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张红丽

月刊

1007-8231

xlyszz@163.com

010-52580685,52580688,57462220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77信箱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Xinli Yeshe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锡市滨湖区198家企业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李在堂王昌松倪敏华
    10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区企业职业健康状况.方法:按照"全国职业健康状况调查表"内容,调查198家企业.结果:中小型企业占84.3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人数4371人,其中女性1427人: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三方面: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420个,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46种.38.89%企业三年内进行了健康体检.结论:我区企业健康状况距"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执法部门应依法对企业进行管理.让接触有毒有害的职工都能享受到"职业病防治法"带给他们的温暖.

    企业健康调查职业危害健康监护

    2010年无锡市锡山区妇女病普查报表分析

    彭光泉刘富华
    103-103页

    疟疾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任晓波杨蓉邓楠
    10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虫媒传染病,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主要有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根据疟疾防治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在执行疟疾防治常规性措施的同时,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针对性地采取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改造环境等.

    疟疾预防控制措施

    护士院内轮岗态度与需求的调查分析

    沈华芳
    105-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护士轮岗的可行模式及其意义.方法:随机抽取4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希望护龄1-15年轮岗的35人,占87.5%;希望半年到一年轮岗一次的31人,占77.5%:希望每科室一次轮岗牵涉2名人员的27人,占67.5%.结论:护龄1-20年护士进行全院轮岗,每半年轮岗一次.

    护士轮岗态度需求

    谈开展护理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进展

    李俊霞
    106-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能力,开展护理教育,控制糖尿病进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以48例糖尿病患者为教育对象,建立患者档案,制订护理教育卡及判断标准,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等教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定期评价遵医行为及护理能力,并进行跟踪分析.结果:接受护理教育后的3项监控指标均明显低于实施教育前,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空腹血糖P<0.025,餐后2h血糖P<0.025糖化血红蛋白P<0.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护理教育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且病人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定期系统地进行护理教育,逐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在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水平的同时,改变管理行为,提高护理技巧,对控制疾病的进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护理教育康复进展

    关于卫生职业技术院校以就业位置调整《妇产科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杨利慧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生职业技术院校由于<妇产科学>课程少,学生的基础差,要想把<妇产科学>的内容讲全、讲精,并让同学们理解、掌握,难度很大.故,以就业位置的需要确定教学重点,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走出校门,面对未来的就业岗位,增强信心,迎接更大的竞争和挑战而打下坚实基础.

    《妇产科学》就业位置教学重点教学方法

    原发性脑干出血40例临床分析

    张建强
    109-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头部CT材料的40例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中,平均年龄57.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5例,高危因素以高血压最常见.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头痛头晕次之.各种眼征表现复杂,以双侧瞳孔缩小最多.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主要病因.脑干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预后不佳.

    脑干出血临床分析高血压动脉硬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炎症性肠病及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李传庆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炎症性肠病及对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炎症性肠病患者72例,将患者按时间段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均给予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0.4~0.8g × 3-d,饭后内服.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泻痢宁颗粒(主要成分:益智仁、肉桂、补骨脂、延胡索、黄柏等)l包×3-d,饭前内服.两组均连续服药6周后内镜复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非常显著的下调血清抗体IgG指标(P<0.01),显著上调补体C3指标(P<0.0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镜复查治愈率50%,总有效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26.7%和83.3%,P<0.05),总体评价,观察组治愈率50.0%,总有效率95.2%,患者的总体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能明显改善体液免疫水平,使IBD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并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炎症性肠病中西医结合免疫指标

    浅谈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张新华罗北海崔学利
    112-113页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体会

    袁丽艳
    113-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