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选煤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选煤技术
选煤技术

程宏志

双月刊

1001-3571

xmjs@vip.163.com

0315-7759357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新华西道21号

选煤技术/Journal Go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以选煤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专业性科技期刊,是国内唯一以“选煤”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专业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73年。刊物以面向生产、面向基层、热心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选煤科研成果、试验研究、技术经验、问题探讨、选煤厂设计、选煤生产管理、选煤自动化、选煤标准、选煤方面的国家方针政策或综述性文章以及选煤科技信息等内容。刊物在国内多次获奖,1992年获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近10多年连续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1999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发行覆盖面一直居专业领先位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的结构基因与煤基碳材料构建研究进展

    杨建国杜晨衔王立鹏冯能...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的实现必将带来煤炭作为燃料用量的迅速减少,寻找煤炭的高附加值利用途径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简要介绍了基于单原子组装的无烟煤催化石墨化研究和焦炭催化石墨化研究,以及碳化硅炉炉芯石墨产品和特征,其晶体片径可达100 μm及以上,且受煤及煤基中间体结构的影响较少.重点介绍了无烟煤、烟煤、褐煤的结构特征与碳材料构建,研究发现煤的结构基因对煤基碳材料的构建有着决定性影响.无烟煤高固定碳含量的稳固碳结构有利于形成高强度的多孔炭和增碳补强剂等碳材料,无烟煤基高温石墨片径在几微米左右,片层平行度较差、交叉较多,适用于制备大规格炭电极的多晶石墨电极、电解槽、化学惰性通道.以烟煤为原料的煤沥青和焦炭中的炭青质是构成褶皱石墨的良好前驱体,煤沥青经针状焦石墨化因包含晶体液相生长过程,晶体片径尺寸可达数十微米以上,所形成的褶皱石墨经球团和浸渍包覆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良好的负极储锂材料;焦炭中非晶态的固定碳也是制备硬碳材料的良好原料.褐煤稀疏的大分子架构和多孔颗粒形态有利于浸渍类碳材料的构建,是制备催化剂载体的优质原料.

    煤炭高附加值利用煤的结构基因煤基碳材料硬碳材料多孔碳材料人造石墨

    煤用离心脱水机发展历程与展望

    杨杰张双江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炭脱水是湿法选煤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离心脱水机是煤炭脱水的常用设备.文章简述了离心脱水机的分类,并重点介绍了立式刮刀卸料离心脱水机、卧式振动卸料离心脱水机、卧式刮刀卸料离心脱水机和卧式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的发展历程.立式刮刀卸料离心脱水机主要用于13~0.5 mm末煤脱水和<3 mm粗煤泥脱水,目前最大机型筛篮直径为1 400 mm,以其煤质适应性强、脱水效果好、可靠性高等优点,是诸多选煤厂的首选机型;针对易损件多且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近几年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易损件的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和智能监控方面.卧式振动卸料离心脱水机主要用于选煤厂50~0.5 mm块末煤脱水,易损件少、处理能力大,该机已由单质体振动发展为双质体振动,最大机型筛篮直径为1 600mm,设备稳定可靠,彻底解决了漏油、开裂等问题;自主研发的卧式振动卸料离心脱水机智能监控系统已实现了设备状态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卧式刮刀卸料离心脱水机主要用于<3 mm粗煤泥脱水,目前最大机型为WLL1300,采用新型的结构形式,易损件更换简便,排料顺畅,大幅提升了单机处理能力.卧式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主要用于<0.5 mm 细煤泥脱水,发展至今单机处理能力最大的机型为WLG1600x2400,该机通过改进排料系统的结构,解决了脱水产物溜槽易堵塞等问题,延长了螺旋和筛网寿命,提高了差速器可靠性.最后,对国产离心脱水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研制大型的卧式振动离心脱水机和立式刮刀卸料离心脱水机,顺应选煤厂日益大型化的需求;着力发展立式刮刀卸料离心脱水机,增大处理能力,提高运行可靠性;重点发展兼具沉降和过滤的卧式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解决易损件更换和维修困难等问题;提高离心脱水机智能化水平,实现无人值守.

