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护理效果观察

    马妍
    268-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根据入院顺序均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肢体肿胀消除效果,并观察两组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骨不连以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肢体肿胀消除有效率为97。6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9%(35/43)(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0%(4/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9/4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具有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可以促进肢体肿胀消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四肢骨折肢体肿胀护理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影响

    马艳萍
    269-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月我院诊疗的12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观察组6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内科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患者康复效果、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MFMA评分、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88。52%)(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使用,能够在改善患者NIHSS评分、MFMA评分、BI评分的前提下,提高其总满意度,值得推广。

    临床护理路径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效果

    提高门诊护士预检分诊准确率中开展品管圈的价值研究

    郦丽
    270-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于品管圈在提高门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组建品管圈,制定活动主题与活动计划,掌握目前门诊预检分诊情况,设定相应的目标,对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解决对策同时充分落实,对比开展品管圈之前以及开展之后门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准确率情况。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准确率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和开展品管圈之前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升门诊护理人员预检分诊准确率,利用持续护理质量改善活动,能够促进护理质量和圈员综合素质,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品管圈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应用价值

    探讨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措施

    郭春霞
    271-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8年1月间我院治疗的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透析血流、并发症出现率进行对比。结果:在透析血流以及并发症出现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程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提高患者对自我的护理能力,增加患者安全性,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安全性

    护理人员关爱服务对稽留流产患者的影响

    屠敏李敏
    272-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关爱服务在稽留流产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9月在我院的156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稽留流产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给予护理人员关爱服务。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殖健康知识掌握率、稽留流产相关知识认知度以及再次妊娠信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HDS量表、HA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SSRS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护理人员关爱服务在稽留流产患者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轻抑郁和焦虑程度,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护理人员关爱服务稽留流产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董春杏李登丽
    273-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4月份到2018年4月份收治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条件下加行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比较分析中能够发现差异化的存在,统计学符合P<0。05的意义。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到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能确保患者各个因素的改善和控制,保证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能力的优化,也适合临床上的积极推广。

    人文关怀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应用

    心理应激对慢性盆腔炎护理的影响

    陈军梅
    275-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应激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应激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心理应激护理的护理组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大大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心理应激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应用。

    心理应激慢性盆腔炎护理效果

    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陈梅孙小莉
    276-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状况,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学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对其焦虑状况情况调查并找出应对措施。结果:肿瘤科护理实习生在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应依据产生焦虑的原因予以相应的应对措施。结论:对于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情况选择有效应对措施可缓解其不良情绪。

    肿瘤科护理实习生焦虑状况

    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体位干预对初产妇负性情绪及产程的影响

    陈妍
    27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体位干预对初产妇负性情绪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共84例初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及助产模式,观察组实行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体位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分娩前,两组HAMA、HAMD无明显差异,P>0。05;分娩后,两组HAMA、HAMD与分娩前相比明显降低,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体位护理能有效缩短产程,改善产妇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体位干预初产妇负性情绪产程

    个体化分娩护理服务模式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段宝珍
    278-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分娩护理服务模式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住院分娩初产妇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分娩服务模式,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比较两组第一、二产程耗时、统计新生儿(1min及5min)Apgar评分及产妇围产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产程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的围生期并发症,如:产褥感染、产后大出血及软产道损伤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分娩计划对缩短产程,提高新生儿安全性,减少产妇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个体化分娩护理模式初产妇产程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