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张红丽

月刊

1007-8231

xlyszz@163.com

010-52580685,52580688,57462220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77信箱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Xinli Yeshe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儿惊厥180例临床分析

    林燕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惊厥患者进行及时的观察、检测、研究、治疗,对其产生的原因、症状以及临床护理、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分析活动是从本院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惊厥症状患者的原始病例信息作为对比分析资料,共计180例.根据临床反映小儿惊厥患者一般伴有短时的抽搐,眼球出现上翻,牙口紧闭,有时出现口吐白沫和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有的患者出现高热、呕吐、精神萎靡等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检测、脑脊液检测、脑电图及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找到发病原因.结果:按照发病原因大概分为以下几中类型,高热患者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共有51例;颅内出血(ICH)共有患者24例;癫痫患者20例;伤口感染患者11例;低血钙患者8例;低血糖患者2例;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结论:通过对180例小儿惊厥患者进行临床检测、诊断、治疗,发现引起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多为小儿高热所致,占35.5%,其次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所致占28.3%、颅内出血所致占13.3%、癫痫所致占11.1%、伤口感染所致5.5%、低血钙所致4.4%、低血糖所致占1.1%.从临床分析看,年龄越小的患者越容易患病,且小儿惊厥在初期是不易被发现的,因此需要对小儿身体状况进行密切观察.

    小儿惊厥抽搐高热治疗方法检测方法安痛定高热

    利普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研究

    黄良苗
    149-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在我院就诊治疗的宫颈疾病妇科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分析,采用利普刀技术对妇科宫颈疾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本次分析活动的对象是从我医院选取2008年11月份至2010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的原始病例为分析的依据,共计103例.通过对这103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门诊分析,主要表现症状为白带增多,下腹坠痛,外阴瘙痒,外阴异味,腰酸无力,月经不正常等症状,通过对103例患者进行宫颈疾病检查,主要包括:宫颈刮片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常规妇科检查、碘试验和肉眼观察、宫颈组织活检检查等,得出患者主要患有的宫颈疾病为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囊肿等,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宫颈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了确定,为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在治疗过程中,按照宫颈疾病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我们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为:A组患者,共计53例,主要采取利普刀治疗宫颈疾病患者;B组患者,共计50例,主要采取微波治疗宫颈疾病患者.结果:通过对两个实验组进行治疗,其中A组患者53例,平均手术时间8分钟,手术出血量7.2毫升,阴道排液时间12日,治愈3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33%;B组患者50例,平均手术时间10分钟,手术出血量8.3毫升,阴道排液时间19日,治愈22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结论:从两个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利普刀在治疗妇科宫颈疾病中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比微波治疗的有效率提高了近20%,建议今后在治疗妇科宫颈疾病中得到推广.

    利普刀宫颈疾病宫颈炎微波治疗阴道镜检查临床分析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伴慢性咳嗽32例临床分析

    吴雄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小儿胃食管反流是一种上消化道疾病,本文通过对胃食管反流并伴有慢性咳嗽的患儿进行入院观察、检测、诊断,对胃食管反流的原因、病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分析活动是从本院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胃食管反流并伴有慢性咳嗽的患儿的原始病例信息作为对比分析资料,共计32例.我院对这32例患儿进行入院观察和身体检测,主要身体反应有呕吐、反胃、胃烧热、胸部发痛、吞咽困难,此外32例患儿均患有慢性咳嗽症状.通过对患儿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和食管内镜检测,对患儿的胃食管反流病症进行确诊并对其病情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本次研究活动将32例胃食管反流伴有慢性咳嗽的患儿根据的病理原因和程度的不同,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A组患者16例,采用雷贝拉唑配合匹多莫德口服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B组患者16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60日后,通过临床症状比对、内胃镜检查比对得出,A组患儿16例,胃食管反流及慢性咳嗽症状得到了明显好转14例,2例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显效率87.5%.B组患儿16例,胃食管反流及慢性咳嗽症状得到了明显好转11例,5例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显效率6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及伴有慢性咳嗽的过程中,雷贝拉唑与奥美拉挫相比更能够有效的治愈或缓解小儿胃食管反流的病症,再配合匹多莫德口服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对伴有慢性咳嗽症状的胃食管反流患儿具有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治疗中得到推广.

    小儿胃食管反流慢性咳嗽pH监测雷贝拉唑奥美拉唑莫德口服液一

    8例伴有抽搐的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许志魏
    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伴有抽搐反应的患者进行检测、分析、诊断,对其中属于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的患者进行对应的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临床诊断分析的对象是从本院选取2008年12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92例伴有抽搐症状的患者,通过检查分析,对其中8例患有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患者的治疗资料作为原始的分析依据.在收治192例伴有抽搐症状的患者后,通过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情况,对其进行身体检查,其中有8例患者是由于肾上腺皮激素(corticotropin hormone,ACTH)缺乏的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multiplepituitary hormone deficiency,MPHD)而引发低血糖性抽搐、低钙血症性抽搐、低镁血症性抽搐或惊厥现象.将其按照症状的不同分为3组,A组为垂体激素缺乏症引发低血糖症的患者,共3例,B组为垂体激素缺乏症引发低钙血症性抽搐的患者,共3例,C组为垂体激素缺乏症引发的低镁血症性抽搐的患者,共2例,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通过治疗,三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A组检测血糖标准基本达到餐前3.9至6.1毫摩尔/升,餐后两个小时不超过7.8毫摩尔/升.有效率达到100%,抽搐症状消失.B组有1例患者治疗后仍不见好转,总有效率50%,抽搐症状消失,C组通过治疗血清中镁Mg2+的浓度有了很大的改观,有效率100%,抽搐症状消失.结论:抽搐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产生,但多种垂体激素缺乏引发的抽搐现象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多种垂体激素缺乏可以引发低血糖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均可造成患者短时间抽搐的现象,因此我们在治疗时要正确鉴别与诊断才能够对症治疗,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抽搐低血糖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治疗分析

    掌握疟原虫厚血膜镜检技术之关键探析

    王同智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疟原虫厚血膜镜检较其薄血膜具有检出率高、镜检时间省等优点,现已列为灭疟后期管理与监测工作的一项常规技术,掌握该技术的关键乃正确识别疟色素.

    疟原虫厚血膜疟色素

    微波治疗慢性渗出性中耳炎36例报告

    李丽君
    152-152页

    中耳炎微波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技术的应用价值

    吾买尔.吐尔逊努尔艾力.阿不都拉克
    15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开展选择性胆道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术中胆道造影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胆道造影60例,成功55例(91.6%).术中发现胆管结石6例,胆道解剖异常1例.结论: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显影清晰,可有效降低胆管结石的残余率和胆管损伤的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

    胆石症胆道造影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96例分娩方式探讨

    隋冬洁
    154-154页

    早产儿留置胃管长度测量方法的研究

    卢明霞盛恒艳
    15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合适的体表测量方法,准确测量早产儿留置胃管的长度,减少喂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60例鼻饲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胃管置入长度对照组采用"前额正中发际-剑突"测量法,观察组采用"前额正中发际-脐"的测量方法.结果:对照组抽胃液率40%,观察组86.7%.两组比较,差异很大,两组婴儿均无腹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结论:采用前额正中-脐"测量早产儿胃管置入长度优于常规"前额正中发际-剑突"测量法,可减少喂养并发症.

    早产儿鼻饲管长度测量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及护理分析

    会正友
    15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急性心力衰竭的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静滴治疗,但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指出药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急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