    煤炭脱水离心脱水机立式刮刀卸料离心脱水机卧式振动卸料离心脱水机卧式刮刀卸料离心脱水机卧式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离心脱水机智能监控

    基于ABAQUS的振动筛大梁裂纹有限元分析

    沈宁李昌窦东阳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振动筛大梁正常工况与产生裂纹后的振动状态的差别,以AHS3661型振动筛大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有限元的模态分析和受迫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在无裂纹情况下大梁受迫振动的模拟最大应力为89MPa,最大位移接近10mm,与现场实测情况相符,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有效性;大梁近激振器处存在5mm未贯穿钢板裂纹时,大梁受迫振动最大位移达到19.5mm,最大应力位于裂纹处,数值为201 MPa;大梁近激振器处存在10mm贯穿钢板裂纹时,大梁受迫振动最大位移达到93.4mm,最大应力升高至577 MPa;大梁中部存在5 mm未贯穿钢板裂纹时,大梁最大振幅为18.3mm,最大应力位于裂纹处且数值达到291 MPa;大梁中部存在10mm贯穿钢板裂纹时,大梁最大振幅为27.8 mm,最大应力位于裂纹处,数值为482 MPa;总体而言,大梁产生裂纹后,大梁的模态振型发生改变,固有频率上升,大梁的振动幅值出现增大,裂纹附近产生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的应力.研究结果可作为现场实际故障诊断的理论参考,为振动筛预防维修提供一定依据.

    直线振动筛大梁裂纹有限元分析仿真模拟最大应力故障诊断

    基于煤岩显微组分分选与重构的海石湾矿煤黏结特性研究

    刘胜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海石湾矿煤的利用价值,基于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煤岩显微组分的检测结果,通过高密度脱灰、按密度分选和煤岩显微组分重构等方法,研究了煤岩显微组分的分选方式与重构煤的黏结特性.结果表明:海石湾矿煤品质优良,但其中惰质组含量较高是限制其应用范围和高价值利用的主要因素;将原煤煤样的粒度破碎至6mm以下,可使煤与杂质解离充分,当分选密度为1.6g/cm3时,精煤理论产率为85.50%,理论灰分为5.09%,可选性等级为易选;以1.6 g/cm3为分选密度对破碎后(<6mm)原煤进行脱灰处理,并将脱灰后轻产物磨细至0.125 mm,按密度1.28 g/cm3进行分选,可得到产率为42.00%、镜质组含量为85.92%的浮物;煤岩显微组分重构后,当其中镜质组含量大于75%时,重构煤的黏结性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气煤标准,可有效提升产品的利用价值.研究结果不仅可推动海石湾矿煤基于显微组分的分质利用,也对"双碳"背景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煤岩显微组分双密度分选组分重构黏结指数分质利用

    基于位置矩阵和转子平衡要求的破碎机锤头排列方式探讨

    魏毅龙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锤头排列的规律,满足破碎机不同应用场景对锤头排列方式的差异化需求,根据破碎机转子的结构特点,引入了锤头位置矩阵的概念来定量地表示锤头的排列方式;基于转子运行的动平衡要求,根据锤头空间离心力系的简化方法,按力系的主矢和向转子几何中心简化的主矩为零的要求,求解了带锤转子的动平衡方程;并对不同锤头排列方式进行了归纳、分类和总结,给出了锤头排列的几则经验.结果表明:锤头位置矩阵的引入可使锤头排列方式由传统的语言或图形表达转变为用能定量计算的矩阵表达;动平衡方程表明,只要根据转子结构参数计算出分解矩阵和力臂向量,即可对该转子锤头的任意一种排列方式的可行性进行判定;对于一些满足带锤转子动平衡要求的锤头排列方式,可视破碎机应用场景选择锤头排数、圈数不同和几何及功能特性不同的排列方式.研究锤头的排列方式可为指导破碎机转子的结构设计和指导生产现场在用破碎机锤头排列调整,以及锤头存在质量偏差条件下的分组配重提供有益参考.

