有利于降低患者负面情绪和提高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心理护理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负性情绪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