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生菌配伍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肖莉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生菌配伍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配伍黛力新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益生菌治疗)与实验组(30例:益生菌配伍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3个月、6个月后同期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给予益生菌配伍黛力新治疗可有效降低个体焦虑抑郁情绪等负面心理情绪刺激。

    益生菌黛力新肠易激综合征焦虑抑郁情绪

    观察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

    林美玲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门诊确诊DM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分别接受12周的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方案和单纯二甲双胍方案治疗,密切观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1)经过12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FBG、PBG、HbA1c等指标均显著下降,两组患者FBG相差不大,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PBG和HbA1c的下降更为显著(P<0。05)。(2)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了2例轻度低血糖反应,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了1例轻微的胃肠道反应,两组患者中均未见肝、肾损害。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方案在控制血糖水平方面更具优势,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华校琨万伟萍李炯弘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肛肠病术后镇痛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86例,以患者手术的先后顺序的参考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基础,联合施行中药治疗方案,比对两组患者治疗2h、6h后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h以及6h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对对照组患者相应数据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在肛肠病患者术后对其行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实现早期康复,获取更好的预后质量。

    中西医结合疗法肛肠病手术治疗VAS评分

    三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分析

    刘闵马洪霞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82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三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8。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5d、10d、14d研究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金片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在尿路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金片左氧氟沙星尿路感染症状评分

    小儿外科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分析

    罗淼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小儿外科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在笔者医院治疗的30例梗阻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闭锁、胆汁淤积、胆总管囊肿等是引起小儿外科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小儿外科梗阻性黄疸最佳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结论:临床治疗小儿外科梗阻性黄疸需要针对病因具体分析,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儿预后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小儿外科梗阻性黄疸病因治疗方法

    心理和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对儿童和家庭的效果分析

    任智星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对儿童和家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样本都是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多动症患儿54例,选择的时间段是2017年7月―2018年7月。全部患儿选择心理和药物治疗。结果:患儿进行治疗后的Conners儿童行为评分与家庭影响情况都比治疗前要低很多,呈现以P<0。05的检验结果,拥有突出的分析价值。结论:小儿多动症选择心理与药物治疗之后能够改善对于儿童自身以及家庭的影响效果,值得后期借鉴。

    心理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家庭临床效果

    中医特色三联疗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

    马莉赵会晶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特色三联疗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在足底压痛点及其周围将1ml曲安奈德注射封闭。治疗组采用中医特色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周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P<0。05。结论:中医特色三联疗法治疗足跟痛,可明显改善和缓解患者的疼痛,临床收效显著。

    中医特色三联疗法跟痛症

    原发性高血压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及心功能水平分析

    赵明
    16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及心功能水平。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年5月23日―2018年2月15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他汀组则采取常规降血压药物加上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效果。结果:他汀组疗效、血压恢复正常的时间、24h内正常窦性R-R、心率、左室射血分数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他汀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降血压药物加上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理想。

    原发性高血压阿托伐他汀效果心功能水平

    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联用血塞通和醒脑静活血化瘀治疗的临床研究

    袁寅伟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联用血塞通和醒脑静活血化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均予以相同的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予以血塞通静滴,观察组予以血塞通与醒脑静静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与凝血功能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联用血塞通和醒脑静活血化瘀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血液流变学与凝血功能,提升疗效。

    急性脑梗塞血塞通醒脑静

    规范使用胰岛素注射部位对初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的影响

    马宁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胰岛素注射部位对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强化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018年近三年时间内到本院参与诊断治疗的1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对比组采用皮下组织随机部位注射的方式进行定时定量的注射治疗;实验组采用固定方位注射的方式在皮下组织进行有方位性的定时定量的注射治疗,经过一个周期的注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有序的采样对比,分析两种注射方式对患者产生的一些优劣影响。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注射治疗及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注射血糖控制时间普遍长于对比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优于对比组,其数据具备普遍性及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对2型初诊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其注射部位的规律性对血糖的控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进行日常2型初诊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胰岛素注射的部位控制,实现更为科学有效的血糖控制及治疗。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注射部位控制强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