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张红丽

月刊

1007-8231

xlyszz@163.com

010-52580685,52580688,57462220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77信箱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Xinli Yeshe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接种后局部反应

    阙伟红
    130页

    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体会

    李丽芬李藏芬
    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早孕42~80天之间自愿接受无痛人流的健康妇女,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术前阴道放置+异丙酚静脉注入.结果:在宫颈软化、麻药用量、手术时间均取得显著效果.结论:小剂量米菲、米索前列醇+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无痛人流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异丙酚

    益气通脉汤配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吴茂艳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等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服益气通脉汤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2.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为74.0%,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型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益气通脉汤冠心痛气虚血瘀

    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朱丽亚
    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氧驱动雾化吸入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药物,氨茶碱每次3~5mg/kg,甲基泼尼松龙2mg/kg.d静滴治疗同时配合吸氧.治疗组予抗感染药物,静滴,加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各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治疗组93.3%,对照组有效率80%.结论: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疗效好,用量少,副作用小,安全高效等优点.

    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毛细支气管炎氧驱动雾化吸入

    肾素-血管紧张素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

    杨华
    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并提出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理;方法:对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我院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治疗高血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这些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这些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例共120例接受了肾素-血管紧张素治疗,其中有76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包括咳嗽,蛋白尿,心律不齐等现象;结论: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但是在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应用要加强科学性,合理地联合用药,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肾素-血管紧张素高血压不良反应机理

    温盐水在手术中的用途

    董建华
    135页

    妊娠18+3周前置胎盘至妊娠足月顺娩一例

    田彦梅
    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及早发现前置胎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孕妇尽早保胎及止血治疗,定期产检.结果:可使孕妇早期前置胎盘顺利维持至妊娠足月.结论:前置胎盘应做到预防为主,正确的孕期指导,做到对前置胎盘的早期诊断,正确处理,提高胎儿存活率.

    前置胎盘早期诊断孕期指导

    介绍一种预防便秘的简单方法——按摩法

    杨恒艳田昭鸾田秀荣
    136页

    如何做好贮存式自体输血前准备

    杨旦
    136页

    双腔气囊导尿管在小儿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刘金霞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保留灌肠中的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小儿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78例.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保留灌肠效果.结果:(1)保留时间:观察组小于30分钟3例,大于30分钟小于60分钟5例,大于60分钟72例,对照组小于30分钟29例,大于30分钟小于60分钟34例,大于60分钟15例.(2)灌肠效果:观察组显效62例、有效18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31例、无效23例.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在小儿保留灌肠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保留灌肠法,且操作安全、简便,可在临床护理操作中推广应用.

    双腔气囊导尿管小儿保留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