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张红丽

月刊

1007-8231

xlyszz@163.com

010-52580685,52580688,57462220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77信箱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Xinli Yeshe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牛仔帽式宫颈冷刀锥切CINIII级98例临床分析

    寇建芳
    324-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牛仔帽式宫颈冷刀锥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比较106例常规宫颈冷刀锥切(对照组)与98例牛仔帽式宫颈冷刀锥切(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宫颈管粘连及狭窄、组织病理学宫颈内外切缘阳性率、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组织病理学宫颈外切缘阳性率比较及术后宫颈管粘连及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宫颈内切缘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切缘阳性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仔帽式宫颈冷刀锥切不增加术后宫颈管粘连及狭窄的发生率,还可以减少宫颈病变残存率及复发率.

    牛仔帽式宫颈冷刀锥切切缘阳性复发率

    应用甲氧氯普胺致神级系统不良反应20例分析

    华德风王忠丽张淑云
    324-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甲氧氯普胺所致神级系统不良反应病人20例。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诊断的甲氧氯普胺所致神级系统不良反应病人20例,观察各种神经系统的表现。结果: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漏诊。结论:甲氧氯普胺所致神级系统不良反应临床需要警惕并加以预防。

    甲氧氯普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肝胆外科病人肝功能损害的围手术期处理

    耿荻
    325-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比较肝切除手术围期近几年护理方法的进展,记录入院病人的基本资料,切除程度,主要手术过处理,手术记录,并发症和住院时长,共回顾了本院过去五年内430例肝手术切除病人的资料,对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的数据和手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资料进行了系统统计.行肝手术的诊断情况绝大多数为恶性疾病(97.3%, n=418)其中,直肠结肠癌转移226例(n=226),原发性肝胆癌症96人(23%),其他原因包括:肝外伤,肝脓肿,肝内胆管结石造成的肝叶猥琐,胆道出血,肝包囊虫等.除了术中因素,围手术期的护理对肝切除患者的康复也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影响围手术期患者状况的护理情况作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减小切除肝叶大小与手术中采取的措施是降低肝切除手术死亡率的独立因素.

    肝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静脉输液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与防范

    赵景伟
    326-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2010年到2011年发生的62例静脉输液ADR患者进行积极的处理,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过敏性休克1例,血尿2例,寒颤、高热2例,静脉炎3例,胃肠道反应14例,过敏样反应40例。经过治疗后均被有效的控制。结论:要加强对静脉输液ADR的监测,合理用药并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静脉输液药物反应不良反应防范措施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方式选择分析

    韩君山
    327-328页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胡双红
    328-328,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而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3.4%(25/739),治疗前后蛋白尿、血肌酐、尿素氮、肾脏体积增大例数、日尿量以及血浆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定期复查肾功能,提高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以期尽早发现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而早期的合理治疗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急性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及焦虑相关调查

    赖华明
    329-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抑郁以及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2月6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抑郁以及焦虑程度进行测评,并以同期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人68例做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产生抑郁及焦虑的相关因素。结果: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状况。结论:血液透析的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及时的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抑郁焦虑相关因素

    血型与献血反应的分析

    王凯
    330-331页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王贤英王亚洁葛向旌
    330-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以及叶酸、VitB12干预的作用.方法: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Hcy;其中脑梗死组筛选出高Hcy血症患者180例,再随机分为叶酸、VitB12治疗组100例及常规治疗组80例作对照研究,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Hcy在脑梗死患者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酸、VitB12干预后治疗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干预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血浆Hcy升高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重要危险因素,叶酸(FA)、VitB12治疗可降低血浆Hcy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干预治疗

    “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在心因性失眠治疗中的应用

    杨青陈云余习德
    331-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因性失眠在人群中占很大比例,对心因性失眠的根本治疗在于失眠者的“本人”而非“失眠”现象本身。本文浅析了心因性失眠的表现及其成因,“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在心因性失眠治疗中的应用,“以来访者中心”疗法存在的不足,以及对该疗法的展望。

    心因性失眠来访者为中心罗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