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张红丽

月刊

1007-8231

xlyszz@163.com

010-52580685,52580688,57462220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84—177信箱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Journal Xinli Yeshe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梗阻性黄疸的超声与CT诊断的影像学比较

    杨辉
    314-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CT与超声诊断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发病病因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手术确诊梗阻性黄疸患者82例CT及B超检查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于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发病病因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CT检查诊断肝外胆管、胰头及十二指肠乳头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是对于肝内胆管梗阻,CT与超声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准确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T检查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狭窄及胆总管狭窄诱发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是对于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诱发,CT与超声临床诊断准确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超声诊断相比,CT用于梗阻性黄疸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准确率,能够有效区分梗阻部位及发病原因,可作为临床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

    CT超声梗阻性黄疸诊断比较

    1例P波及T波改变分析

    彭玲湘叶冰
    314-314页

    肺性P波心房传导阻滞

    B超结合CT在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刘新武
    315-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B超结合CT在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34例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患者予以B超、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正确诊断率.结果:本组34例,B超正确诊断22例,正确诊断率为64.7%;CT正确诊断24例,正确诊断率为70.6%;B超结合CT正确诊断27例,正确诊断率为79.4%;对于肿块型及结节型肝胆管癌CT诊断正确率高于B超,对于腔内乳头型及胆管壁增厚型肝胆管癌CT诊断率低于B超.结论:B超适合于腔内乳头型、胆管壁增厚型肝胆管癌的诊断,CT适合于肿块型及结节型肝胆管癌的诊断,两者结合能提高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的诊断率.

    B超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癌

    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探讨

    张惠李娜朱玲
    316-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型超声诊断仪分辨力的提高,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伤技术,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显示出其自身的优越性.本文探讨了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检查方法及相关问题.

    畸形彩超诊断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邹鹰邹亚萍
    317-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8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两组患者的HbA1c水平,比较两组人群的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中HbA1c水平在4.0%~6.5%范围者占8.5%,在6.6%~10.0%范围者占50.0%,>10.0%者占41.5%,糖尿病组患者的HbA1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lc水平是反映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筛查以及慢性并发症风险的判断有重要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有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诊断

    子宫内膜息肉的阴超诊断

    陈艳林陈芳芳柯珍
    318-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4月我院阴超诊断的内膜息肉患者72例,均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手术确诊;结果:72例患者中内膜息肉61例,内膜增生8例,内膜癌2例,粘膜下肌瘤1例;结论:阴超检查是诊断内膜息肉较准确的方法之一,主要易与内膜增生,粘膜下肌瘤等误诊.

    阴超内膜息肉

    痰结核分枝杆菌三种方法检测分析

    黄玮玮孟宪霜崇雨田
    319-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痰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结核菌培养法和涂片抗酸染色法对痰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结果:对三种检出率进行比较,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检出率最高,快速培养法次之且检测时间较长,抗酸染色法检出率最低.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对痰结核分枝杆菌进行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在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中将能发挥重要作用.

    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结核菌培养法涂片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白素平闫淑贤孙秀明
    319-320页

    血清前白蛋白肝脏疾病诊断价值

    铜与肝豆状核变性

    胡红萍刘丽英
    320-320页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新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孙燕斌李晓伟
    320-3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