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颜冰凤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出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n=37),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n=38).对比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统计患者配合治疗、自我修复及治疗好转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0.68±0.35)、龈沟出血指数(0.65±0.38),均优于对照组(t=4.519、3.338,P<0.05).经干预,观察组的SDS评分为(36.54±2.56)分、SAS评分为(35.62±2.67)分,均低于对照组(t=17.452、15.251,P<0.05).观察组配合治疗86.84%、自我修复86.84%、定期复查84.21%、治疗好转81.58%,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经心理护理,达到了理想的干预效果,患者的情绪改善、依从性、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慢性牙周炎心理护理抑郁焦虑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妊娠剧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袁德琴刘凯红张燕宁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妊娠剧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95例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入院的妊娠剧吐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分别为47例和48例.A组实施常规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在临床治疗效果、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A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97%,明显低于B组的97.91%;护理后A组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低于B组;A组孕妇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对患有妊娠剧吐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添加心理护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其可从侧面增加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缩短住院时间,临床使用意义重大.

    心理护理干预音乐疗法妊娠剧吐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在面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赵运来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面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面部烧伤整形患者进行分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前及护理2周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情况、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相比于护理前,护理2周后试验组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时试验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明显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面部烧伤整形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理护理干预面部烧伤整形

    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周莲廖常菊梁玉芬林国芳...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相关因素,为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指导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人口社会学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自贡市3家三级医院的128名恶性肿瘤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人口社会学中亲缘关系与SAS评分和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128名研究者中,44名研究者的焦虑标准分>50分,32.81%的研究者有焦虑情绪;53名研究者的抑郁标准分>50分,41.40%的患者家属有抑郁情绪.评分情况与国内常模比较,家属总体评分、子女关系评分及夫妻关系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家属亲缘关系中的夫妻关系、子女关系家属更需要关注,更需要给予心理、社会支持,从而帮助患者家属减轻压力,减少焦虑、抑郁状况的发生.

    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焦虑抑郁情绪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高龄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效果观察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分析

    朱静朱颖蕴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在高龄阿尔茨海默病中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抽取的50例观察对象全部是2018年11月~2020年7月在本医院老年精神科接受治疗的高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个性化心理护理.比照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痴呆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比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痴呆程度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大;相比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增加,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增加幅度更大;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阿尔茨海默病中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可起到积极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其痴呆程度,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高龄日常生活能力阿尔茨海默病护理满意度个性化心理护理

    心理痛苦温度计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研究与应用

    王叶苹邢燕赵云羊波...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痛苦温度计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晚期癌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为(2.67±0.68)分,参照组为(3.69±0.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6.54±1.42)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6.47±1.16)分;参照组的HAMA评分为(9.83±1.34)分,HAMD评分为(9.74±1.32)分;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癌痛患者实施心理痛苦温度计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疼痛,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心理痛苦温度计晚期癌痛心理状态疼痛程度

    产后抑郁症患者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朱雨桐郭海英
    54-5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作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的8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干预)、观察组(40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包括抑郁情绪变化、对产后抑郁症相关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产后抑郁症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对比差异显著(x2=7.440,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t=13.429,P<0.05).结论 强化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抑郁情绪,提升疾病认知水平,优化生活质量.

    产后抑郁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应用效果

    心理干预在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影响分析

    张聪敏徐亚红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150例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抽签法实施分组,对照组75例,分析组7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干预,分析组选择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抑郁情绪变化、生活质量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在干预后有所好转,但好转程度低于分析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护理干预后有所提升,然与分析组患者相比较差;对照组患者的自我保护、交流能力、疾病认知及社会能力评分均低于分析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1.33%,低于分析组的97.33%(P<0.05).结论 心理干预较适合实施于脑梗死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可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心理干预脑梗死抑郁

    早期心理护理对急诊留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叶红梅徐建如王海燕于多...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留观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留观病房在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以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以早期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6.54±1.2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7.12±1.36)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9.49±1.27)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5.78±2.15)、急诊留观时间(5.52±1.38)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留观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最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

    急诊留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心理护理干预

    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谵妄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徐艳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谵妄发生情况与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2.32±4.60)分、(43.30±5.19)分,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

    股骨颈骨折早期心理干预术后谵妄心理状况放松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