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心理干预对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

    李玉英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干预对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0%、88.00%,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老年骨质疏松症口服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临床效果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对降低首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影响分析

    倪永琴
    26-2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降低首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站首次献血的10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恐惧心理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献血依从性评分,并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和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恐惧心理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献血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首次献血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效果确切,可减轻首次献血者的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提高献血依从性和首次献血者的满意度.

    心理护理首次献血者献血反应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在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彭文成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的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40例,心理护理)与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通过经阴道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mid-urethral suspension via vaginal obturator,TMS)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ICIQ-FLUT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ICIQ-FLUTS评分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ICIQ-FLUT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尿失禁评分,降低患者的焦虑度与抑郁程度,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心理护理单切口可调节式尿道中段悬吊术压力性尿失禁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对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孙文芳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本院行结肠镜检查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2020年11月),随机将其分为心理护理的观察组(43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质量、应激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其应激反应,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心理护理结肠镜检查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

    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婷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该疾病患者实施此护理方式具有良好效果.

    心理护理脑梗死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手术老年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海青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手术老年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稳定心理状态,应用价值较高.

    心理护理白内障老年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认知行为干预对口腔门诊拔牙患者紧张心理、疼痛程度的影响评价

    肖振侠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口腔门诊拔牙患者紧张心理、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口腔门诊拔牙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开展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服务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服务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及血压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口腔门诊拔牙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维持患者正常心率与血压,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减轻患者疼痛,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认知行为干预口腔门诊拔牙紧张心理疼痛程度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徐春花刘华粉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n=45)与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的试验组(n=45).干预10周后,采用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与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比较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精神症状,并选择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与自尊量表(SES)比较护理前后的社会能力以及自尊情况.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HEIQ、BPRS评分分别为(4.31±0.48)分、(32.08±10.53)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4.929、5.873).护理后试验组SDSS与SES评分分别为(9.26±2.12)分、(17.56±2.57)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11.738、14.867).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积极品质与精神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社会能力以及自尊水平,值得推广.

    精神分裂症积极心理学康复护理积极品质精神症状

    心理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价值研究

    闫金秀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20年5月70例高龄产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干预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35例.观察产妇情绪状态、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1.43±2.43)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0.11±2.36)分,专业技能(21.63±2.43)分,医疗环境(22.36±2.47)分,医患关系(23.23±1.42)分,服务态度(22.50±2.12)分,社会功能(85.45±2.36)分,躯体功能(86.65±2.37)分,心理功能(85.46±2.27)分,物质生活(87.11±2.36)分,护理满意度97.14%,P<0.05.结论 给予高龄产妇心理护干预,能减轻其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获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心理护干预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

    精神疾病护理中心理护理联合语言沟通的护理效果评价

    杨海军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联合语言沟通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精神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名患者,对照组精神疾病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语言沟通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对两组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的评价与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两组精神疾病患者在精神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价方面的数据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精神疾病护理中心理护理联合语言沟通的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精神疾病护理心理护理语言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