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薇
    219-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阑尾炎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恢复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2。8±4。1)h、(13。7±3。7)h、(5。1±1。8)d;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2。2±3。4)h、(27。5±3。8)h、(7。3±1。7)d;P<0。05。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囊肿、1例肠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阑尾炎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阑尾炎

    1例2型糖尿病合并面神经炎患者的护理

    杨海涛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2型糖尿病合并面神经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包括控制血糖血压、制定饮食计划、运动指导、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焦虑症状、健康宣教、家庭随访,患者住院期间配合治疗,住院第16天口角歪斜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糖尿病面神经炎护理

    基于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性及满意度的应用研究

    张轶
    22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事件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12月,医院心内科共收治住院患者405例次,纳入对照组,主要通过晨会、月会、季会、年会,进行护理风险事件特别是严重的不良事件进行探讨。2017年1月—12月,医院心内科共收治住院患者422例次,纳入观察组,重新定位风险管理小组的职能,赋予其循证护理职能,进行循证护理培训,针对发现的风险问题,制定落实循证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穿刺点症状发生率、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睡眠障碍发生率、护理不依从行为发生率、皮肤/口腔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率、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整体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获得患者的好评。

    心血管内科安全护理满意度循证护理风险管理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唐佳艳
    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该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结束时,通过比较BPRS、SDSS评分并调查两组患者对各项护理的综合满意情况,评估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3。7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B P R 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法显著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恢复水平,患者对此方法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人性化护理管理精神分裂症护理管理效果

    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对住院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

    朱敏
    224-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患儿家属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对其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儿科陪护家属,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关怀照护行为,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照护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在住院患儿家属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患儿家属照护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住院患儿家属护理关怀照护行为心理状态

    浅析心理科病人睡眠障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张荣丽
    225-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心理科病人睡眠障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4月11日到2018年4月11日期间心理科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科病人开展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认知睡眠障碍,消除不良心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心理科睡眠障碍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1例宫内感染导致超早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早发型败血症的护理体会

    赵燕王正东
    226-227页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顾敏亮
    228-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64例门诊药房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管理模式组给予传统护理,品管圈管理模式组进行了品管圈模式。比较两组满意情况;门诊药房管理质量评分;护理前后药物调剂水平;药物不当使用的比例。结果:品管圈管理模式组满意情况、药物调剂水平、门诊药房管理质量评分、药物不当使用的比例对比常规管理模式组有优势,P<0。05。结论:门诊药房患者实施品管圈模式效果确切。

    品管圈门诊药房管理应用效果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体会

    赵晓红
    229-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妊症合并胎盘早剥的初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本院总结的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情况及分娩情况。结果: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时Apgar评分分别为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爆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合并重度子痫前期的胎盘早剥产妇,有效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预后,提高经阴道产率。

    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护理

    心理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黄玉珍何艳芬刘嘉美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希望水平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2月到2018年6月期间实施化疗的白血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希望水平各项评分,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各项评分和不良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促使其希望水平和不良情绪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心理护理白血病化疗患者希望水平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