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定位垫(塑形垫)加热塑膜在胸部肿瘤放疗调强中的应用

    冼绍波罗翼贺亚迪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定位垫+体部热塑膜”与“体部热塑膜”固定技术对比,对胸部调强适形放疗(IMRT)体位固定价值。方法:对我院肿瘤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抽取20名胸部肿瘤患者(定位垫+体部热塑膜,体部热塑膜)固定,利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统计X、Y、Z轴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观察患者的重复性、固定性、适形性。结果:定位垫+体部热塑膜组重复性、固定性、适形性均优于体部热塑膜组。定位垫+体部热塑膜组摆位误差均值为:X轴(左右)(1。83±2。00)mm、Y轴(头脚)、(2。70±3。62)mm、Z轴(前后)(1。70±1。50) mm;体部热塑膜组为:X轴(1。83±2。22) mm、Y轴(3。74±4。61) mm、Z轴(1。70±1。63) mm。定位垫+体部热塑膜比体部热塑膜误差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垫+体部热塑膜”固定技术能够提高胸部放射治疗摆位的重复性、固定性、适形性、精准度,更好的保护正常器官。

    定位垫+体部热塑膜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摆位误差

    硫酸镁用于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赖华平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前置胎盘期待治疗应用硫酸镁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前置胎盘病患120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60)。实验组联用盐酸利托君和硫酸镁,对照组单用盐酸利托君。分析两组治疗的情况,比较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为(4。21±1。08)d,比对照组的(6。34±2。15)d短,P< 0。05。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33%,比对照组的78。33%高,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0。0%,比对照组的23。33%低,P<0。05。结论:于前置胎盘病患接受期待治疗的期间,利用硫酸镁进行佐治,可有效预防新生儿窒息,提高治疗效果,是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期待治疗硫酸镁新生儿窒息前置胎盘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血β-内啡肽浓度的影响

    金慧英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β-内啡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纽血β-内啡肽浓度水平。结果:术后3d,两组的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实验组的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升高血β-内啡肽的浓度。

    经皮穴位电刺激肛周脓肿β-内啡肽

    抑郁症患者不同病期症状分析

    王云香李闫张晓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从不同病期比较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归因方式。方法:采用已经确诊抑郁症患者不同病期、不同症状、不同区间群体进行问询方式的不同归因方式评定轻度与重度级别抑郁症患者中100例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归因,并考察重度与轻度之间的差异。应用统计软件SAS6。12对调查表选择的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分组患者的症状归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可控-不可控、暂时-持久等维度有显著变化。结论:重度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企图存在不可控性,对外界抗拒及疑虑明显,完全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与周围环境完全脱离,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社会、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控性较差。

    抑郁症归因方式问询

    血吸虫病肝损伤核磁共振表现分析

    李元康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吸虫病肝损伤核磁共振表现。方法:收集我所2012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血吸虫疾病患者,采用1。5T西门子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肝信号分析采用肝实质信与同质平面组织信号对比,分析T2WI实质信号,包括肝脏的各个组织及组成部位、各种肝脏中血管等。结果:血吸虫肝损伤患者MRI检查肝实质信号T2WI增高,信号比值高于正常患者,其中8例为非均匀性增高,12例患者化学位移成像同反相位相减后为低信号,无脂肪肝表现;肝脏形态正常者14例,肿大者10例;15例在T2WI薄层见门脉水肿表现,可见12例患者具有腹腔积液表现;胆囊正常者16例,8例患者不同程度缩小,胆囊壁增大,可以见窝区积液,胆管变细;MRCP显示左右支干变细,肝外胆管变细;脾大10例。肝损伤组患者肝各段T2WI信号均较正常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可以明确显示血吸虫病肝损伤程度以及位置,为血吸虫病肝损伤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血吸虫病肝损伤核磁共振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张承莉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磷酸肌酸钠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于2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在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前后,对两组患儿心肌酶情况以及心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本次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心肌酶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患儿各项心肌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另外,观察组患儿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在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同时还可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水平,同时促进患儿心功能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病毒性心肌炎利巴韦林注射液磷酸肌酸钠心肌酶水平心功能

    SAS和HAMA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焦虑症状评定结果比较

    罗海燕刘琼文国英杨帆...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价同时采用SAS焦虑量表与HAMA焦虑量表,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焦虑症状评定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254例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同时使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HAMA焦虑他评量表进行测评,对两种焦虑检症状检出结果进行配对卡方检验,计算Kappa值评定两种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采用HAMA他评量表的焦虑症状检出率为48。9%,明显高于SAS量表的焦虑症状检出率24。3%,具有显著差异(P<0。001),两者评定的一致性Kappa值=0。185,说明两种量表焦虑评定的一致性程度不理想。结论:采用不同的焦虑量表,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焦虑症状进行测评的结果有明显差异,他评法的焦虑症状检出率明显高于自评法,在临床研究中,应根据患者的人群特点选用合适的焦虑量表,并注意鉴别不同焦虑量表测评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长春西汀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察

    刘婕贺露吴玉敏郭双双...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长春西汀与血塞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血塞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长春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接受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较好改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让患者接受长春西汀与血塞通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急性脑梗死血塞通治疗效果长春西汀神经功能缺损

    盐酸戊乙奎醚在全身麻醉下腺样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于隶红查灵芝姚志丹周伟达...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全身麻醉下腺样体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90例,分为Ⅰ、Ⅱ、Ⅲ组各30例,其中Ⅰ、Ⅱ组分别采用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0。014mg/kg作为全身麻醉前用药,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阿托品0。01mg/kg。对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HR、MAP和VAS变化,用药10min、30min、术毕时Ⅰ、Ⅱ组与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HR、MAP和VAS变化用药后10min、30min、术毕时明显优于Ⅱ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戊乙奎醚为麻醉前用药在全身麻醉下行小儿下腺样切除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盐酸戊乙奎醚全身麻醉下腺样切除小儿应用

    神经节苷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观察

    董冰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方案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医院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实行项目研究,选于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一组纳入30例,试验组采取神经节苷脂及胞二磷胆碱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神经节苷脂及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方案,比对两组临床有效统计率、肌张力消除用时、惊厥消除用时、意识障碍消除用时,并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数值。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统计率较对照组有关指标提升,表明数据间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肌张力消除用时、惊厥消除用时、意识障碍消除用时较对照组有关指标缩短,表明数据间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个疗程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数值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有关指标提升,表明数据间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实行神经节苷脂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优。

    神经节苷脂还原型谷胱甘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