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究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与临床特点

    刘国彦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以及临床特点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儿科门诊小儿慢性咳嗽患儿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儿进行诊断,长期坚持随访,了解患儿的病因,同时,根据患儿年龄不同,对咳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于所有患儿随访3个月,其中,1例患儿初诊结果为感染后咳嗽,经过修正后,诊断结果为咳嗽变异性哮喘;1例患儿初诊结果为感染后咳嗽,经过修正后,诊断结果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例患儿初诊结果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经过修正后,诊断结果为感染后咳嗽。在对所有患儿进行病因诊断时,有48例患儿的病因明确,2例患儿病因不明确。在各类病因中,39例患儿为病因单一,占78。0%,有9例患儿病因有2个,占18。0%,有2例患儿病因有3个,占4。0%。在各类病因中,最为主要的有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迁延性支气管炎以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分别占比34。0%、30。0%、12。0%、12。0%。在不同年龄患儿中,3个月~1岁患儿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后咳嗽,l~3岁患儿的主要病因为迁延性支气管炎,3~岁患儿的主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结论:通过对小儿慢性咳嗽患儿的病因进行随访分析可见,该病影响因素比较多,同时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主要病因也有一定的区别,只有确定患儿病因,才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慢性咳嗽病因临床特点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孙雪毅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脏磁共振是以检索心肌灌注和血管再生、左心室功能及重塑等信息为前提,但因延迟强化成像影响,导致其在弥漫纤维化、心肌微梗死等疾病鉴别中存在限制,但随着T1均衡强化成像的出现,能够弥补此类缺陷,成为鉴别机体是否表现为冠心病的关键措施。本文具体探讨了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疗中的进展。

    心脏磁共振成像冠心病进展

    60例产后出血病人的临床治疗体会

    蒙莲华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产后出血病人治疗过程中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及益母草注射液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2018年6月于我县妇幼保健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产后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为对照组(给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和实验组(给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每组30人。从不良问题发生率、患者治疗3d时出血量、治疗有效性出发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患者治疗3d时出血量、治疗有效性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益母草注射液治疗"能够发挥出比"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治疗"更佳的效果,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更低,治疗3d时出血量更少,治疗有效性更高,因而应该在产后出血患者临床中大力推广"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益母草注射液治疗"。

    产后出血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益母草注射液不良问题治疗有效性

    512例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唐应麒程晓明杨艳吕俊远...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5—2017年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初次行甲状腺手术,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51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临床上多无症状,无症状者占95。3%,有症状者占4。7%;男性患者发病年龄为40。15±11。95岁,女性患者发病年龄41。31±12。68岁,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7);51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乳头状癌495例(96。7%),滤泡状癌7例(1。4%),髓样9例(1。7%),未分化癌1例(0。2%);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495例中,颈部淋巴结状态与性别、肿瘤直径及肿瘤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BRAF V600E基因检测的3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 V600E突变状态与患者年龄、肿瘤分期及颈部淋巴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高于男性,男女发病年龄高峰均为30~59岁,临床上多无症状;颈部淋巴结状态与性别、肿瘤直径、肿瘤病灶存在相关性;BRAF V600E突变状态与年龄、肿瘤分期及淋巴结状态存在相关性。

    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BRAFV600E突变

    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孕产妇血COR、ACTH、CRP的影响

    闫杰作谢小欢王香菊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孕产妇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拟于我院第二次分娩的孕产妇300例,按其意愿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200),对照组孕产妇予0。1%罗哌卡因+(2μg/m l)芬太尼各5m l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治疗,观察组予2m g罗哌卡因+10μg芬太尼的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治疗,观察两组孕产妇分娩阵痛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疼痛程度、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用药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用药后两组M A P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H R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两组V A S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镇痛后10、20、30min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两组Cor、ACTH、CRP水平均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分娩后2h、分娩次日Cor、ACTH、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比较,观察组自控镇痛次数、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用量少于观察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各5m l的硬膜外阻滞,对第二次分娩孕产妇应用0。1%罗哌卡因复合10μg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安全性好。

    芬太尼罗哌卡因分娩镇痛CORACTHCRP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评价

    刘建华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试验组,且两组各选入44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单药治疗,试验组给予帕罗西汀+奥氮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间、觉醒时间、觉醒次数、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显著,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针对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在缩短患者觉醒时间及觉醒次数同时也可降低抑郁评分,进而延长睡眠时间,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借鉴价值高。

    帕罗西汀奥氮平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比较

    李芬娟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66例接受单次腰麻下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的腹横肌平面阻滞效果,其中包括A、B两组,各33例,A组(0。5罗哌卡因3mg/kg)、B组(0。5%罗哌卡因1。5mg/kg);分析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与72h内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继而分析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A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辅助药物应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妇给予0。5罗哌卡因(3mg/kg)效果显著,能有效发挥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心绞痛发作及疼痛的影响

    王淑珍王军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使用分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血脂问题、心绞痛等症状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本次将选择100例患该类冠心病症的病患,其治疗时间皆为2016年10月到2018年10月期间,后将这100例病患划分成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其中,在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药物,而试验组使用辛伐他汀药物。将其最后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未使用药物前,将两组病患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含量和其出现心绞痛病症的次数与疼痛强度等数据整理好后进行分析对比,其差异性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临床治疗在结束后,两组病患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含量和其出现心绞痛病症的次数与疼痛强度等数据与治疗实行前对比,皆有下降的趋势,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使用分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血脂问题、心绞痛等症状时,对缓解其出现的病发症的次数与疼痛皆存有不错的效果。

    治疗时间病发症临床治疗疼痛强度等级评判

    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及产程的影响研究

    时逢瑜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及产程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82例足月初产妇,均采用自然分娩方式。双盲法纳入分组,即观察组(强化沟通环节,n=41)和对照组(常规指导,n=41),对比两组产妇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激表现(V A S疼痛评分、S A S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强化沟通,对初产妇分娩具有重要帮助,可降低应激表现,缩短产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助产士沟通模式产妇分娩应激表现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吴艳萍柴磊王金郭涛...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激光科门诊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组、C O2激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组。于首次治疗后6个月随访统计复发率,并观察不良反应,以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首次治疗后六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37。5%(15/40)、17。5%(7/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可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尖锐湿疣光动力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