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厦门大学

张鸿斌

双月刊

0438-0479

jxmu@xmu.edu.cn

0592-2180367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厦门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是中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技术科学,化学,化工,海洋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双百”方针,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传播科技成果,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提供了一个总结经验、相互交流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在抗病原体药物研发中的研究进展

    侍倩倩倪秀冶沈之阳贾舒冰...
    454-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靶向蛋白降解技术依赖细胞内天然存在泛素化-蛋白酶系统与溶酶体降解系统两种方式,能够特异性地靶向癌症目标蛋白并对其进行降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并已被证明可用于传统小分子难以靶向的不可成药受体蛋白.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靶向蛋白降解的双功能分子,多用于靶向癌症治疗,也进一步展现出在感染性疾病(抗病毒和抗菌)领域的优势,是利用细胞自身破坏机制降解特定疾病相关蛋白的最有前景方法之一.[进展]本文主要阐述PROTAC的分子组成和作用机制,分别介绍小分子形式和非小分子形式PROTAC的分类及其优势,并总结PROTAC在抗病毒感染(流感病毒、肝炎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及人巨细胞病毒)和抗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考虑到PROTAC本身固有的缺点,可借助纳米颗粒等递送系统作为载体,从而改善其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渗透性,进而提高其靶向和治疗效果,旨在为更多PROTAC相关的药物研究提供思路.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感染性疾病药物研发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

    纳米制剂用于放射性肠损伤防护的研究进展

    罗晓明严顺东赵蕴仪李雄...
    46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辐射引起的急、慢性肠道损伤是腹部/盆腔实体肿瘤放疗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机制主要与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的损伤以及肠壁组织纤维化有关.目前,氨磷汀被认为是预防放射性肠损伤的有效药物,然而半衰期短、副作用大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开发低毒、高效的放射性肠损伤防护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展]药物防护是放射性肠损伤的研究重点,但合成小分子化合物、天然植物化合物仍存在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随着载体材料和制剂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制剂在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延长药物半衰期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具有本征放射性的纳米材料和药物递送载体在减轻放射引起的肠损伤方面显现出巨大潜力,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替代策略.[展望]本文从放射性肠损伤的发病机制出发,综述化学药物和纳米制剂在放射性肠损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新型的放射性肠损伤防护制剂提供思路.从材料选择上需考虑生物安全性良好的天然材料,从保护效果和病人用药依从性上可优先考虑口服药物递送策略.

    放射性肠损伤药物防护纳米制剂

    多肽类水凝胶促伤口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陈朝琼曹恒浩刘鑫蔡维尧...
    479-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创伤、烧伤、糖尿病及手术等引起的伤口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伤口治疗已经成为严重的临床挑战和经济负担.多肽类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功能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使其在伤口愈合不同阶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进展]本文系统综述了多肽类水凝胶在止血、炎症感染、增殖重塑等不同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多肽类水凝胶通过多肽的阳离子基团、抗菌和免疫活性、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结构呈递药物等激活凝血过程,促进巨噬细胞从M1型转化为M2型,激活黏着斑激酶/整合素偶联激酶(FAK/ILK)、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促进成纤细胞增殖,活化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进而促进血管生成和胶原蛋白合成,加速伤口愈合过程.目前,部分多肽类止血、抗炎的水凝胶产品已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展望]尽管在针对伤口愈合不同阶段的多肽类水凝胶产品研发及作用机制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多肽类水凝胶机械强度不高,长期稳定性弱,具有传感完整性和按需递送的水凝胶相关研究不足,在无疤痕组织修复中的机制探索不够深入,影响其在临床上的转化应用.因此,未来在提高多肽类水凝胶机械强度、长期稳定性、对动态伤口响应性、无瘢痕伤口修复机制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多肽类水凝胶的临床转化和应用.

    多肽水凝胶伤口愈合过程作用机制

    热带海洋的降水区域划分及相关大气背景环境特征

    纪献普沙雨星冯涛李俊杰...
    492-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热带海洋上空的大气背景环境差异对降水特征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使用1998-2013年热带降雨测量任务(TRMM)的逐月降水特征数据,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热带降水区域划分为5种典型类型,并通过湿静能(MSE)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等诊断变量探讨不同降水类型与大气背景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以西太平洋暖池为代表的强降水区域表现出强烈的垂直运动和水汽背景.相反地,大陆副热带西岸等区域由于下沉异常和相对较干的大气条件,降水较为微弱.其他开放大洋区域的降水受水汽异常和大气稳定性影响,较低的稳定度和更湿的中低层大气有利于形成高空降水.[结论]本研究探讨了热带海洋上空大气背景环境与降水类型之间的关系,指出大尺度气候背景的动力热力作用对热带海洋上空降水类型的关键影响,有助于加深对热带海洋上空降水空间分布的理解.

