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评价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价值

    段建利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对比后看出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有很大改善。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增强手足口病患儿的舒适度,明显改善患儿预后效果,值可以在临床上宣传推广。

    舒适护理手足口病并发症舒适度

    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探究

    郁静
    17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作用以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选取9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施加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种干预手段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评分进行评估。结果:在观察组,使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各项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时可以使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可以被推广应用。

    脑出血偏瘫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价值探究

    双心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曹燕清谢晓丹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64例行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实施双心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护理在PCI治疗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双心护理心理生活质量

    浅谈发热患儿护理及其家长的心理护理

    王海燕
    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就诊过程中,其家长都紧张,恐惧,而护士往往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给予退烧等护理,却忽视了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总结了54例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认为重视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并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效果。

    患儿家长心理护理

    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李玉华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7例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胃癌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经过改良优化组合后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异体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缩短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人住院费用,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术后恢复

    介入手术术中护理安全隐患与预防措施的研究

    耿建华
    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介入手术术中护理安全隐患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介入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行术中护理安全隐患预防,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手术术中护理过程中,预防安全隐患较为重要,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预防,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介入手术术中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路径式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低血压发生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施素兰郝达彬胡文婷
    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式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低血压发生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低血压的发生因素制定并实施路径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水平与自我效能感水平变化,观察两组住院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5。28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路径式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次数,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原发性高血压低血压护理路径

    探讨改良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

    李九琴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采用改良集束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改良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MRC(呼吸困难量表)评分情况以及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9。6332、15。6332,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采用改良集束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常规护理改良集束化护理

    流浪型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袁慧花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流浪型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流浪型精神障碍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探讨护理对策,提高心身疾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结果:60例流浪型精神障碍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年龄在15~70岁之间,入院方式多为民警送入及救助站遣送,入院原因以言语、行为紊乱,街头游荡多见。结论:流浪型精神障碍患者需政府加大力度关注,建立相应的收容点、福利院或救助站,给予社会上的援助。

    精神障碍心理特点护理对策

    新生儿窒息患者治疗中亚低温疗法的早期应用及护理

    邓素芬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患者治疗中亚低温疗法应用效果,并探讨护理措施。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新生患儿23例,时间在2017年1月直至2018年1月之间,将其设为研究组(亚低温疗法和综合护理模式),之后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新生患儿23例,将其设为参照组(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最后对其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治疗和护理后的24小时、72小时H R,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低,2组间相比较,P<0。05。对比治疗和护理后的24小时、72小时D B P,研究组与参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患者治疗中亚低温疗法并配合综合护理措施可将临床疗效提升,值得研究。

    新生儿窒息亚低温疗法护理措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