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疾病的治疗效果

    张小萍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患者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23例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患者,予以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8。13±11。84)min;术中出血量为(23。6±4。7)ml;术后住院时间为(3。81±1。12)天;手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撕裂腹膜情况,未中转其他术式;术后无患者发生腹股沟区慢性疼痛、血肿、阴囊积液、切口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有效、安全、可行,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且创伤小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老年腹股沟疝治疗效果

    多模式镇痛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在加速康复外科术后镇痛的效果

    卜凡彦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在加速康复外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择期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375%的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5%的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观察两组患者镇痛疗效。结果:对于加速康复外科术后患者进行镇痛措施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要轻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的时间以及剂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选择择期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5%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处理,能够明显提升临床镇痛效果,并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有助于患者胃蠕动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多模式镇痛浓度罗哌卡因加速康复外科术后镇痛

    66例产后宫缩乏力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黄日红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产后宫缩乏力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产后宫缩乏力出血患者共计6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宫缩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在分娩后不同时段的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子宫三径、出血持续时间等指标水平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接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在用于产后宫缩乏力的治疗时能够显著改善出血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缩小子宫三径,有利于缩短产妇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宫缩乏力出血米索前列醇缩宫素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对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价值分析

    丁杰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的具体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所入选的患者均是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共计5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常规组实施胆囊切除术,引流组实施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下的治疗效果和表现。结果:在晚期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再住院人数方面的对比,常规组优于引流组(P<0。05)。但引流组在胆囊炎相关死亡、住院总死亡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常规胆囊切除术限制较大,不符合患者病情。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能够有效控制急性感染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高危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

    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及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美学区口腔种植中的应用观察

    吴敏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于美学区口腔种植中应用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及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起—2018年12月毕,对到我院选取60例上颌前牙单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以均匀分组作为原则将选取的患者分为1组、2组以及3组,各20例,1组患者应用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实施治疗,2组患者应用骨劈开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实施治疗,3组患者应用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及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实施治疗。结果:相较于3组,牙槽嵴宽度增加值1、2组显著较差,且1差于2组(P<0。05);相较于3组,PES变化百分率1、2组显著较差(P<0。05)。结论:于美学区口腔种植中应用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及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的效果显著,有效增加了牙槽嵴宽度,同时提升了软组织美学效果。

    骨劈开骨挤压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美学区口腔种植

    中青年前列腺炎前期成因及心理干预

    黄绪纲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前列腺炎前期防治方法。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50岁以下男性患者中占首位,有报道指出中青年前列腺炎患病率已经达到50%,而阴茎异常勃起和长时间的充血是中青年人患前列腺炎的一个重要原因,阴茎异常勃起和长时间的充血早期不会引起明显不适,所以患者不会在意更不会去主动干预,等到病情加重了才会去找医生,这时治疗就相对困难了;在早期患者只要学会运用心理干预等方法就可自行有效防止阴茎异常勃起、阴茎长时间充血及前列腺充血,从而起到较好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炎的作用。

    前列腺前列腺炎前列腺充血心理干预阴茎异常勃起阴茎长时间充血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及相关指标分析

    陈为俊王海燕管洪在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学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在HDN预测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确诊为ABO-HDN的264例病人的溶血三项试验,不规则抗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4例Rh-HDN病人的孕婴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264例ABO-HDN患儿中,溶血三项试验结果以放散实验和游离抗体实验两者均阳性占67。2%,放散试验阳性占18。6%,三项试验均阳性占11。2%,三项试验均阳性的组HDN患儿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下降明显,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前血型检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作为预测HDN常规产检项目,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作为预测HDN的有效依据,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是诊断HDN最有力的证据,新生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可作为HDN诊断的实验室辅助指标。

    新生儿溶血病溶血三项试验不规则抗体

    观察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衰的效果

    徐淑艳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讨心衰患者使用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注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110例心衰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经随机模式分为Ⅰ组(n=55)与Ⅱ组(n=55),两组分别使用4m g/h、10m g/h呋塞米进行持续静脉泵注,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时间段的尿量、血钾水平,并记录心功能恢复1级时间。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尿量值、治疗前后的血钾值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Ⅱ组测定的尿量指标值较Ⅰ组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心功能恢复1级时间为(31。57±10。92)h,对比Ⅰ组的平均时间(59。33±13。25)h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衰患者使用大剂量(10 mg/h)的呋塞米持续静脉泵注,效果优于小剂量(4mg/h)给药,且不会增加低血钾症的发生,值得推荐。

    心衰不同剂量呋塞米静脉泵注

    经胃镜清创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分析

    潘小琳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胃溃疡患者给予经胃镜清创+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所接受的15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组分别为78例。单一组仅采取药物的治疗方法,联合组则采取经胃镜清创+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统计单一组和联合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75例(96。15%)显著高于单一组60例(76。92%),联合组的复发率2例(2。56%)显著低于单一组14例(17。95%),两组经过对比且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给予经胃镜清创+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的措施,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经胃镜清创药物胃溃疡患者

    奥美拉唑不同剂量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评价

    花玲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分别采取大剂量奥美拉唑与常规剂量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与止血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的81。40%相比优势明显;治疗后对照组止血时间长于实验组,不良反应率高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应用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安全可靠,能够缩短止血时间,提升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

    奥美拉唑不同剂量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