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身心症状及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分析

    李芳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身心症状并研究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2018年5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化疗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中,抽取40例入组研究,随机数表法分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结论 对接受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满意度.

    妇科肿瘤化疗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满意度

    积极心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述情障碍及抑郁焦虑的影响

    刘发生毛芳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中以积极心理干预模式治疗腹腔胆囊切除患者对述情障碍和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20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102例,以常规临床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101例,以积极心理干预治疗.在医生治疗一段时间后以多伦多述情障碍20条目量表中文版(TAS-20)结合症状(焦虑抑郁因子评价)自评量表(SCL-90)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通气、住院时间这四项指标.评估两组患者心理治疗前后述情障碍、抑郁焦虑的变化以及病患肠胃道实验室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无论是通气时间抑或是住院时间都更短(P<0.05);在两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治疗后,患者识别情感障碍(DIF)、描述情感障碍(DDF)、外向性思维(ETO)等因子评分均有所降低,表明心理干预治疗法有助于治疗患者述情障碍、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P物质(SP)等指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术后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率是3.96%,低于对照组的13.73%,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以积极心理干预法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有助于改善其述情障碍,缓解抑郁、焦虑情绪,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效果远胜于常规心理干预治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

    积极心理干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述情障碍抑郁焦虑

    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机中的应用

    王慧玲丁雷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80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作为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观察两组一次拔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率,记录恢复时间,测定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一次拔管成功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撤机失败率2.50%、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17.50%,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开展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可维持稳定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主动性及一次拔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且缩短恢复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护理价值较高.

    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撤机并发症

    心理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王淑英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中抽取52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SCL-9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相较于手术前,手术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疼痛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心理护理干预胸外科手术康复效果

    心理护理对重症ICU病房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孟海云
    92-9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对重症ICU病房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内收治的120例重症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等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心理状况、护理效果及血压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QOL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理状况都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的心理状况较之对照组更优(P<0.05);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血压均得到了显著降低,试验组降幅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对于提升患者的QOL、优化其心理状况具有积极作用,可进一步改善其治疗指标,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因此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心理护理重症ICU病房

    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陈春梅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负性情绪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记录两组护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主要包括: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糖控制效果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得知,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相较于护理前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评分相对于观察组有明显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对血糖控制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2型糖尿病心理护理负性情绪血糖控制

    中医辨证施护及情志护理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徐咏云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给予骨折患者中医辨证施护及情志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遴选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8月收诊的50例骨折患者,遵从随机数字抽取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中医辨证施护与情志护理)各25例.对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干预前,组间SAS与SDS评分值具同质化特征(P>0.05),干预后,研究组数据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GQOL-74各维度评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数据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重视中医辨证施护及情志护理的积极实施,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改善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采纳.

    中医辨证施护情志护理骨折心理状态

    整合式心理治疗在焦虑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张鹏媛张瑞岭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整合式心理治疗在焦虑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本院收治的48例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采用整合式心理治疗干预,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服药依从性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服药依从性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焦虑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整合式心理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以及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整合式心理治疗焦虑障碍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分析

    何德丹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消化内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人员护理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4.29%),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其中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状况指标为(51.23±7.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状况指标(62.75±7.68)分;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状况指标为(48.55±4.9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状况指标(53.32±5.84)分,P<0.05.结论 对需要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运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其焦虑的情绪,提升护理质量.

    消化内镜检查心理护理焦虑情绪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王忠华
    102-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30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人员,将这些配置人员作为研究组,另回顾性选取同期本院30例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自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制人员职业压力源量表评价研究组人员的压力源.统计分析两组人员的心理状态,分析研究组人员的压力源.结果 研究组人员的焦虑评分(52.91±9.62)、抑郁评分(52.43±9.8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3.95±8.46)、(44.17±8.68)(t=4.541、4.303,P<0.05).研究组人员的压力源主要为社会地位太低,其占总数的86.67%;其次为工作量过于繁重、晋升机会少,均占总数的83.33%;再次为高风险职业的压力、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均占总数的80.00%;然后为医师过分挑剔,占总数的73.33%;之后为经常早班、患者或家属不礼貌,均占总数的70.00%;最后为工作空间拥挤、工资及福利待遇过低,均占总数的66.67%.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临床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人员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压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