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手术室护理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负性心理及躁动发生率的影响评价

    朱爱华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全麻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全麻苏醒期负性情绪,降低躁动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0例全麻手术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5)与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55),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并评价苏醒期间患者的躁动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麻醉苏醒期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0.06±4.27)分、(39.65±4.10)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苏醒时间为(12.74±2.51)min,短于对照组(17.10±3.25)min,P<0.05.实验组躁动发生率为14.55%(8/55),低于对照组的34.55%(19/45),P<0.05.结论 对全麻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可加快患者苏醒时间,有利于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手术室护理全麻苏醒期负性心理躁动

    胃癌化疗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常娟张红
    146-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化疗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76例胃癌化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将其随机分组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两组胃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生活质量、疼痛程度以及提升患者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胃癌化疗综合护理心理状况生存质量满意度

    危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心理特点及护理要求

    陈琼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危重危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心理特点及护理要求.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诊的120例危重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均在本院NICU进行救治;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比组60例重症新生儿给予普通护理模式,观察组60例重症新生根据其心理变化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体重增长远远优于对比组(P<0.05);哭闹时间以及NICU治疗时间远远短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高达96.67%,远远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在对危重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根据其心理变化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满足重症新生儿的心理需求,还能为提升治疗效果打下夯实的基础,值得借鉴和推广.

    危重新生儿NICU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睡眠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患者睡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心理因素分析

    孙红艳温萌王佳佳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抑郁症患者睡眠护理中,应用睡眠认知疗法(CBT-I)干预,分析效果.方法 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失眠患者中,抽取80例入组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基于此,加用CBT-I对研究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镇静催眠药物停用、减量概率较高(P<0.05).结论 CBT-I疗法的干预,可有效提高抑郁症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减少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

    睡眠认知疗法(CBT-I)抑郁症睡眠护理睡眠质量焦虑抑郁评分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与心理护理在心脏手术实践中的应用

    王后荣赵学朋刘莉张丽...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与心理护理在心脏手术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将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所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脏手术的治疗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零缺陷护理模式与心理护理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其中包括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包括患者的睡眠质量、精神、心理状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睡眠质量、精神、心理状况.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与心理护理在心脏手术实践中效果更好,比常规护理更具有优势.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广泛使用.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心里护理心脏手术

    护理人文关怀在冠心病PCI术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观察

    寇芳芳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护理人文关怀在冠心病PCI术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32例常规组患者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32例研究组患者护理方案为人文关怀护理,统计分析研究组与常规组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情况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与常规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明显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保证患者术后顺利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人文关怀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心理情绪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的应用及效果

    刘红娟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运用在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2017年2月~2020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56例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2 d、4 d以及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膝关节评分(HSS)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通过将整体护理运用在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中,不仅能够使并发症减少,还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整体护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

    体位护理在疝手术患者中的价值及对躯体功能和心理情绪的改善观察

    孙媛媛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体位护理在疝手术患者中的价值及对躯体功能和心理情绪的改善.方法 入选100例疝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50例,观察组给予体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位护理在疝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躯体功能,同时能够改善其负性情绪,值得研究和推广.

    体位护理疝手术价值躯体功能心理情绪

    泡沫敷料在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换药护理中对其心理情绪的干预价值

    侯蓓蓓房涛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泡沫敷料在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换药护理中对其心理情绪的干预价值.方法 研究取本院60例综合外科的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展开调查,患者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入院,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不同敷料,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换药时间、愈合情况、情绪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卧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3.65±1.76)分,换药时的VAS评分为(3.02±0.34)分,均低于对照组(t=3.229,10.873;P<0.05);观察组的换药间隔时间为(6.83±1.43)d,拔管后伤口愈合时间为(7.42±1.38)d,均低于对照组(t=10.049,13.494;P<0.05);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为(23.12±3.28)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为(22.83±3.88)分,均低于对照组(t=9.435,9.69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发生率为6.67%(2例),组间差异显著(x2=4.320,P<0.05).结论 泡沫敷料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换药护理可保证患者情绪稳定.

    泡沫敷料胸腔闭式引流管换药护理心理情绪干预价值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研究

    杜海峰
    162-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出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3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实验组增加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的疗效,同时观察其治疗前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以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差异,并且对组间治疗的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组间BPRS评分及TESS评分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PRS评分及TE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实验组BPRS评分及T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在其临床治疗中,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对患者病情改善有益,值得推广.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氯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