    破碎机锤头排列方式位置矩阵转子平衡锤头配重

    低阶煤泥资源化综合利用方案研究

    邓启蒙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低阶煤储量巨大,低阶煤泥的高效综合利用对保障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意义重大.为探索一条低阶煤泥高效综合利用途径,以小保当选煤厂低阶煤泥为研究对象,结合周边市场产品需求,基于煤泥筛分、浮沉及浮选试验结果,通过研究尾煤制砖混合料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能并进行模拟成型、干燥与焙烧试验,以及优化精煤制粉工艺,最终确定小保当选煤厂低阶煤泥资源化综合利用方案:低阶煤泥先经浮选得到浮选尾煤和浮选精煤,其中浮选尾煤利用自身热值烧结制砖,制砖余热经回收、转化成为热蒸汽和高温烟气,对外提供热源;浮选精煤利用制砖余热进一步干燥,研磨制成清洁能源精煤粉.研究表明:小保当选煤厂低阶煤泥通过二次浮选工艺可同时实现浮选尾煤灰分≥75%和浮选精煤灰分≤ 8%,满足后续制砖和制粉的要求;制砖方案可满足制砖对原料的需求,且可实现余热再利用;经过制粉工艺优化可得到合格煤粉产品(粒度<0.075 mm,水分≤8%);方案总投资15 380.79万元,纯利润5 326.10万元/a,静态回收期为2.89 a.通过试验研究、制粉工艺优化、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可知,该综合利用方案在技术、经济上可行,能够实现所有物料和余热资源化综合利用.

    低阶煤泥综合利用低阶煤泥浮选浮选尾煤制砖煤粉制备余热利用循环经济

    TPS与TBS分选粗煤泥对比研究

    张丽明段福山谢广元郜伟强...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粗煤泥分选是选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粗煤泥分选设备对难选粗煤泥难以实现有效分选,因此选煤厂通常采用两段分选来满足产品要求,但两段分选工艺比一段分选工艺复杂.为简化粗煤泥分选工艺流程,以TPS和TBS在回坡底矿选煤厂的工业应用为例,对比了两种设备在自身结构、产品结构和分选效果上的差异.在设备结构上,TPS通过在分选桶内增加一个内桶实现了两段分选,并通过顶水分配装置和内桶溢流导流槽等结构优化保证了两段分选的可靠性.在产品结构上,TBS可分选出精煤和矸石两种产品,但无法同时获得合格精煤和高灰分尾煤;TPS不仅可获得精煤、中煤、矸石三种产品,而且可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灵活调节出两产品或三产品,在精煤产品灰分合格的前提下TPS尾煤灰分为72.21%,同时可得到产率为36.62%、灰分为35.72%的中煤产品.在分选效果上,TPS的数量效率比TBS高2.82个百分点,可燃体回收率比TBS高24.53个百分点.TPS与TBS分选粗煤泥的对比研究可为TPS与TBS的合理选型提供有益参考.