    热带对流降水层状降水风暴高度湿静能

    基于阵列风速仪实测的台风"苏迪罗"近地风场空间相关性研究

    张建国刘哲瑄雷鹰
    504-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沿海区域近地台风风场的空间相关性问题进行研究.[方法]根据阵列风速仪实测的台风"苏迪罗"风速风向数据,选取4个稳定时段的288个风速样本,对台风近地风场的空间相关性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定性研究平均风速和风向角对顺、横风向、垂直方向脉动风速的竖向和水平互相关系数的影响,然后分析平均风速和风向角对3种脉动风速竖向和水平相干函数的影响,最后对顺风向竖向相干函数、顺风向水平相干函数和横风向水平相干函数进行公式拟合,获得相关参数的取值.[结果]平均风速对顺、横风向的竖向和水平互相关系数及相干函数有一定影响,平均风速越大,相应的互相关系数和相干函数也随之增大;风向角对3种脉动风速的竖向相关性影响不大,但对顺、横风向的水平互相关系数和相干函数影响较大;各种相干函数在零频率处(f=0 Hz)的数值大都小于1.0,零频率处的数值随距离与平均风速的比值呈指数衰减规律;顺风向竖向相干函数、顺风向水平相干函数和横风向水平相干函数随距离与平均风速比值的衰减系数分别为9.3f+0.38,3.1 f+0.18,3.2f+0.16.[结论]基于阵列风速仪实测的近地台风数据,分析得到了台风风场的空间相关性特性,竖向和水平的互相关系数和相干函数,给出的拟合公式可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和桥梁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计算,可有效评估工程结构的抗风安全性.

    台风实测阵列布置风速仪互相关系数相干函数

    基于海表温度遥感资料重构的热带不稳定波特征分析

    高志斌王云涛柴扉
    512-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赤道东太平洋热带不稳定波(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TIW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方法]利用数据插值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对MODIS卫星2003-2018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数据进行重构,进而提取TIWs的波长和速度,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赤道风场和流场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TIWs在纬向上呈正负相位交替分布,在经向上则表现为双峰结构.季节性方面,TIWs在3-5月强度最弱,而在8-10月强度最强.纬向风场通过影响赤道纬向流场,特别是南赤道流(South Equatorial Current,SEC)的北分支(SEC-N)和北赤道逆流(North Equatorial Countercurrent,NECC)的剪切调控TIWs的生成;经向风场则通过调制"冷舌"边缘的SST梯度影响TIWs的生成.在年际尺度上,TIWs在厄尔尼诺(El Nino)年受到抑制,在拉尼娜(La Nina)年得到加强.纬向风场、纬向流场和TIWs三者的异常均超前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指数所刻画的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这表明纬向风场影响下的纬向流场剪切同样驱动TIWs的年际变化.NECC上空纬向风异常较弱,而SEC-N上空纬向风异常较强,这使得SEC-N年际变化主导流场剪切的强度,对TIWs的年际特征有重要作用.[结论]这一发现强调了大气风场和海洋动力过程共同驱动TIWs的季节性特征和年际变化.

    赤道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热带不稳定波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双共振和频光谱分析自组装单分子层/铂界面的电子结构

    王悦何玉韩刘晓琳宋前通...
    526-531,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界面电子结构对于物理和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发展界面电子结构的表征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Pt表面自组装单分子层(SAM)为模型体系,根据和频(SFG)光谱强度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研究SAM对Pt基底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对巯基苯甲腈分子自组装于Pt基底表面时,基底的SFG响应显著增强.对巯基苯甲腈分子通过巯基与Pt表面相互作用,改变了界面电子结构,形成了 SAM/Pt电荷转移态,在510~620 nm波段出现了新的吸收带,从而产生双共振SFG效应使基底的SFG响应显著增强.[结论]具有界面选择性的SFG光谱可以有效分析金属界面的电荷转移态,是研究界面电子结构的有力工具.

