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张红丽

月刊

1007-8231

xlyszz@163.com

010-52580685,52580688,57462220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77信箱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Xinli Yeshe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尿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顾其龙
    381-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尿液蛋白质检测是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尿蛋白的有无和蛋白含量的多少以及蛋白组分的分类检测,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评价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几种临床上尿蛋白的常用检测方法,以便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尿蛋白免疫球蛋白尿液检验

    急性三光气中毒患者病程中血常规检测参数动态变化

    郝维敏
    382-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重度三光气中毒患者发病过程中血常规检测参数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例重度光气中毒患者,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发病初期入院第一天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积(HC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淋巴细胞绝对值(LY#),单核细胞绝对值(MO#),血小板(PLT)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以上项指标连续观察9天.结果:重度光气中毒患者入院第1天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HGB、WBC、N#、M#、PLT、有不同程度的增高,LY#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1或P<0.05).RBC、HCT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2天起各项检测指标开始呈进行性下降;至第7天后,除HGB、PLT外,其余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重度光气中毒患者发病初期HGB、RBC、HCT、WBC、NE#、MO#、PLT检测结果均明显升高;LY#明显减低.随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发生急速血小板减少和(或)不同程度贫血.

    三光气/中毒血常规检测贫血

    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李利民
    384-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方式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30份血液标本,抽血后即刻进行多项生化指标检测,剩余样本分别置于4管,然后1管放于室温(20℃)存放,1管放于4℃冰箱内存放,1管取血后即刻离心分离出血清存放于4℃冰箱内,最后1管放于-20℃内冻存.然后分别于2h、12h、24h后检测前3种存放方式下的血液标本的生化指标,于一周后取出-20℃内冻存的血标本检测其生化指标.生化指标的检测项目尽可能多,本实验选择了K+、Na+、Cl-、Glu、CO2、ALT、AST、LDH、TP、ALB、CK等生化指标为研究对象.结果:与即刻血标本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室温放置2h后,前十项指标均有下降,12h后K+、Na+、TP、AST及LDH增高,24h后Cl-也开始增高;4℃冰箱存放2h后Cl-有明显下降,12h后K+增高,24h后AST、LDH及TP增高;离心4℃冰箱存放2h后K+、Na+、Cl-、ALT、LDH、TP、ALB均有下降,其中Na+、Cl-及K+、TP分别于12h及24h后开始增高.3种存放方式中CO2及Glu均从2h就开始持续降低,以上变化与即刻检测组比较差异均显着(P<0.05).血标本于-20℃保存1周后,GLU、AST、ALB检测值变化不显着,其余各项指标的检测值与即刻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显着(P<0.05).结论:本实验证明血标本离体后会因不同的放置时间和放置方式而引起血生化检验值发生变化,影响相关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血标本放置时间放置方式生化检验

    阴道超声在不孕症诊治中对卵泡监测的应用

    拉毛吉
    384-384页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肢体动脉瘤人工血管重建术前后的应用价值

    李兴杰王引娣童明辉
    385-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肢体动脉瘤人工血管重建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集的16例肢体动脉肿瘤患者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反映肢体动脉肿瘤患者人工血管重建术前血管情况,术后移植血管通畅性及并发症情况.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快速、准确、易重复等特点,已成为诊断肢体动脉瘤人工血管重建术前血管变化情况,术后移植血管通畅性及并发症情况的主要手段.

    彩色多普勒超声肢体动脉瘤人工血管重建术临床应用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及相关病变的影像学100例分析

    王国厚王峰先常敏香
    386-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及相关病变的分析,增进认识、加深印像,提高影像科医生的诊断准确性.方法:作者收集有坐骨神经受压症状的100个病例全部进行了影像学检查.结果:通过检查确定病变的类型、程度.有27例做了椎间盘部分切除手术,8例做了椎管内突出椎间盘溶酶溶解术,大部分病例通过药物和物理治疗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消失.结论:椎间盘突出是人类中年以后常见的疾病,影像学检查准确可靠,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影像学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王科文刘伟平殷明刚
    388-389页

    HIV阴性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王水暴美林
    389-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HIV 阴性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学像表现,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来经病理证实的H IV 阴性卡氏肺囊虫肺炎4例,其中肾移植术后患者1例,多发骨髓瘤化疗患者1例,老年患者1例,IgA肾病免疫抑制治疗一例,均行胸部CT扫描.结果:4例均表现为双侧对称或不对称病变,2例呈斑片状影,部分融合成片状模糊阴影; 1例表现为遍布全肺的肺内毛玻璃样、班片状影两上肺明显,两下肺受累较轻,1例表现为斑片状影合并多发囊状影,囊状影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结论: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表现呈多样性,但不具有特异性,CT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卡氏肺囊虫肺炎CT影像学表现

    检测抗核抗体谱在诊断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意义

    严鸣光
    391-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核抗体谱(ANAs)对系统性硬皮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对44例SSc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6种自身抗体进行测定.结果:IIF检测ANA结果显示,SSc患者中ANA的阳性率为97.7%,其荧光染色模型主要为均质核仁型;IB检测6种ENA结果显示,SSc患者以抗Scl-70抗体、抗SS-A抗体和抗nRNP抗体为主,阳性率分别为68.2%、27.3%和4.5%.结论:SSc患者可能伴随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有发生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险;从实验中发现,IB法对ANAs检测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均较高,可能是一种更适用于SSc诊断的检测方法.

    硬皮病抗核免疫印迹法

    某单位体检血脂检测的分析

    杨莉
    392-392页

    血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