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旬刊

1007-8231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Psychological Docto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中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刘志勇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中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接收的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术治疗,观察组运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分析不同手术后患者治疗疗效、手术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Harris优良率上,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与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中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减少手术损伤,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整体效果更有优势。

    股骨近端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效果

    猪苓方联合氟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沾附分子水平的影响

    李冰松王千丽张雅楠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猪苓方联合氟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沾附分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氟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猪苓方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可溶性细胞沾附分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治疗后sICAM-1、sVCAM-1、sE-selectin、sP-selectin和sL-select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猪苓方联合氟伐他汀对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sICAM-1、sVCAM-1等指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心力衰竭猪苓方氟伐他汀血清可溶性细胞沾附分子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林花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麻醉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都为50人,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的是常规麻醉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麻醉方式,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血CRP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也要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麻醉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管理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快速康复外科麻醉应用效果

    左甲状腺素片对桥本甲状腺炎甲减的临床疗效

    叶亮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左甲状腺素片对桥本甲状腺炎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桥本甲状腺炎甲减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接受甲状腺片治疗,实验组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接受甲状腺素片治疗,对比两组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治疗有效率100。0%(50/50)高于对照组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治疗有效率88。0%(44/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片用于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率低,适合作为临床用药,值得推广。

    左甲状腺素片桥本甲状腺炎甲减甲状腺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补益脾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于璀刘文钏郭芳芳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补益脾胃方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我院慢性胃炎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10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单一治疗,实验组行补益脾胃方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腹部满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萎靡疲乏、腹痛腹泻、脉搏沉弱等症状积分较低,实验组慢性胃炎临床疗效(96。00%)与参照组(87。00%)相比较高,组间可见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应用补益脾胃方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胃粘膜状态,应予以临床推广。

    慢性胃炎补益脾胃方奥美拉唑

    通腹健脾方在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孟建民刘静张伟利乔玮...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通腹健脾方在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92例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通腹健脾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WBC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术后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腹健脾法在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通腹健脾法应用研究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姚延利张立华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观察对象选自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治疗的12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12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3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24%和80。6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临床表现症状,起效快,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热毒宁注射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

    温经散寒化瘀方治疗寒湿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杨静田建英陆玉静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温经散寒化瘀方对寒湿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寒湿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温经散寒化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临床体征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侯积分及临床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侯及临床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散寒化瘀方能明显改善寒湿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临床症状,增加治疗有效率和愈显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温经散寒化瘀方寒湿瘀阻型盆腔炎后遗症

    分析原发性头痛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黄彦科孙彦香黄铮王鹭...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头痛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500例以头痛为主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原发性头痛诊断标准均确诊为偏头痛或紧张型头痛,统计所有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对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病程、收入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患者中,发生焦虑或抑郁共267例(53。40%),紧张型头痛焦虑或抑郁、单纯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偏头痛者(P<0。05);各影响因素比较中,女性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年龄≥40岁、无业、月收入<2000元、初中以下学历、病程≥1年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析原发性头痛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早期识别并治疗,以减轻心理因素对头痛的影响。

    原发性头痛焦虑抑郁影响因素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叶海流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于手术中行常规全麻,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HR、MAP指标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建立气腹后15min、拔管后5min时对照组患者的HR、MAP指标均较观察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意识完全恢复、拔管以及确切回答问题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短(P<0。05)。结论: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手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术后恢复快。

    超低位直肠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