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张红丽

月刊

1007-8231

xlyszz@163.com

010-52580685,52580688,57462220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77信箱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Xinli Yeshe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陈芳芳陈艳林陈月华
    290-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人,对照组给予补液,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结合毒素治疗,治疗组除了对照组的治疗外加用甲硝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缩短治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结论:甲硝唑注射液能明显缩短AAD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甲硝唑注射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缬沙坦联用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疗效观察

    何梦龙
    291-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胺碘酮、胺碘酮联用缬沙坦在治疗阵发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患者,以阵发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29例,观察治疗24h,2天,7天后心房颤动转复率情况.在心房颤动转复后长期用药,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窦性心律维持效果的评价.结果:胺碘酮组28例心房颤动患者治疗后24h,2天,7天,3个月心房颤动的转复率为64.29%,71.43%,85.71%,82.14%.胺碘酮联用缬沙坦组29例的转复率为65.52%,75.86%,93.10%,89.66%.两组在第7天时心房颤动的转复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隋访一年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67.86%,82.76%(P<0.05).内皮素(ET)两组治疗后3个分别为(63.65±20.15),(60.12±21.13).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两组治疗后3个月分别为(66.8±4.3),(51.3±4.6)(P<0.05).结论:胺碘酮联用缬沙坦在治疗阵发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时间优于单用胺碘酮,可能为缬沙坦抑制血管紧张素Ⅱ,阻止细胞凋亡,改善血流状态,降低心肌纤维化,抑制心房电结构及心房结构的重建有关.

    心房颤动胺碘酮缬沙坦

    探讨阿维A及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NB-UVB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及其安全性

    王明慧
    292-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了阿维A及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10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片同时服用阿维A胶囊与食物同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予以NB-UVB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27%和58.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阿维A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NB-UVB 治疗斑块银屑病有较好协同作用,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且疗程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片窄谱中波紫外线

    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刘铧黄佑芳雷鸣
    293-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一些特点,为了临床上更加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6年~2011年间我院的肾内科的865份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这些病例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865份病历中,有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有757例(87.6%),其中,使用过一种抗生素(头孢克肟片)的病例为:630例(72.9%),使用过两种抗生素或联合使用者234例(27.1%).在全部使用过抗生素的病例中,使用抗菌药物用于治疗的占:598例(69.2%),使用抗菌药物用于预防性的占267例(30.8%).结论:根据对我院住院肾内科患者使用抗生素(头孢克肟片)用药情况分析,无论以预防性还是治疗性为目的,用药均基本合理.但肾内科住院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时机还有待临床更进一步研究,为临床更加合理高效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比较

    蒋大成
    294-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与比较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5例小儿腹泻患儿予以热毒宁治疗,并与予以利巴韦林治疗的50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8%,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经比较(X2=6.53,p=0.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止吐、止泻、退热及疗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热毒宁利巴韦林小儿腹泻

    两种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培德李丽
    295-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两种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痴呆行为量表(BEHAVE-AD)评价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判定安全性.结果: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8.9%和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1%和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奥氮平不良反应小,可能更适合用于老年人群.

    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奥氮平利培酮痴呆行为量表

    口服布洛芬早期干预早产儿肺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

    陈芳芳陈艳林陈月华
    296-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布洛芬早期干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2006年至2012年入住我院儿科的经心脏彩超检查均提示动脉导管未闭的40例高危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布洛芬干预,对照组未给予任何治疗,,观察两组动脉导管关闭情况并作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经口服丰洛芬后17例闭合,对照组7例自然闭合,治疗组闭合85%,对照组为35%,治疗组闭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且布洛芬早期干预治疗后未发生消化道出血,黄疸,尿少等不良反应.结论:布洛芬早期干预动脉导管未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有效地减少患儿以后手术的痛苦,有着临床应用的价值.

    布洛芬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

    泰必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李生俊
    296-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泰必利和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11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比对照组=2比1),治疗组8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口服泰必利0.1,3次/日,同时服用尼莫地平20-40mg,3次/日.对照组口服血塞通50mg,3次/日,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和脑血管血流速度减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泰必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少.

    泰必利Tiapride尼莫地平Nimodipine血管性头痛vascularheadache

    两种药物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李欣张爱娥
    297-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焦虑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米氮平或舍曲林治疗,疗程2个月.依据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 (HAMD)和焦虑症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对抑郁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焦虑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对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但米氮平对焦虑症的疗效要明显高于舍曲林.

    米氮平舍曲林焦虑性抑郁症疗效

    消炎散外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尚倩倩刘忠丽张淑娟邓颖颖...
    297-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消炎散外敷治疗甘露醇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消炎散外敷,对照组予50%硫酸镁湿敷;24h后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时间点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炎散外敷预防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静脉炎甘露醇消炎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