    双共振和频光谱自组装单分子层界面电子结构

    柱前衍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茯苓中的可溶性糖与三萜酸

    陈菲李惠华陈淳吴承文...
    532-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柱前衍生-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实现茯苓(Poria cocos)各成分的快速高效分离检测,为茯苓有效成分的分析提供新方法并为茯苓原料品质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以反油酸为内标物,甲氧胺(MOX)和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含1%(质量分数)三甲基氯硅烷](MSTFA+1%TMCS)为肟化-硅烷化衍生试剂,采用GC-MS同时检测茯苓中的果糖、葡萄糖、海藻糖、阿拉伯糖醇、甘露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茯苓酸、茯苓新酸A和茯苓新酸B.[结果]优化后的衍生条件为:200μL茯苓的甲醇提取液氮气吹干后,加入50μLMOX,于40 ℃反应2 h,然后加入250 μL(MSTFA+1%TMCS),于40 ℃下反应30 min.衍生后的目标化合物在40 min内完成分离分析,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3 5以上,该方法的定量限为0.008~1.000 μg/mL,检测限为0.003~0.300μg/mL.茯苓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2.0%~122.4%,相对标准偏差为1.05%~4.43%.[结论]本方法样品用量少,结果稳定且灵敏度高,可用于检测茯苓样品中可溶性糖和微量的三萜酸类化合物,同时也为检测其他样品中的三萜酸类化合物提供更多的选择.

    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可溶性糖三萜酸茯苓

    叉排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魏骏豪孔令伟方刚毅邢菲...
    541-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叉排微通道换热器在船用燃气轮机间冷过程中的实验换热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针对增材制造加工的叉排微通道换热器,在低流动工况条件下进行对流换热实验,从结构和流动因素研究叉排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结果]通道宽度减小0.50 mm使叉排换热器换热性能增强106.9%~61.9%;通道数增加1.6倍导致同流量下换热性能平均降低21.9%~50.8%,而同流速下换热性能平均降低11.6%;进口流量增加6.3倍,换热器换热性能提升44.0%;但换热性能受热侧空气进口温度的影响较小,相邻工况条件计算值变化最大仅为5.4%.[结论]工艺条件允许下减小通道尺寸可提升叉排微通道换热器性能,而增加通道数量则会带来负面影响;冷侧水进口流量增大能提升叉排微通道换热器换热量,从而增强换热性能;热侧空气进口温度的影响则较为复杂.

    换热单元叉排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对流换热实验增材制造

    基于改进黏菌算法的特征选择方法

    张鑫强邱一卉李若玉
    550-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经常处理高维数据集的大数据时代中,特征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黏菌算法(slime mould algorithm,SMA)因其简单高效而被广泛应用于特征选择领域,并得到改进.然而,现有改进大多局限于策略添加和算法混合,未根据特征选择问题的特点进行深入改进.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MA(improved SMA,ISMA)的特征选择方法.[方法]首先,针对在特征选择时适应度函数值域较小导致的SMA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不平衡的问题,修改决定黏菌位置更新方式的参数;其次,针对SMA倾向往原点方向收敛的问题,改进SMA的位置更新公式;最后,针对SMA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衡池改进黏菌位置更新公式的方法.进一步选取Musk1数据集和Lymphography数据集对比ISMA和SMA的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并选取11个UCI数据集评价ISMA的性能.[结果]与SMA相比,ISMA具有更强的全局探索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能够很好地平衡探索与开发.与SMA、GA和BGWO1等8种算法相比,ISMA在提高模型分类性能和降低特征维度上均有一定的竞争力.从平均分类准确率的角度看,与SMA相比,ISMA在所有数据集上均优于SMA,平均分类准确率最高提升6.53个百分点.与其他对比算法相比,ISMA在9个数据集上取得最优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而在剩下的2个数据集上也取得了次优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与第一名仅分别相差0.19个百分点和0.05个百分点,同时其平均维度缩减率均优于第一名.从平均维度缩减率的角度看,ISMA在2个数据集上取得最优的维度缩减率,总体表现良好.[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ISMA的特征选择方法具有更高的泛化性能,与其他元启发式特征选择算法相比也有一定的优势.

    特征选择黏菌算法均衡池元启发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