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对下肢骨折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分析

    钱武强陈丹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对下肢骨折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2h、1d和2d的镇静评分值,以及CPOT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住ICU时间,28天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后6h、12h、1d和2d的镇静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POT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住ICU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对下肢骨折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芬太尼。

    芬太尼布托啡诺静脉镇痛下肢骨折术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

    刘启鑫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质量控制理论及方法对血液净化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度至2018年度6月底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共84例,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另外一组作为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参考质量控制方法制定优化式质量持续改进控制措施并实施。观察两组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其中,试验组经质量控制措施优化后,其在质量评分、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有突破(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应用优化质量控制办法,能够有效提升血液净化质量,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

    质量控制血液净化临床应用

    阶段性康复训练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应小萍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训练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94例拟行手术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阶段性康复训练,干预6个月。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总依从性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训练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效果确切,能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肩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肱骨外科颈骨折阶段性康复训练治疗依从性肩关节功能

    温针灸足三里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瘫的效果观察

    赵岩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温针灸足三里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到我院就诊的72例急性特发性面瘫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两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温针灸足三里,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痊愈率86。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 (P<0。05);治疗前,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Portmann)评分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治疗两周后,两组的Portmann评分均有显著上升,且研究组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足三里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瘫效果显著,能够迅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其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急性特发性面瘫温针灸足三里

    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中的中医药临床分析进展

    岳树香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是我国消化科临床中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依据罗马Ⅲ标准,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或多种的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在发病中通常会伴随器质性、系统性与代谢性的疾病,且会出现上腹痛或者是灼烧的感觉,经常会出现餐后饱胀不适的情况。以往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治疗中,都是采用西药药物治疗,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且长期药物治疗对患者身心影响较大。所以,近年来我国医学研究中,逐步从中医药的领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病理分析,从辨证论的角度阐述发病机理,依据个性化治疗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与选择治疗方式,以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视角,寻找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有效途径。

    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中医药分析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鼎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标准的患者40例,发病4。5小时以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溶栓情况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40例静脉溶栓患者,总有效率95。0%。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SS评分和Barthe1指数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5小时以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较为有效、安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特利加压素联合腹水回输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

    李小清郭世勇汤成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采用特利加压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伴Ⅱ型肝肾综合征的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是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对照组是反复抽放腹水,术后白蛋白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腹水、尿量、肝肾综合征相关疗效、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围、体重、24h尿量、血清—腹水白蛋白浓度梯度(SAAG)、血Na+、BUN(尿素氮)、CR EA(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腹水回输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减少腹水量,降低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量,增加尿量,对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特利加压素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白倩玉刘一品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接收的60例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分成常规治疗组(n=29例)和联合治疗组(n=3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问题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27。59%,并且联合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焦虑抑郁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对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使用基础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受到并发症问题的影响,对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功能性胃肠病焦虑抑郁治疗效果

    比较不同诱导透析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电解质的作用分析

    周彤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尿毒症应用不同诱导透析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之间在本院开展透析治疗的1 3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不同的透析诱导透析模式分成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使用传统透析,实验组使用每日透析,将两种透析方案结果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Ca、K水平以及SCL-90评分差异上,全部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P、Na和CO2-CP水平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应用每日透析模式效果较好,可显著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并纠正电解质失衡现象。

    诱导透析模式尿毒症心理状态电解质

    对热射病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的诊疗效果探讨

    王杰伟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热射病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的诊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102例热射病患者纳入效果分析中,以随机数字表法为标准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诊疗流程处理,观察组患者按照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处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体温降至38℃所用时间和住院时间、血液指标和影像学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降至38℃所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9±0。2)h和(7。08±0。57)d,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48±0。29)h和(9。02±0。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横纹肌溶解程度和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热射病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热射病急诊绿色通道诊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