    粗煤泥分选TPSTBS设备结构产品结构分选效果数量效率可燃体回收率

    新疆邢美煤矿生产硅煤的选煤工艺设计实践

    刘红娜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硅用煤简称硅煤,其产品指标要求高,相应售价也高.通过对邢美煤矿相关煤样的煤质分析,明确了该矿生产硅煤的可行性及合理的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并最终完成了该矿生产硅煤的选煤工艺设计.煤质分析结果表明:邢美煤矿原煤内灰低、轻产物含量高且其中Fe2O3含量低,具备生产硅煤的可行性,而考虑到炼焦煤市场目前更加成熟,因此产品结构以炼焦煤为主,硅煤为辅;原煤中粗粒含量较高,其中矸石含量也较高,可设置智能选矸环节增强工艺对煤质的适应性,同时减少工人劳动强度;考虑硅煤及炼焦煤对产品粒度的要求,并兼顾破碎量及解离程度,分选上限宜为25 mm或50mm,分选下限为0;原煤煤质较硬,按分选上限破碎时,粗粒级物料量较多,粒度组成有利于硅煤生产;生产硅煤时入料可选性等级为极难选,生产常规炼焦煤时,入料可选性等级大多为中等可选,且硅煤或炼焦煤的重选理论产率很高.工艺设计特点为:主选工艺采用脱泥有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既可有效适应硅煤分选时的可选性,还可尽量避免无压给料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时精煤易夹带末矸的问题,而且脱泥和三产品的工艺也有利于增强对煤质的适应性;采用先生产炼焦煤而后生产硅煤的生产工艺,有利于保证硅煤的灰分稳定,且有利于其脱介;主选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一段为圆筒-圆锥形、负倾角布置,有利于扩大一、二段分选密度差,可满足该矿一段重介质分选生产炼焦煤时分选密度低,而二段重介质分选需排出纯矸的要求,并适应轻产物产率高的煤质特性;脱介筛采用弧形筛+直线振动筛,且脱介筛设三道喷水及相应挡水坎,有利于脱介;大厅式布置,检修方便;预留多条可能煤流线,生产系统调整灵活.基于邢美煤矿煤质特点的产品结构制定和选煤工艺设计,有效满足了该矿生产硅煤的需求,同时有利于提高该矿的经济效益,对其他拟生产硅煤的企业也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选煤工艺设计硅煤生产煤质分析产品结构脱泥入选有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脱介生产系统灵活性

    矿用无源灰分仪在同忻煤矿井下的应用实践

    辛伟白云飞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同忻煤矿在线监测井下毛煤灰分的应用需求,基于灰分与煤的天然放射性呈正相关的原理,通过采用高射线透过率材料的隔爆型矿用射线探测器、由隔离变压器供电的光纤通讯分析仪表以及由内外屏蔽实现低本底水平的环境屏蔽体,完成了井下矿用无源灰分仪的设计,并将之应用于同忻煤矿井下毛煤的灰分监测.实践表明:矿用无源灰分仪应用效果良好,测量值与人工化验值的均方根误差低于1.26%;利用灰分监测数据指导井下采煤生产,使毛煤年平均灰分下降了 0.76个百分点,达到了从源头加强煤质管控的目的.

    井下毛煤在线测灰矿用无源灰分仪隔爆型矿用射线探测器光纤通讯分析仪表环境屏蔽体源头煤质管控

    曲线溜槽在红柳洗煤厂的应用

    刘敏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原有直线溜槽在块煤转载过程中存在的块煤破碎率高,易堵塞,内壁磨损严重以及更换难度大的难题,基于原煤煤质分析,红柳洗煤厂以218#弛张筛为试验单元,将原直线溜槽更换为自主研制的带有弧度的曲线溜槽,并通过物料筛分试验对比了改造前后溜槽转载的块煤破碎率.生产实践表明:曲线溜槽不仅不易堵塞,而且可减小物料冲击力,减少了下滑阻力;曲线溜槽降低了物料下落过程中与溜槽之间的撞击力与摩擦力,减少了物料的破碎和溜槽的破损,使溜槽出料端>50mm粒级块煤产率平均降低了 1.14个百分点,块煤破碎率较改造前降低了 0.39个百分点,年增加经济效益约186.8万元.改造完成后,该厂不仅降低了块煤破碎率,还提高了块煤转运效率,有效提高了重选分选设备的工艺性能,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检修成本.

    煤炭转载直线溜槽曲线溜槽块煤破碎率