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颅内动脉瘤MRI、MRA诊断价值分析

    秦晓冬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采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后经手术证实40例,采用MRI、MRA检查诊断,对MRI、MRA的影像表现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进行比较。结果:对MRI和MRA检查对小于5mm的小动脉瘤的检出率情况为,经手术或DSA确诊的小动脉瘤23个,MRI检查检出小动脉瘤1 3个,检出率为56。52%;MRA检查检出小动脉瘤17个,检出率为73。91%;MRI加MRA检查检查检出小动脉瘤22个,未检出的小动脉瘤1个,检出率为95。65%。结论:颅内动脉瘤MRI显示动脉瘤与其血流、血栓、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动脉瘤在MRA上显示为与载瘤动脉相连的囊状物,其大小约与动脉造影所显示相仿。两者结合诊断,检出率较高。

    颅内动脉瘤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26例临床研究

    闻红贵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踝部皮肤缺损患者应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踝部皮肤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足踝部创面形状以及大小进行皮瓣设计,将皮瓣掀起后需要确保血管蒂进入患者皮瓣分支内,进行皮瓣转移时应避免出现血管蒂受压、扭曲等现象,观察和分析患者皮瓣转移成活情况以及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26例患者皮瓣转移均成活,成活率为100%,随访结果表明患者患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效果满意,供区植皮均成活,没有患者出现踝关节功能障碍以及皮瓣臃肿等现象,1例患者移植部位出现感染现象,采用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足踝部功能和外形恢复效果理想。结论:踝部皮肤缺损应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效果理想,可加快患肢外形以及功能恢复,能够使病痛给患者身心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得到明显缓解,可为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供便利。

    胫前动脉穿支皮瓣足踝部皮肤缺损临床疗效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分析

    曾耀汉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多,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逐步攀升,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癌症治疗方法就是放射治疗。但是放射治疗过程比较复杂,一旦出现差错,就会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质量控制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阿立哌唑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李俊红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阿立哌唑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阿立哌唑,治疗组予以阿立哌唑,口服加畜马酸喹硫平,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简明精神痰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异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富马酸喹硫平片阿立哌唑片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在外伤性牙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刘伟吕新海马丛丛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在外伤性牙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40例外伤性牙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外伤牙松动度、附着丧失度及牙冠根比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治疗后患者外伤牙松动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外伤牙附着丧失度及牙冠根比在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可有效改善外伤牙松动度,治疗效果显著,在在外伤性牙脱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外伤性牙脱位松动度牙冠根比

    中药静脉滴注引发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刘炳甲周芳卿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中药静脉滴注引发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因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导致不良反应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药注射荆类别以及不良反应的特点,探讨合理的防范措施。结果:静脉滴注10 ~ 6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为73。5%。皮肤及其附件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为44。5%。双黄连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为26。50%;其次为热毒宁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为15。00%。三种或三种药物以上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为44%。结论: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易发生不良反应,要注意过敏史,加强输液监测,尽可能不要多种药物联用,要合理配伍药物,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静脉滴注不良反应

    合并心动过缓对胃癌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樊立松石秀全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合并心动过缓对胃癌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于近期我科室内接受手术的胃癌病例,依照其是否合并心动过缓而划分为合并组和未合并组,两组均行择期胃癌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备类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合并组术后的心肺、胃肠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合并组(P<0。05)。合并组手术时间较未合并组更长,SAS、SDS评分高于未合并组(均P<0。01)。结论:胃癌合并心动过缓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较为延长,各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应于围术期加以适当干预。

    胃癌合并症心动过缓手术时间并发症

    探讨尼莫地平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范小波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即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1例患者和使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研究组31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差异均不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以上各项疗效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3。23%)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使用尼莫地平可以促进疗效,并且安全性较好。

    尼莫地平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超声检查对子宫肉瘤诊断价值分析

    于楠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肉瘤患者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肉瘤患者4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和经阴道检查,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腹超声诊断子宫肉瘤诊断25例,诊断率62。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诊断35例,诊断率为87。55%。结论:超声对子宫肉瘤的诊断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子宫内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子宫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无痛分娩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魏丽丽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无痛分娩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产妇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观察组采取无痛分娩,对比两组镇痛效果与总产程。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0。05;观察组总产程明显短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无痛分娩可以显著地提升镇痛效果并缩短总产程,值得推广应用。

    妇产科无痛分娩镇痛效果总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