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舒适护理应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王玲
    20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5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分别为(1。9±0。3)分、(2。8±0。5)分、(3。2±0。4)分、(3。5±0。4)分,总分为(76。5±6。8)分;对照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分别为(1。2±0。4)分、(1。5±0。4)分、(2。7±0。5)分、(2。9±0。3)分,总分为(55。0±7。2)分;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的舒适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及生活质量评分影响评价

    赵晓红赵荭王娟
    202-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效果观察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基础内科护理,研究组则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并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也均高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均显示为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增加预见性护理项目,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以及生存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预见性护理干预恶性心律失常预后效果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急性胃穿孔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张敏
    203-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急性胃穿孔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34,运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34,运用综合护理干预)。从患者满意度、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来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满意度三项指标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且以观察组占优(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排气时间,优化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急性胃穿孔老年患者综合护理方案效果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陈楠
    204-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所有下肢骨折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5日―2016年2月10日),均实施手术治疗,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下肢骨折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别实施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0。21±1。0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P<0。05)。结论:通过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取得显著效果,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保障患者健康。

    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

    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钟文芳
    205-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试验并分析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医疗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断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断指再植术,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以单纯的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以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心理干预措施,分析并比较两种心理干预措施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与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心理干预措施对行断指再植术后的患者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医疗意义,其护理有效率更高,护理服务更优质,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更佳,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模式心理干预断指再植术焦虑抑郁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曹丹
    206-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常州市德安医院综合内科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尿失禁患者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膀胱功能训练与常规护理,针对尿失禁干预组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与护理12周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在社交限制、行为限制、心理影响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社交限制、行为限制、心理影响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合并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脑卒中尿失禁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高承华
    20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在门诊进行输液的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5例,实验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输液依从率、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数据。结果:统计实验数据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输液依从率较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高,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较高,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推荐的方案,也可以进一步的研究其价值,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佐证。

    人性化护理门诊输液室护理临床价值

    舒适护理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余娅红徐艳
    208-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舒适护理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患儿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可以有效提高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舒适护理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快速康复护理在盆腔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作用探讨

    白文艳
    209-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盆腔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3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2、IL-4、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在盆腔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盆腔炎快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炎症因子

    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分析

    潘爱灵
    210-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给予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收治的10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不良问题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上述几个维度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优化常规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降低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益于优化患者临床,降低护治落实阻力,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针对性心理护理"。

    尿毒症血液透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